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為民祈福 天帝延壽

陳必謙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一、為民常祈福,天帝延其壽

太倉縣人黃建安,名立德。他多年來,由於見到蘇州、松江的眾多百姓,為賦稅繁苛而痛苦不堪,天天憂思難寢。每天早晨起來拜佛時,一定要禱告上天,請求豁免兩郡徵糧。又把具體情況呈報上級,費盡了一切力量。人們都笑他愛管閒事,不自量力。

庚寅年(1410年)的秋天,黃建安開始生病,到冬天的時候,病越來越嚴重,到十一月底,已經水米不沾唇幾天了。

有一天晚上五更時分,他忽然夢到自己被天帝召到大殿。告訴他:「你的命數,早就應當結束了,因為你至誠祈禱為民減稅,所以才延長了你的壽命。」於是親口傳授他一篇《誥敕(類似訓導、勸諭的文字)》,反覆教他三遍,他就記住了。

當他醒來,睜開眼睛看時,才知道自己還在病床,但精神已經健旺了,舊病頓時消除。他急忙起來洗手,點燈磨墨,回憶、寫下天帝所教的誥敕文字。

這時候,家中人都去為黃建安的亡妹節母送葬,只留下一個老婆婆守門,她忽然看見數月臥床的黃建安主人,端坐在燈前書寫,心中非常驚奇。天亮後,他的表弟郭雉先和孔爾忠,來看望原先久病不起的黃建安,發現他已健康如常,也大為驚喜。

黃建安得知家人已去為親人送葬,他就坐上轎子,和大家一起去送葬,並參加應酬親朋,奔走街道,沒有一點疲倦的樣子,飲食也也和原來一樣。知道這件事的人,無不傳為美談。

黃建安到七十七歲的時候,開始謝絕世事,長齋學佛。過了幾年,無病而終。

周氏按曰:黃建安回憶、寫下來的天帝口授的《誥敕》文章,其大略意思是:「君子立德啊,稀少難得;煢煢一生,獨立不移;雖入紅塵,志向高潔;年已衰老,矢志不渝。發心三百年濟困覺民,立志億萬戶普生樂土。不要譏笑:蜉蝣想搖動泰山,精衛要填塞大海。只要志向不變啊,水滴也能石穿,鐵杵也能變針。勇往直前啊,決不後退;踐行天地之道,全心全意,自強不息;建立聖賢之功,百折不撓;努力自勉啊,不要變心。」從這裡面可以知道,天帝口授黃建安的誥敕,意在勉勵眾生:貴在利民,端正人心;立德如上山,當各自努力。

二、周忱想盡辦法,一心為民

明朝宣宗年間(1426-1434年),江南直隸巡府周忱,愛民如子,理財之精勤,沒有誰能夠超過他的。他每到一處,一下車,就訪問民間疾苦。

那時,蘇州、松江賦稅太重。周忱非常憂慮,於是就在豐收年歲,用官鈔糴米,儲藏積累,以備災年賑濟。

宣德八年(1433年)冬天,他向朝廷報告:準備賑濟糧倉的具體辦法。朝廷的命令一下達,他就和蘇州太守況鍾、松江知府趙豫、常州知府莫愚,立即協商實行。蘇州得米三十萬石,連同松江、常州的,分藏於各縣。

第二年江南大旱,蘇、松饑民,達三百多萬。發放了所有的糧倉,還不夠救濟之用。通過這個教訓,周忱又積極想出另一個更好的辦法,他調查到以前儲備秋糧時,負責的官員,多收糧而不上繳,損失國糧多年。於是,周忱就在水道旁邊,設置收糧場所,選人總收發運,叫百姓把糧食直接上繳,不再通過中間人的手,這樣便減少費用三分之一。又因為三府要運糧一百萬石,儲藏到南京倉庫,作為北京軍職人員的月俸,運輸費用達每石六斗,所以周忱就和況鍾等人商量。周忱說:「他們能夠在南京受俸,就不能在這裡受俸嗎?如果在這裡發給他們,不但免除了勞民之苦,而且可以節省費用六十萬石。用這些支出,來充實賑濟糧倉,今後就沒有憂患了!」況鍾等人都說好。於是上報朝廷推行。這樣蘇州就得米四十萬石,又有平糴所儲六十多萬石。有了這麼多糧食,周忱便說:「今後不僅要救濟農民,凡是運輸有欠失的,也可以從這裡借給他,在秋收還清。如果民夫修築堤岸,開通河道,也可以統計人數給予報酬。」 朝廷批准了他的計劃。

第二年,江南又大旱,周忱命令各地大發賑濟。從此以後,雖田禾受災,而百姓沒有飢餓,數年中,救活災民一百多萬人。

正統元年(1436年),周忱又核定官田徵收標準,蘇州一府就向百姓減收秋糧八十多萬石。其他地方,所減之數,差別不等。蘇、松三百年來,造福百姓最多的,首屈一指,就是周忱了!但周忱並不就此滿足,他一生,平易近人,慈悲喜捨,出於天性。出家僧人有所建造,向他募捐,他也從來沒有一次拒絕,並往往高於募捐的數目。而他為國家集聚的財富,反而越來越多。

江南人依賴他,把他看做福星。二十多年來,百姓生活在他的治理下,都覺得是無比的幸運!

