【歷史人物】:黃帝

王勝
font print 人氣: 1078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1年10月16日訊】黃帝,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姬水,因改姓姬,長居軒轅三丘(在今河南新鄭西北),故名軒轅。出生、創業和建都於有熊(今河南新鄭),故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的瑞像,故號黃帝。

據《史記》記載,黃帝生下來就神奇靈異,襁褓中能言語,幼年聰明伶俐,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通達。他十五歲就被民眾擁戴為軒轅部落的酋長,三十七歲統一三大部落,登上最高領袖之位。

黃帝氏族逐漸強大的時候,炎帝神農氏的勢力已經衰微。當時蚩尤暴虐無道,不斷兼併諸侯。而各諸侯也互相侵伐,戰亂不已。神農氏已無力征討,平息戰亂。無奈之下,求助於黃帝平定戰亂。黃帝毅然肩負起安定平天下的責任。據史載,黃帝一生重大貢獻就在於歷經五十餘次大戰,先誅殺了蚩尤,又打敗了炎帝的部族,降服了炎帝,最後結束了戰爭,統一了三大部落,告別了野蠻時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成為中華民族第一帝。

黃帝統一中華的戰爭,最艱難的當屬大戰蚩尤。蚩尤姓姜,是炎帝的族系。蚩尤是九黎族的酋長,十分強悍,他有八十一個兄弟,他們全是獸身人面,銅頭鐵額,吃的是砂石,凶猛無比。他們能製造刀、戟、弓、弩等多種兵器。蚩尤常常帶領他的部落,侵掠其他部落。

黃帝早就想除去這個禍害,就聯合多部落,集中兵馬,在涿鹿的原野上和蚩尤展開了一場大決戰。

黃帝平時馴養了熊羆、貔、貅、貙、虎等猛獸,在打仗的時候,就把這些猛獸放出來助戰。蚩尤的士兵雖然勇猛,但遇上黃帝的軍隊,再加上這群猛獸,也抵擋不住,紛紛敗逃,黃帝帶領兵士們乘勝追殺。忽然間天昏地暗,濃霧瀰漫,狂風大做,雷電交加。這是蚩尤請來了風伯、雨師助陣。黃帝也不甘示弱,請來九天玄女幫助,驅散了風、雨,一剎時風止雨停,晴空萬里。蚩尤隨即又用法術製造了一場對面不見人的大霧,使黃帝的軍隊迷失了方向。黃帝利用天上北斗星永遠指向北方的現象,造出了一輛「指南車」來指引方向。繼續帶領士兵沿著蚩尤逃跑的方向追擊。經過多次激烈的征戰搏殺,黃帝先後清除了蚩尤的八十一個兄弟,並最終活捉了蚩尤。黃帝命令給蚩猶帶上枷鎖,然後處死他。因為怕蚩尤死後作怪,將他的頭和身子分別葬在相距遙遠的兩個地方。蚩尤戴過的枷鎖被扔在荒山上,化成了一片楓樹林,血紅的楓葉,就是蚩尤的斑斑血跡。蚩尤死後,他的勇猛形象仍讓人畏懼,黃帝把他的形象畫在軍旗上,用來鼓勵自己的軍隊勇敢作戰,同時也震懾敢於和他作對的部落。後來黃帝尊蚩尤為「兵主」,即爭戰之神——戰神。

戰勝蚩尤後,黃帝的威望大增,許多部落都支持並歸附於他的麾下。自然而然的黃帝成了眾部落的首領。

這時,炎帝雖敗於蚩尤,但實力尚存。他不滿黃帝成為天下的共主,便想奪回失去的地位。不久終於起兵爭權,炎黃二帝發生了衝突。決戰在阪泉之野爆發。經過幾場惡戰,炎帝敗北。從此以後,黃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終確立。從此,凡不順從的部落,黃帝都以天子的身份加以討伐。

蚩尤和炎帝兩大部落歸順黃帝後,中華大地上的殺戮止息了,黃帝引領著當時新中國老百姓進入了「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老子《道德經》第八十章)的農耕社會。

黃帝時代,人神共世,在黃帝的引領下,偉大的發明頻頻問世:歷數、天文、陰陽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紀年、文字、圖畫、著書、韻律、樂器、醫藥、祭祀、婚喪、棺槨、墳墓、祭鼎、祠廟、占卜等等。

