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端為相「大事不糊塗」

作者:曾敬賢

(傳)[北宋]屈鼎《夏山圖》卷(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363
【字號】    
   標籤: tags: ,

呂端,字易直,北宋大臣。為官沈穩冷靜,有器量,當時名聲漸為人所知,在中書省任職的趙普對他的評論是:「吾觀呂公奏事,得嘉賞,未嘗喜;遇抑挫,未嘗懼 ,亦不形於言。真台輔之器也。」說他向皇帝進言,無論是否被採納,都不會顯得高興或畏懼,有作為宰相的才能。

後呂蒙正為相,宋太宗想用呂端代替他。有人反對,說呂端為人糊塗並略舉事例 。宋太宗堅持說:「呂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決心拔擢呂端為相。太宗在皇苑大宴群臣,興奮之中作釣魚詩一首,其中有一句是:「欲餌金鉤深未達,磻溪須問釣魚人。」寓意明確要擢用呂端,幾天以後詔令以呂端代呂蒙正為相,並明令:「 自今日始,中書事必經呂端詳酌,乃得聞奏。」

然而,呂端決斷大事的能力,究竟如何呢?

不久,西夏李繼遷屢屢襲擾西部邊境,宋保安的軍隊俘虜了李繼遷的母親。宋太宗痛恨李繼遷,準備將其母處死,獨召主管軍機的樞密副使寇準商議,議後寇準退出,路過呂端辦公的地方,呂端見寇準神態,便知其入內廷商討大事, 因而拉住寇準問: 「君上有不准您告訴我這件事嗎?」寇準說:「沒有。」呂端說:「有關邊界上一般事務,我不一定去管;如果關係軍國大事,我身為宰相不能不知道。」於是寇準向呂端講述事情的原委。呂端問:「將如何處置此事?」寇準說:「將在保安軍北門外,將李氏斬首示眾,以懲戒李繼遷的叛逆。」

呂端說:「如果這樣處置,實在不是好辦法。此事請稍緩執行,容我再向皇帝稟奏 。」

呂端入見宋太宗說:「李繼遷這樣的背逆之徒,陛下今日殺掉他的母親,明天就能夠捉住他嗎?如果不能將李繼遷擒拿消滅,那不是進一步激起他的仇怨,讓他更加堅定的與您作對嗎?」

宋太宗覺得有理,忙問:「那應該怎麼辦?」

呂端說:「照我的想法,應該把她安置在延州善意對待好好供養。這樣可以牽制李繼遼,雖然不一定馬上能引他投降,但可以牽動其心,畢竟他母親的生死命運操控在我們的手裡。不是進退自如嗎?」

宋太宗聽罷,連連拍著自己的腿,說:「太好了!如果不是你,差一點誤了大事!」當即決定照呂端的建議辦。

後來李繼遷的母親病死在延州。不久李繼遷也病死了。他的兒子李德明上表歸順了宋朝。從而證明了呂端主張的正確。

呂端敏感地覺察到皇帝與大臣密商軍國大事,以宰相之職而加干預。糾正了錯誤的決策。由此,更證明宋太宗對呂端「大事不糊塗」的評價是對的,他的確是大處著眼,棋高一著。

(事據《宋史》)@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鄧太后很重視皇室的文化教育,她招聘道德學問都很好的儒生作博士,教授宗室子弟和青年侍衛。鄧太后認為,要想使皇室和外戚的子弟不招來災禍,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讀書,懂得作人的道理。
  • 漢桓帝便派畫工趕到姜肱的家裡,摹畫三兄弟的圖像,準備向社會傳揚,作為士民的楷模。姜肱一再推辭,實在擺不脫身,就用被子把臉捂住,說有些頭疼眼花,身體支持不住,也見不得風。這樣才把畫工支使開。
  • 事情有真假,道理有曲直,法律有是非。我若沒有罪,天子能赦我什麼罪?我又沾什麼光?我若是怕受苦,圖一時的輕鬆,糊裡糊塗地赦出牢門,只怕終身戴上黑帽子,永遠受恥辱;活著是壞人,死了是惡鬼。
  • 仇香搖搖頭,沉靜地說:「我一向覺得老鷹不如鳳凰好。老鷹很兇猛,鳳凰很文靜,但人們都喜歡鳳凰呀!因此,我不願學老鷹。」
  • 郭泰告訴朋友們:「我夜晚靜觀天象,白天分析時局,已經看出,現在國家的政治沒有希望了。皇天要漢室滅亡,英雄豪傑能做什麼呢?我只能儘自己的力量做些有益於社會的事,這樣度過晚年,也就得到安慰了。」
  • 回營以後,校尉龐德從箭袋裡掏出一顆人頭,鍾繇仔細一看,原來正是外甥郭援的首級,不覺放聲大哭。龐德也很難過,向鍾繇道歉。鍾繇擦乾淚水,說:「想到我的妹妹(郭援是鍾繇妹妹的兒子),我不免傷心。郭援是國家的賊臣,你殺得對!幹得好!何須向我道歉呢?」
  • 秦王苻堅聽了趙整的歌,酒也醒了,心裡一陣慚愧,便請趙整寫成條幅,作為《酒戒》。從此以後他在宴會上飲酒不超過三杯,變得文質彬彬了。
  • 諸葛亮這一「自貶責己」的舉動,絲毫沒有降低他的威信,反而使得廣大蜀軍將士更加認識到主帥身上的優良品格,更加堅定不移地追隨他英勇征戰,建立功勳。
  • 在中華文化的川流中,「虛室生白」是中華文化的思想觀之一,它出現在道家思想中,也被歷代不同的人事物取用,歷來受到重視未有間斷,成了一種處世智慧。「虛室生白」出自何處?我們的先人怎樣用生命去實踐這種精神?
  • 王祐在家中庭院種了三棵槐樹,樹蔭滿庭,他對人說:「我的兒孫,必定有人貴為三公,這三棵槐樹就是標示。」他對王旦滿懷信心,說:「這孩子將來定會成為一位公正的相國。」後來他的話應驗了,王旦果然貴為宋真宗一朝的賢相,受到真宗皇帝的倚重、敬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