筆者附言:1410年,黃建民向天帝祈禱,請求減免江蘇、松江二郡百姓的賦稅。天帝延長了黃建民的壽命,並口授誥敕。十六年後(1426年),周忱來為蘇州、松江百姓,減稅救災,這也可能是天帝回應黃建民祈禱的第二個內容吧?《安士全書》編入上述二文,但未將它們放在一起,更未將它們聯繫起來考慮。但筆者將它們排到一起後,卻感到其中有一種神秘的聯繫:是天帝的統一安排!不知各位以為然否?

三、感人至深的老僕

明朝淳安年間,徐家兄弟分家產,老大分得一匹馬,老二分得一頭牛,老三家的寡婦,有三個女兒、兩個幼兒,分得一個老奴,名叫阿寄。

阿寄年紀已經五十多歲了。

寡婦哭著說:「馬可騎,牛可耕,老僕只能白吃飯啊!」

阿寄稱呼寡婦說:「主母:您難道以為我連牛馬都不如嗎?阿寄我是個誠實人,我會盡心盡力,為主母出謀劃策,發家致富!」

於是,寡婦把全部金銀首飾拿出,共換得十二金,阿寄把這些錢拿去,到山中購漆,然後到街市去賣,一年得了三倍利潤。

經過二十年,家產已達幾萬金。阿寄幫助主母,先後嫁了三個女兒,又請來老師教育主母的兩個兒子,長大後都娶了大家閨秀,聘金總達千金。又送主母的兒子,入太學讀書。

阿寄每次一看見老主人徐家的人,即使是孩子,也一定下拜。更從來沒有輕視主母,她的女兒雖小,也不和她平起平坐。阿寄到最後,得病要死的時候,就拿出全家的粗細帳目,歸還主母說:「兩位小主人,可以接下去掌管家事了。老奴的牛馬之報,已經盡歇了!」

人們看阿寄的家庭,沒有一寸絲、一粒粟,一妻一子,衣服都只能遮體罷了。

周氏按曰:這樣誠心為主人做事,這樣安分盡責,這樣出謀劃策,即使是大賢人,也不能比他做得更好。現在這種事,竟然出在偏僻山村一個僕人身上,真是奇妙而感人至深啊!

四、主人為家僕畫像

順治初年,青陽縣有個人名叫吳六房。他的僕人叫吳毛,持戒修善,念佛不斷。

有一次,遇到敵兵渡江而來。吳六房的全家人,都出外避難。只留下僕人吳毛守屋,他被敵人刺了七槍(長矛),昏死了。吳毛的弟弟來看他,他又甦醒過來說:「我前世有業障,應當托生七次豬身。我因為齋戒念佛的力量,就以七槍散怨,從此就直往西天了!」

後來,敵軍退去,他的主人吳六房,又回到家中。一天夜裡,恍惚看見吳毛前後擁有幢幡,並鞠躬對他說:「我是吳毛!有緣要到天界去,路過這裡,就此與主人告別了!」說完就不見了。

吳六房就請來畫師,為吳毛畫了像,並把他的像,掛在堂屋裡,向他禮拜。

周氏按曰:以七槍換七次豬身,這是重報輕受,也是了結前生怨業的代價。以念佛的力量往生西方,一下子就轉凡入聖了,這是享受敬信禮佛的善果。

(以上均據清代周思仁《安士全書》)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文學家屠隆,字長卿。他對親友感悟的說:「人們一想到生病時,則貪婪之念,便會逐漸減少;人們一想到死亡時,則求道之念,便自然而生。」
  • 明朝的都御史,名字叫高明,他奉旨討賊,迅速的把賊亂平定之後,他便上奏朝廷,請求回家休息。
  • 許衡少年時,曾在一個夏天的中午,揮汗如雨的趕路,口中乾渴難忍。
  • 一個月前的某天,剛回國沒多久的我,念叨著「越快越好」,搶了張最早出發的航班票,迫不及待地離開了生活了幾十年的中國(Fotolia)
    有一天,魯國國君問柳下惠:「我很想討伐齊國,你認為怎麼樣?」柳下惠講:「現在哪有這個必要呢?」
  • 蘇瓊回答說:「是設立官位的政府機關,去求賢良的人,來擔任官職;而不可由個人,去求上官給自己一個官做。」
  • 張霸擔任會稽太守時,有一次帶領士兵,下海去追捕盜賊。突然天氣晦暗,狂風大作,波浪洶湧,士兵們個個嚇得面色灰白。
  • 庾亮在擔任護軍的職務時,囑托廷尉桓彝,為他物色一位好的官吏。過了一年,桓彝遇到了徐寧,並且瞭解了他,便將徐寧推薦給庾亮。
  • 唐代的貞觀年間,京城附近的農田大旱,生了蝗蟲。唐太宗拾起一個蝗蟲,引咎自責說:「這都是我的罪過呀。百姓們以吃糧食來維持生命。蝗蟲,你不能吃莊稼。我寧願讓你吃我的肺腸!」於是,把蝗蟲吞入肚中。
  • 士大夫一生,應該珍惜名節,不應該用不正當手段營取名聲。敦促讀詩書,崇尚氣節,謹慎收取和給予,注重儀表,威嚴持重,這是珍惜名節。
  • 梁王、趙王都是皇帝的近屬,富貴榮華,盛極一時。中書令裴楷每年都請求梁、趙二王,從他們收租的錢中,拿出數百萬,賜給裴楷,裴楷用這筆錢,去救濟他所知道的那些貧困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