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故劍情深 不忘結髮妻的大漢天子

文/宗家秀

漢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興之君,於公於私,他都顯露了真摯又深刻的仁愛之心。圖為《帝鑑圖說》 –漢宣帝詔儒講經。明張居正編清內府朱絲欄圖繪寫本。(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627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就在立后的非常時刻,未央宮發出了一道奇特的詔書,漢宣帝請臣民幫忙尋找自己貧寒時的一柄舊劍,皇帝雖有華美的天子劍在身旁,卻一直無法消除對舊劍的思念。

臣民紛紛議論,皇上如此「故劍情深」,怎能放棄患難與共的結髮妻子呢?感慨於皇帝的用心,霍光終於放棄了把女兒霍成君立為皇后的努力。

童年不幸 長大後卻意外登基

公元前92年,長安都城的監獄裡關押了一名年齡最小的犯人——被奸臣江充陷害至死的太子劉據的嫡孫劉詢。廷尉右監邴吉到獄中辦案,暗中找來兩個女囚,哺育了這個奄奄一息的嬰兒。在邴吉和女囚的精心呵護下,小劉詢奇蹟般活了下來,邴吉給孩子取了個吉利的名字:「病已」,意為病魔已祛。

劉病已4歲時,外界傳言長安監獄中有天子之氣。5歲時,天下大赦,劉病已出獄,寄養在曾外祖母貞君家中。太子劉據舊屬為劉病已請老師教授他學業,聰穎好學的劉病已,不久即通曉儒家經典。史載劉病已亦喜好遊俠、鬥雞走馬,頗能體察民間疾苦。他還很喜歡吃長安城內的一種麵餅,奇怪的是,每次他吃了誰家的餅,誰家的生意日後就興隆。

劉病已17歲時,掖庭令張賀牽線搭橋,將杜縣獄吏許廣平如花似玉的女兒許平君嫁給了這個沒落的皇族青年。二人婚後合和恩愛,過著平淡的平民生活。

公元前92年,沒有子嗣的漢昭帝突然駕崩。輔政大臣霍光和眾朝臣立昌邑王劉賀為帝。劉賀不成器,即位27天,就做了千餘件不合禮法的事情,被皇太后和眾大臣趕下了台。

此時,已是光祿大夫、給事中的邴吉向霍光和眾大臣推薦了劉病已。邴吉說劉病已「通經術,有美材,行安而節和」,因劉病已確係漢室血脈,當即就被大臣們認可。秋七月,霍光給皇太后上奏議說:「病已,至今已18歲。從師學習《詩》、《論語》、《孝經》,操行節儉、慈仁而愛人,可以做昭帝的繼承人。」太后上官氏先封劉病已為陽武侯,後來劉病已登基即位。

重情義 善待結髮妻子 恩待霍光

皇帝要立后。朝臣和上官皇太后都認為應立新妃霍光的小女兒霍成君為皇后,宣帝即位後,朝政大事常常聽從霍光的意見,唯有這件事情,漢宣帝沒有表態。

一天,未央宮發出了一道奇特的詔書,漢宣帝請臣民幫忙尋找自己貧寒時一柄心愛的舊劍,皇帝雖有華美的天子劍在身旁,卻一直無法消除對舊劍的思念。臣民紛紛議論,皇上如此「故劍情深」,怎能放棄患難與共的結髮妻子許平君呢?君臣最後決議:立許平君為皇后。

漢宣帝畫像(Bnu gaoyong/維基百科)

霍光為漢武帝託孤重臣,對西漢朝政穩固、發展有著相當大的貢獻。宣帝即位後,霍光向他叩請還政於君,宣帝謙讓再三,仍對霍光委以重任。地節二年三月,霍光去世。宣帝下詔稱讚霍光「功高德劭」,並「讓其子孫享受其榮光」。

後霍光的子孫犯下不赦之罪遭滅門,但是漢宣帝仍然十分感念霍光的功勳。在麒麟閣十一功臣中,將霍光列在第一位,稱「大司馬博陸侯霍氏」,僅稱官職和爵位而不道其名,以示尊重。後來漢宣帝又封霍光堂兄弟的後裔為博陸侯,以續霍光的祭祠。

以孝道人倫教化百姓 將「親親相隱」寫入司法原則

傳統儒家倫理講「親親相隱」,即親屬家人之間可以互相幫助隱瞞罪行。作為傳統禮制,「親親相隱」發端於東周,而將其正式寫入司法原則的,則是漢宣帝。兩千多年來直至民國時期,「親親相隱」原則都是刑訴中的一項基本原則,同時也成為維繫人類社會家庭穩定和睦的基本道德準則之一。

