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技

《夢溪筆談》中的煉鋼和指南針

譚夢溪整理
天工開物插圖。(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97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編者的話:現在的人都認為現代科學很發達,是古人難以想像的。但從北宋沈括(1031年─1095年)所著《夢溪筆談》中記載的宋朝,以前在天文學、數學、物理學、地理學、地質學、氣象學、生物學、醫藥學、考古、語言、史學、文學、音樂、繪畫以及財政、經濟等等的發現和成就來看,事實並非如此。通過介紹《夢溪筆談》,我們與讀者分享中國古代科學的成就。

沈括。(公有領域)

關於灌鋼的技術,南北朝南齊、梁時期的醫學家兼煉丹家陶弘景(約452─536年)曾有過記述:「鋼鐵是雜煉生鍒作刀鐮者,生指生鐵,鍒指熟鐵,這就是灌鋼。 」(《圖經衍義本草》)北齊的道士纂母懷文也是較早的灌鋼的實踐者之一。據說他「造宿鐵刀,其法燒生鐵精,以重柔鋌,數宿則成鋼」。(《北齊書》)

無款陶弘景像。(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灌鋼

南北朝發明的這一灌鋼技術,在宋朝已成為主要的煉鋼方法之一。這在《夢溪筆談》中有詳盡的描述,沈括將它比做洗麵筋,非常具象。譯成白話文如下:

現在世上的鋼鐵,是將熟鐵條屈曲地盤繞著,把生鐵塊嵌在盤繞著的熟鐵條之間,用泥把爐密封起來燒煉,待煉成後再加鍛打,將它們鍛煉在一起,稱為「團鋼」,也叫「灌鋼」。這其實是假鋼,靠的是生鐵的硬度,再煉二三次,生鐵就煉熟了,就成了軟鐵了。天下人沒覺得這有什麼不對,是因為不知道什麼是真鋼。

我曾到過磁州的鍛坊,在那兒觀察煉鐵過程,才知道什麼是真鋼。鐵中的鋼,就像麵中的筋,軟麵不斷淘洗,麵筋才顯現出來。煉鋼是一樣的道理,用精鐵,鍛煉百多次,每鍛煉一次後,稱重都會輕一些,直到鍛煉到重量不再減了,就是純鋼了,再怎麼煉重量也不會減了。鋼是鐵中精純的部分,顏色乾淨明朗,打磨光後,顯青黑色,和一般的鐵很不同。也有的鐵煉光了也不見鋼,這取決於鐵的產地了。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指南針

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法、印刷術和火藥)之一。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中載:「方家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微偏東,不全南也。」這是關於利用天然磁體進行人工磁化以及地磁偏角的最早記載。

「磁偏角」是因為地球上的磁極和南極、北極稍微有一點偏差。指南針的N極和S極,沿磁子午線分別指向北磁極和南磁極,磁子午線和地理子午線是不一致的,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個夾角,科學上叫作「磁偏角」。西方到公元1205年,法國人古約(Guyot de Provins)才記載了用同樣方法製造指南針,公元1492年意大利人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才發現地磁偏角,比沈括晚了400多年。

在《夢溪筆談》卷二十四中,沈括描述了指南針的4種使用方法:

(1) 水浮法:在盛水的碗裡,把指南針放在水面上指示南北方向。

(2) 指甲旋定法:把磁針放在手指甲上輕輕轉動來定向。

(3) 碗邊旋定法:把磁針放在光滑的碗邊輕輕旋轉磁針來定向。

(4) 縷懸法:將單股蠶絲線用蠟粘在磁針的中部,懸掛於空中指南。這種懸掛式指南針,須在無風處使用。

根據試驗比較,沈括認為這4種方法中,縷懸法最方便使用。因為指甲和碗邊上很光滑,指南針容易滑落。而水浮法,受水波動影響,針不容易靜止下來。

沈括在900年前提出的方法,有的至今仍在使用,如現代的磁變儀、磁力儀的基本結構原理,就是採用了沈括所說的縷懸法原理。而航海中使用的重要儀表羅盤,也大多是根據水浮磁針這一原理設計而成的。

公元1119年,北宋朱彧在《萍洲可談》中第一次記載了指南針用於航海:

「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應用指南針於航海的國家,有了指南針,才可能有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西方公元1190年英國人納肯(Alexander Neckam)才有指南針用於航海的記載。如今,中國發明的指南針,已被廣泛運用於航空、航海、採礦、探險各個領域。

在開封展示的勺碗形、用於漢朝(前202年─220年)風水堪輿的指南針模型。(公有領域)

——摘自正見網(《夢溪筆談》:煉鋼《夢溪筆談》:指南針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你是否有這樣的疑惑,為何古人形容起時間來會用到一寸光陰、一炷香,一刻鐘這樣的詞彙?如果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那就需要了解古人是如何計算時間的了。在西方的鐘錶還未傳入中國以前,古人發明了多種計時工具。今天,我們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古代的「時鐘」,看看智慧的古人有哪些精巧的發明吧。
  • 趙州橋,原名安濟橋,歷史悠久,遠近聞名。它坐落在河北省趙縣城南約五華裡的洨(音淆)河之上,是座石砌拱橋,當地俗稱大石橋,由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建造,大約隋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建成,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是迄今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 明朝有個鄉民鋤田,發現了古城牆的遺址,便順手挖了起來,看見一塊色澤漂亮可愛的石頭,就將這石頭帶回去給自家的小孩做玩具玩耍。過了幾天,他家發現這石頭的奇異之處:每逢中午和晚上子時(23點到凌晨01點),這塊石頭都會「鏗然有聲」的發出鳴響。他覺得奇怪,就將其擺在自家的神龕上。
  • 最甜蜜的「殺手」?一天60克糖,60天後身體會有怎樣的巨變?吃糖也能上癮?戒糖如戒毒?
  • 在中國古代,整個社會處於一個特別良善的狀態,人們重德崇道,對人體、生命科學有著獨到的認知,也因此留下了不一樣的文化遺產。單就鏡子而言,在古文獻中留下了大量傳奇記載,遠超科幻緯度,令人匪夷所思。
  • 進入莫斯科中央地鐵站,像是進入了富麗堂皇的宮殿,高大的大理石立柱,雄偉的拱門,精美的壁畫、浮雕……柔和的燈光照射在大理石柱面,讓人宛如進入了燦然的藝術殿堂。很多遊客在等待地鐵時,常常驚歎於地鐵內部建築的宏偉:這真的是在上個世紀30年代建成的嗎?
  • 從神話中走出的千古奇蹟,2000多年前的水利工程造就天府之國,展現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傳說中的李冰到底是誰?
  • 埋在古墓二千五年的絕世神劍「越王句踐劍」重見天日,耀古爍今的光華壓倒現代人對中國古代科技的認知。五大謎團現代科技難解,展現天人合一的中華神傳文化特色!
  • 永定門 日出
    擁有璀璨文明的古老中國,曾開創出領先現代社會數千年的高科技文明,這些令後世望塵莫及的高科技是如何產生的?又為何失傳呢?在中國古文明遭受中共毀滅性破壞的今日,也許唯有回復敬天敬神,以「天人合一」傳統文化為依歸時,才能尋回這些失落的明珠……
  • 冷兵器時代頂級武器,「凌空斬輕紗」大馬士革刀,千年不銹越王勾踐劍,「記憶合金」兵馬俑秦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