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啟蒙運動最興盛的時期,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畫派曾經針對藝術的目的進行過辯論。
新古典主義畫派以古希臘、羅馬藝術作為依歸,專注於如何在藝術創作中重建秩序和結構。諸多這類的作品,像是賈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的《荷拉斯兄弟之誓》(Oath of the Horatii),就擅長於精準地描繪歷史故事,甚至是人物的衣著和建築物等細節。
而浪漫主義畫派則認為新古典主義作品缺少了藝術中的情感元素。例如,他們相信以當代故事為主題的繪畫取材於人們親身的經歷,更能夠撼動人心。浪漫主義畫派希望他們的藝術創作能具有情感上的渲染力。
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畫家西奧多·傑利柯(Théodore Géricault)便是這樣想的。不過同時他也接受了很扎實的傳統藝術訓練,並且也研究過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和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使他有足夠的技巧來表現想要刻畫的當代事件。
重建《梅杜薩之筏》
傑利柯終於找到了能夠大顯身手的機會。1816年,法國皇家海軍護衛艦梅杜薩號(台譯梅杜莎號)觸礁擱淺,卻因為沒有足夠的救生艇,留下了150人在海上。這些被拋下的人們共同建了一艘小筏,在海上漂流了13天。最後只有10個人存活下來。
為了製作這幅《梅杜薩之筏》(The Raft of the Medusa),傑利柯做了相當多研究。盧浮宮網站描述:
「傑利柯花了很長時間準備這幅畫的構圖……他首先收集了許多文獻,訪問了倖存者並畫下他們的素描。在工作室研究了受殘的遺體,另外還請朋友作為模特兒……」
構圖展現崇高
傑利柯想描繪人在面對艱難處境下仍保有的希望,一種近似於崇高的境界。根據泰特美術館(Tate galleries)網站,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於1757年所著的《崇高與美之源起》(Philosophical Enquiry)中,將崇高的境界與敬畏、恐懼和危險等經驗連結在一起。柏克將大自然視為崇高的事物,能夠讓觀者產生最強烈的衝擊感受。
在《梅杜薩之筏》中,傑利柯想描繪倖存者漂浮在天際和水平線之間的無奈和無力感。他在畫面上進行了兩條對角線的構圖:其中一條從右下角到左上,透過繩子連結木筏和桅杆;另一條則從左下角的受難者開始一直到右上,再透過另一條相對的繩子進行加強。這種對角線的構圖元素不同於一般水平垂直的構圖元素,強化了畫面構圖的力道。
畫中人物從左下到右上逐漸地增加生氣。左下角的人物瀕臨死亡。其中一個年長者的大腿上躺著一位受難者,他把頭靠在手上,臉上帶著一副任隨命運擺布的神情。
然而,緊接在他背後的另一個人物,卻轉頭望向木筏前端的人群。透過前端人物的一系列動作,奮力向前衝、伸手、抓取並指向遠端,畫面人物的活力也不斷地增強。
在木筏最前端的兩個人物揮舞著旗幟,好像在對著遠方的什麼東西呼喊著。他們對著什麼喊呢?他們希望遙遠的一艘船能夠看到並解救他們。
黑暗中的希望
那麼,傑利柯想要告訴觀眾甚麼呢?我認為他想傳達的是,「美」不僅是事物的外表,也包含了我們心中的美。我們在面對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困境時,這種美便會體現出來;精神之美在黑暗中給予我們希望。
誠然,創造來自於「必須(需求)」,但如果我們沒有「希望」,又為何要創造呢?每次看到畫中這艘木筏時,我都忍不住聯想到,這是這些人為了生存而造的。不同種族背景的人們必須同心協力才能夠生存,因為他們希望活下去。
同樣身為在美國打拼的非裔畫家,這幅畫對我訴說的就是一名美國黑人的心聲。我知道很多人來自不同的種族、性別和家世背景,但我們都希望能存活下來。我知道要一直滿懷希望是很難的。媒體的報導經常加深了我們的沮喪和絕望,讓我們放棄努力,把頭埋在手裡,背棄我們的未來。
不過,在人生之筏漫無目的的飄泊中,我也看到了遠方的船隻。我看到了那些與我同船的人們——有些已經放棄希望,而有些則將希望寄託在奇蹟上——我不禁開始思考生命的掙扎是如何形塑我們對奇蹟的渴望。
那麼我期待的是甚麼呢?我眼中遠方的船上載著什麼呢?對我而言,我希望我們能夠耕耘對彼此的信賴,對萬物的慈愛,包括那些可能傷害我們的人。我希望在艱難的時刻仍能保有耐心。儘管我們面對的是黑暗,我仍然希望所有人都能遇見奇蹟。
原文Hope for the Impossibl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傳統藝術作品有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可以指向肉眼不可見的東西,從而引發我們思考:「這對我、對每位觀眾意味著什麼?」「它如何影響了過去,又會如何影響未來?」「它對我們身而為人的經驗有什麼啟迪?」
作者簡介:
Eric Bess是一位美國寫實藝術家,目前是視覺藝術博士研究所(Institute for Doctoral Studies in the Visual Arts,IDSVA)的在讀博士生。
責任編輯: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