地節四年,漢宣帝下詔說:「引導人民以孝為先,則天下就會和順……從現在起,凡有祖父母、父母喪事的可以免去徭役,使能收殮送終,盡人子之道。」

夏五月,詔曰:「父子之親,夫婦之道,是出於天性。雖有禍患,還要冒死來設法保全親人性命。實實在在是有顆相愛的心彼此聯繫著,仁愛厚道到極點了,這是不可違背的啊!從現在起,凡兒子隱匿父母的罪行,妻子隱匿丈夫的罪行,孫子隱匿祖父母的罪行,都可以不被問罪(不受株連)。另,如父母隱匿兒子的罪行,丈夫隱匿妻子的罪行,祖父母隱匿孫子的罪行,就算是要處以斬首之罪的,也都要上報廷尉(秦漢至北齊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後再行決斷。」

漢宣帝將儒家的仁義寬忍精神引入刑獄。地節四年,宣帝感慨獄中存在刑訊逼供現象,下詔:「現特令各郡、國,每年要把重刑致死及因饑寒或生病而死於獄中的死者的姓名、籍貫、爵級、居住地址,作為一項重要的情況在年終奏明朝廷。」

元康二年,宣帝下詔,將原名「病已」改為「詢」。凡是在此詔之前觸諱(病已)而蒙罪的,一律赦免。四年,詔曰:「凡年在八十以上,凡因犯誣告與殺傷人罪外,其餘都不問罪。」

整頓吏治 高薪養廉

漢宣帝曾生長於民間,深知吏治的重要性。他五日一聽事,對官吏觀其言、察其行,考察他們是否稱職。他要求官吏盡職,地節三年(公元前67年),他下詔說:「二千石嚴教吏謹視遇,毋令失職。」同時反對苛政,獎功罰罪,選賢與能。

渤海附近郡縣鬧災荒,饑民紛紛起來造反,宣帝想任命70多歲的龔遂為太守,就面試龔遂:「渤海的民亂,朕很擔憂,您準備用什麼辦法來平息郡中盜賊,為朕解此憂患?」龔遂回答說:「百姓饑寒交迫,地方官吏不加體恤,所以才逼得皇上的子民盜了皇上的兵器在水塘中戲耍罷了,百姓並不是有意存心叛亂啊!如今不知是要我去鎮壓他們呢,還是去安撫他們呢?」

漢宣帝
清 陳士倌 《聖帝明王善端錄(漢)冊.漢宣帝》。(公有領域)

龔遂的對答與宣帝的想法不謀而合,宣帝非常高興,說:「我選用您這樣的賢良過去,當然是想安撫他們了。」龔遂於是跟宣帝提出請求:「我聽說治亂民,就像理亂繩一樣,是急不來的啊。我請求丞相和御史大夫,暫且不要用一般法令條文約束我,讓我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處置。」宣帝同意了。

到了渤海,龔遂就發出公文:凡拿鋤頭鐮刀等農具的,全部算良民,官吏不得追究;只有拿兵器的才算盜賊。然後龔遂不帶隨從,單獨一人乘車到府,郡中上下一致擁護他,成群結隊的饑民紛紛解散。盜賊也扔掉兵器,改拿鐮鋤,民亂平息了。龔遂下令開倉濟貧,任用清廉的官吏安撫百姓,讓他們安居樂業。龔遂因為賢能而受到宣帝的器重,後來在任上壽終。

西漢時期,佐吏、亭長等非朝廷命官數量很大,宣帝意識到,這些小官如果不廉潔,百姓就苦了。於是,漢宣帝採取了高薪養廉的辦法。神爵三年,宣帝下詔,百石以下吏員按原俸祿標準,再增加50%的俸祿,使其達到「中人」之家或稍高的生活水平。之後,吏員自重、政清民安。

文治武功 十次大赦天下

宣帝推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把皇家掌控的園囿和公田分給平民耕種,並貸給他們種子。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和五鳳四年(公元前54年),他下令將百姓從官府借貸的種子一筆勾銷;如果當地受災則免除百姓的賦稅。還設立常平倉,平抑物價,保證物價的穩定,減少人口稅(即算賦)。

宣帝時期,採取軍事、政治、經濟等多種手段,力服匈奴。神爵元年(公元前60年),先零部(屬西羌)與諸羌聯盟並和匈奴借兵,企圖對漢復仇。宣帝派後將軍趙充國、弩將軍許延壽出金城攻擊西羌,均獲勝利,留趙充國屯田。神爵二年五月(公元前59年),西羌降漢,宣帝設金城屬國,撤回屯田軍。時匈奴發生內亂,呼韓邪單于於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親至五原郡塞上請求入朝稱臣,成了漢朝的藩屬。