同時,黃帝還建立起古老的國家體制:

劃野分疆;八家為一井,三井為一鄰,三鄰為一朋,三朋為一里,五里為一邑,十邑為一都,十都為一師,十師為一州,全國共九州。

設官司職: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設三公、三少、四輔、四史、六相、九德,共一百二十個官位管理國家。對各級官員們提出「六禁重」,「重」是過分的意思。即「聲禁重,色禁重,衣上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寶禁重」,明確規定官員要節儉樸素,杜絕奢華。提出以德治國,「修德振國」,以「德」施天下,朝野共同修德,唯「仁」是行,修德立義,尤其是設立「九德之臣」官職,教導百姓施九行,倡仁義,德化國風。同時還建立了刑典制度。

我們偉大的軒轅大帝,在提高國民文化素質的同時,舉國的農業生產也有了突飛猛進的大發展。黃帝創造發明的農耕經濟管理模式,即使在廿一世紀的現代社會依然還能看到他的影子。在黃帝之前,田無邊際,耕作混亂。黃帝以步丈畝,以防爭端,把全國的土地重新劃分,「田畝制」在黃帝時代誕生了。他讓把田地墾成「井」字,中間的一塊為「公畝」,歸政府所有,四周八塊為「私田」,由八家合種。「公畝」收穫繳政府。那時的先祖們,已經懂得按農時進行耕作,及時播種百谷,發明了杵臼,開闢了園圃,廣種果木蔬菜,種桑養蠶,飼養獸禽,併進行放牧。

在黃帝王朝的建立和發展過程中,黃帝本人就是一位非常聰明能幹的人物。他既會推算天文,制定出中國最早期的曆法,又會製造車、船、指南車。他還精通醫術,和神醫岐伯一起研究出一套診治方法。他和岐伯關於醫學的對話被編成中國最早的一部醫書《黃帝內經》。黃帝的妻子嫘祖也很勤奮,她教人民養蠶,傳授給百姓如何繅絲、織帛的方法。從此,人們都裝束起來了,告別了穿樹葉獸皮的原始習慣。那時,人們被飲水限制,都是依山傍水而居。黃帝又教會了人們掘井而飲。那時人們還不會蓋房子,穴居野處,構木為巢,又是黃帝教給人產「伐木構材,築作宮室,上棟下宇,以避風雨。」

黃帝時代的一些人,都有著超人的才幹,他們協助著黃帝使社會的發展成突飛猛進之勢。文字學家倉頡,造出了象形文字;音樂家伶倫分出十二音階,編出了樂曲;精通數學的隸首,制定了各種度量衡;歷算家大撓,制定了甲子紀年法,等等。

黃帝時代是一個偉大的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時代,用現代人的說法,一個沒有文化、混沌愚昧的社會,哪些剛剛脫離茹毛飲血生活的人怎麼有那麼多超越時代的發明創造和開創性思維,這麼大的智慧的源泉來自哪裏呢?《史記•封禪術》露出了端倪,給出了答案:「黃帝且戰且學仙,患百姓非其道者,乃斷斬非鬼神者,百餘歲然後得與神通。」這就是說,黃帝在征戰打天下的時候,就一面作戰一面學煉成仙之道,他怕百姓因不明白此中的道理而妄生議論,而玷污鬼神,就採取斷然的措施,誅殺譭謗鬼神的人,多年後,黃帝就能夠和神仙往來接觸了。黃帝決非我們所認知的那種一般意義上的帝王,他是自古以來唯一的治世兼得道的聖人。《抱朴子內篇•辯問》言道:「俗所謂聖人者,皆治世之聖人,非得道之聖人。得道之聖人,則黃老是也;治世之聖人,則周孔是也。」我們認識的聖人,是治理國家的聖人,周公、孔子就是這樣的聖人,而得道成仙的聖人,那就是黃帝和老子二位了。黃帝一生大部份光陰都是在修煉成仙的過程中度過的。他人生最輝煌的時刻是「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據《史記•封禪記》記載,黃帝最後修煉成功,得道成仙。

