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大臣不聽皇令 皇帝卻讚揚他是國家之寶

文╱史鑒
圖為明 杜堇《十八學士圖屏之畫》。(公有領域)

圖為明 杜堇《十八學士圖屏之畫》。(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133
【字號】    
   標籤: tags: , ,

北魏大臣膽敢與皇帝作對!皇上要守獵,他送上瘦馬;要車輛,他遲遲不給。有如此之臣,皇上竟然大讚:「我有這樣的臣子,是國家之寶呀。」

古弼為人忠厚謹慎,善良正直。他曾因為上谷的皇家苑囿占地面積太大,奏請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減去一半面積,賜給貧民百姓。

古弼為此進宮晉見拓跋燾時,拓跋燾正在和給事中劉樹下圍棋,心思沒在古弼身上。古弼坐等許久,沒有得到說話的機會,他忽然跳起來,揪住劉樹的頭髮,把他拉下座,揪著他的耳朵毆打他的後背,說:「朝廷沒有治理好,實在是你的罪過!」

拓跋燾大驚失色,放下棋子說:「不聽你奏請事情,是我的過錯,劉樹有什麼罪過!放了他!」古弼把要奏請的事情全都說了出來,拓跋燾完全同意。古弼說:「我身為臣屬,竟無禮到這種程度,罪過實在太大。」說完出宮來到公車官署,脫掉帽子、光著腳請求處罰。

拓跋燾召他入宮,對他說:「我聽說過建造社壇的工事,是要一跛一拐地去幹活;完工後,要衣冠端正地去祭祀,神靈就降福於他。可是你有什麼罪過呢!戴上帽子穿上鞋做你該做的事去吧。如果是對國家有利,方便百姓的事,就要盡全力去做,不要有任何顧慮。」

古弼為拓跋燾提供的卻全是瘦弱的馬。圖為清 冷枚《畫馬.冊.八》。(公有領域)

一次,拓跋燾去河西狩獵,尚書令古弼留守平城。拓跋燾下詔讓古弼將肥壯的馬送給打獵騎兵,但古弼提供的卻全是瘦弱的馬。拓跋燾勃然大怒說:「筆頭奴膽敢對我的詔令打折扣。我回去,先折了這個奴才!」古弼的頭長得很尖,拓跋燾經常把他的腦袋比作筆尖。

古弼的屬下官員惶然恐怖,唯恐自己受牽連被殺。古弼卻說:「我身為人臣,不讓人主沉湎於遊玩狩獵之中,這個罪過是小的。如果不預防國家出現的不測之事,使國家缺少軍隊所用的物資,這個罪過才是大的。現在游牧民族蠕蠕正處於強盛時期,南方賊寇還未消滅,我把肥壯的馬供軍隊所用,瘦弱的馬供打獵所用,這是為國家做長遠打算,縱然被處死,又有什麼關係呢?!況且這一切是我一個人所做的,你們不要擔心。」

拓跋燾聽說後,感歎說:「這樣的臣子,是國家之寶呀。」賞賜給古弼一套禮服、兩匹馬和十頭鹿。

又一次,拓跋燾再次去山北打獵,捕獲了幾千頭麋鹿。拓跋燾下詔給尚書,讓尚書派出五百輛車來運送麋鹿。拿著詔書的信使已經走了,拓跋燾對左右將士說:「筆頭公一定不會給我這麼多車,你們不如用馬來運送。」說完他就回宮了。

拓跋燾剛走了一百多里,就收到古弼的奏表說:「今年秋天穀穗下垂而且顏色金黃,桑麻大豆遍布在田野裡,野豬野鹿偷吃,飛鳥大雁啄食,加之風吹雨打,這樣損耗早晚就會相差三倍。乞請允許推遲延緩運送麋鹿,以便把穀子儘快收割運送完畢。」拓跋燾說:「果然如我所說的那樣,筆頭公可稱得上是國家棟梁之臣啦!」

(摘自《資治通鑒》宋紀六)

--轉載自正見網

(點閱【經典歷史故事】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堇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代,山東福山縣人安某,確有速行奇技,他一天可走五百餘裏,人們稱他為「安飛星」。他也沾沾自喜,傲視於人,甚至還常常仗技欺人。

    有一天,安飛星來到鄉間,看見一位農夫,打著赤腳在耕地,農夫的一雙新鞋,放在田梗上,被安飛星看上了,即取而穿之。那位農夫追得氣喘汗流,也沒追上。安飛星以此取樂。

  • 西漢末年沛郡有一個富翁,臨終時因為兒子太小,除了女兒和女婿再沒有親近的人可以托付,但是覺得女兒和女婿不善,如果托付他們照顧弟弟,難免他們不貪財害命,富翁左思右想,最後請來全族人,當著眾人的面立下遺囑說:全部財產交給女兒和女婿,只有一把劍托付女兒和女婿保管,等到兒子十五歲時交給他。
  • 晉明帝司馬紹自小就很聰明。他只有幾歲時,一次長安使者來京城謁見他父親,父親問他:「你說長安和太陽哪個離我們遠?」司馬紹說:「太陽遠,只聽人說使者從長安來,沒有聽說誰從日邊來的。」他父親很驚奇。第二天,他父親大宴群臣,又拿這個問題問司馬紹,司馬紹說:「太陽近。」他父親吃驚的說:「為什麼你昨天說的和這不一樣呢?」司馬紹說:「抬眼可以看見太陽,卻看不見長安,所以說太陽離我們近。」他父親對他很驚異。
  • 道光三年夏天,潘芝軒的家鄉發了一場大水,淹沒了許多村莊,饑民乞食載道,許多人餓死在路邊,朝廷的災糧又遙遙無期,潘芝軒便首先自已開倉把家裡積屯的糧米賑施給百姓。
  • 孟嘗君姓田名文,是戰國時齊國人,出生那天是五月初五,當時人認為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不吉利,男孩會害父親,女孩會害母親,他父親田嬰是齊國宰相,對他母親說:「扔了他,不要養他!」他母親捨不得,偷偷的將田文養大。
  • 王彥超是北宋初年人,年輕時到寺院去出家,僧人說:「你是富貴之人,怎麼能屈居此地呢?」沒有能夠如願。
  • 「盜亦有道」的說法,古已有之。那麼,再深入一步的探討:什麼是「盜之道」呢?清代的大學問家紀曉嵐,在一篇文章中,記敘、回答了這個問題。
  • 宋朝時,河南的劉溫叟多次擔任要職,但是清貧自守,是當時人的道德楷模。
  • 宋太祖開寶三年,供備庫使李守信到秦隴間買木頭,貪污了許多錢,後來被他部下告發,李守信害怕的自殺了。太祖命蘇曉來審理這件案子。
  • 張平是宋朝人,他在秦王府任職時,因為勤懇能幹而遭人嫉恨。幾個官史誣告他偷拿王府中的錢物,秦王報告到開封府尹。雖然經過審問沒有查到證據,但是秦王還是把他打發走了。張平也不喪氣,說:「雖然現在我命運不濟,但以後未必沒有福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