詔儒講經 帝鑑圖說
漢宣帝詔儒講經,明張居正編《帝鑑圖說》。(公有領域)

漢宣帝在位期間,「吏稱其職,民安其業」。每逢災異,他經常檢討自己的德行,在位25年,十次大赦天下。

本始三年,郡國多次地震,夏四月,宣帝下詔說:「大凡災異的出現,是天地示以警戒。朕繼承大業,奉祀宗廟,君臨於臣民之上,未能德被群生,因而地震北海、琅玡,毀壞祖宗宗廟,朕深為惶恐。」並告訴天下,要進言匡正皇上不德,同時宣布因地震破壞嚴重的地區免收租賦,大赦天下。皇上穿素服,五天之內不在正殿召見大臣。據《漢書》記載,「夏五月,鳳凰聚集於北海安丘、淳于二縣。」

宣帝親政之年九月,又現地震,宣帝下詔責怪自己德行不足,檢討邊境屯兵給百姓帶來的負擔,於是詔書「現決定撤除車騎將軍、右將軍屯兵。」並又下詔:「池陂禁苑皇家未曾使用的,皆借給貧民使用。郡的樓臺館舍,不再修建。外流人員返回的,借以公田,貸給種子口糧,免其役賦。」

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漢書》記載,「鳳凰聚集於泰山、陳留,未央宮降甘露。」宣帝詔曰:「自我反省不敢稍懈,長思正道沒有終極。《書》不是指出過嗎:『鳳凰降臨,人神交暢。』」於是赦免天下囚徒,官吏賜爵級,對鰥寡孤獨、三老、孝悌加賜田帛,免其原有帳貸。

漢宣帝時期,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文治武功的昭宣中興之治,漢宣帝也被史家稱為歷史上少有的中興之主。@*#

參考資料:
1. 《漢書》
2. 《資治通鑑》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日本市町時代狩野正信繪《西王母與東方朔圖》(局部)。(公有領域)
    東方朔(公元前154年—前93年),字曼倩,平原郡厭次縣(今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人。他非常有才華,是西漢文學家,其賦體散文《答客難》開了賦體文學的新領域,他也是影響後世的術數家。
  • 他穿著草鞋、粗布龍袍上朝。在位23年,他沒有建過宮殿、不修園林,沒有增添車輛儀仗,甚至連狗馬都不增添。
  • 漢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興之君,而他第一道詔書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於公於私,漢宣帝都顯露了真摯又深刻的仁愛之心。
  • 康熙初年,學士孫芑瞻(名在豐)擔任皇帝身邊的侍講。他跟眾人說了自己親見的康熙皇帝的幾件事。在正史和史料中,有許多康熙帝謙虛勤學、敬天愛民、仁愛寬容賢臣的故事。
  • 商湯對人、對萬物都能作到「網開三面」。夏桀失政在鳴條這地方被商湯打敗了。當時,商湯並沒有馬上取代他的王位。他對夏桀說:「我將為君王恢復道德,復明人心。」夏桀對商湯說:「君有人,這是君的國。」就是說夏桀看到商湯擁有民心,也就擁有了這片國土。於是夏桀帶著五百個追隨者離開。他從中野遷徙到不齊又遷徙到魯地,結果如何呢?
  • 唐宣宗崇尚文雅的小故事。他為何自比鄉貢進士呢? 他怎樣選博士?為何他「大中之政」被史學家給與「有貞觀之風」的評價?
  • 清朝四大謎團之一,世祖順治皇帝是死於天花,還是出家為僧?董鄂妃為何能成為順治帝的摯愛,她到底是誰?
  • 康熙帝在位期間廣施仁政,布恩德於四海,使得天下出現了「萬民康寧、天下熙盛」的盛世景象。而作為中國帝制後期最為聖明的君主,康熙對後代的教育亦是歷代帝王中最為勤謹的一位,故其後代皇子王孫多文武全才,實為中國歷史上極為成功的教育家。
  • 清聖祖康熙皇帝的聖德神功、千秋盛業給人類留下典範。同時,康熙皇帝是一個孝思、孝行逾恆的聖君。康熙皇帝怎樣重視孝道?又是怎樣實踐孝道的呢?
  • 漢靈帝即位的元年,黨錮之禍剛剛過去一年,名列「三君」的大將軍竇武、太尉陳蕃相繼遭宦官毒手,隨後無數清流名士慘遭迫害,第二次黨錮之禍再掀腥風血雨。 「武等正直,而見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