一位有著神的智慧的新時代的先行者,開創者,他的言行必將對國家體制、治國方略、用人標準、民風民俗等產生巨大影響。我們看到,黃帝的國家的建立是以神的意志為主導,在神的有序縝密的安排下,各種發明接踵而至,從衣、食、住、行,到立百官、制典章。人民的生活從量到質,從形式到內容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社會發展了,人們的思與行也發生了本質的昇華。那時,先祖們展現出的生活畫面是「田者不侵畔,漁者不爭隈,道不拾遺,市不豫賈。」的盛世桃源景色。

黃帝在位的時間很久,據考證黃帝昇天時年齡近百歲,應該是中華大地上當皇帝年頭最長的。他勤奮、敦敏、睿智的王者風範開創了洪水之前最為鼎盛時代,一個國勢強盛,政治安定,文化進步的文明古國。

人們為了紀念黃帝,在陝西黃陵縣城北橋山建起黃帝衣冠塚,人們稱之為黃帝陵,號稱「天下第一陵」。每年的三月初三是黃帝的生辰之日,每年的清明節是祭祀黃帝的大典之時,現已成為「中華第一大典」。

做為炎黃子孫,黃帝的後代,我們以炎黃子孫而自豪,如果能去拜謁和瞻仰一下這位老祖宗,將會是一件絕對有意義的事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房玄齡(579年-648年),唐代初年名相。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 博覽經史,工書善文,隋末舉進士,授羽騎尉。隋末大亂,玄齡於渭北投歸李世民,任秦王府記室,屢從秦王出征,網羅人才,參謀劃策玄武門之變,協助李世民削平群雄奪取帝位。與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並功第一。李世民稱讚他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
  • 柳公權(公元778-865) ,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 耀縣)人。官至太子太師,世稱柳少師。《舊唐書》講:「公權初學王書,遍閱近代書法,體勢勁媚,自成一家。當時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權手書者,人以為不孝。外夷入貢,皆別署貨幣,曰此購柳書。」他學顏字,但能自創新意。世稱「顏筋柳骨」,指出他們書法的不同點。柳字避開了顏字肥壯的豎畫,把橫豎畫寫得大體均勻而瘦硬。他又吸取了北碑中方筆字斬釘截稜角分明的長處,把點畫寫得好像刀切一樣爽利深挺。他又吸取虞,楷書結體上的緊密,顏真卿楷書結體的縱勢, 寫出了獨樹一幟的柳體。
  • 吳道子(680-759年),玄宗賜名道,河南陽翟(今禹州市)人,唐代第一大畫家。開元年間,玄宗知其名,召入宮中,讓其教內宮子弟學畫,因封內教博士;後又教玄宗的哥哥寧王學畫,遂晉升為寧王友,從五品。唐宣宗(847年)被推崇為"畫聖",民間畫塑匠人稱他為"祖師",道教中人更呼之為"吳道真君"、"吳真人"。蘇東坡在《書吳道子畫後》一文中說:"詩至於杜子美(杜甫),文之於韓退之(韓愈),書至於顏魯公(顏真卿),畫至於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能事畢矣!"一代宗師,千古流傳。
  •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屬浙江)人。官至秘書監,封永興縣字,故世稱「虞永興」,享年八十一歲,賜禮部尚書。
  • 中國書法史上,以行書刻碑的首創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溫泉銘》便是行書入碑的代表作。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帝王,他的貞觀之治奠定了唐朝的鼎盛,而且李世民身體力行地倡導書法,促使唐代書法成為中國書法史上輝煌的一頁。他親自為王羲之寫傳記,不惜重金搜購大王墨跡三千六百紙。
  • 褚遂良(公元596-658或659),字登善,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官至右僕射河南公,世稱褚河南。
  • 歐陽詢(公元557-641),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世稱歐陽率更。
  • 薛稷(公元649-713),字嗣通,蒲州汾陰(今山西萬榮)人。他是魏徵的外甥,官至禮部尚書,太子少保,世稱薛少保。
  • 顏真卿,唐京兆萬年人,字清臣。開元進士,遷殿中侍御史,為楊國忠所惡,出為平原太守,故世稱顏平原。安史之亂,顏抗賊有功,入京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故又世稱顏魯公。德宗時李希烈叛,宰相盧杞銜恨使真卿往勸諭,為希烈所留,忠貞不屈,被縊殺。
  • 鐘紹京,唐虔州贛(今江西贛州)人,字可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