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杜薩之筏》:黑暗中的希望

文/埃里克·貝斯(ERIC BESS)翻譯/陳遇
西奧多·傑利柯的作品(Théodore Géricault)《梅杜薩之筏》(The Raft of Medusa)細部,1818-1819年。油彩、畫布,4.91 x 7.16公尺。盧浮宮,巴黎。(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587
【字號】    
   標籤: tags: , ,

19世紀啟蒙運動最興盛的時期,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畫派曾經針對藝術的目的進行過辯論。

新古典主義畫派以古希臘、羅馬藝術作為依歸,專注於如何在藝術創作中重建秩序和結構。諸多這類的作品,像是賈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的《荷拉斯兄弟之誓》(Oath of the Horatii),就擅長於精準地描繪歷史故事,甚至是人物的衣著和建築物等細節。

Jacques-Louis David, 荷拉斯兄弟之誓
賈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的作品《荷拉斯兄弟之誓》(Oath of the Horatii),1784-1785年。油彩、畫布,3.26 x 4.2公尺。盧浮宮,巴黎。(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而浪漫主義畫派則認為新古典主義作品缺少了藝術中的情感元素。例如,他們相信以當代故事為主題的繪畫取材於人們親身的經歷,更能夠撼動人心。浪漫主義畫派希望他們的藝術創作能具有情感上的渲染力。

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畫家西奧多·傑利柯(Théodore Géricault)便是這樣想的。不過同時他也接受了很扎實的傳統藝術訓練,並且也研究過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和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使他有足夠的技巧來表現想要刻畫的當代事件。

重建《梅杜薩之筏》

傑利柯終於找到了能夠大顯身手的機會。1816年,法國皇家海軍護衛艦梅杜薩號(台譯梅杜莎號)觸礁擱淺,卻因為沒有足夠的救生艇,留下了150人在海上。這些被拋下的人們共同建了一艘小筏,在海上漂流了13天。最後只有10個人存活下來。

為了製作這幅《梅杜薩之筏》(The Raft of the Medusa),傑利柯做了相當多研究。盧浮宮網站描述:

「傑利柯花了很長時間準備這幅畫的構圖……他首先收集了許多文獻,訪問了倖存者並畫下他們的素描。在工作室研究了受殘的遺體,另外還請朋友作為模特兒……」

構圖展現崇高

傑利柯想描繪人在面對艱難處境下仍保有的希望,一種近似於崇高的境界。根據泰特美術館(Tate galleries)網站,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於1757年所著的《崇高與美之源起》(Philosophical Enquiry)中,將崇高的境界與敬畏、恐懼和危險等經驗連結在一起。柏克將大自然視為崇高的事物,能夠讓觀者產生最強烈的衝擊感受。

在《梅杜薩之筏》中,傑利柯想描繪倖存者漂浮在天際和水平線之間的無奈和無力感。他在畫面上進行了兩條對角線的構圖:其中一條從右下角到左上,透過繩子連結木筏和桅杆;另一條則從左下角的受難者開始一直到右上,再透過另一條相對的繩子進行加強。這種對角線的構圖元素不同於一般水平垂直的構圖元素,強化了畫面構圖的力道。

畫中人物從左下到右上逐漸地增加生氣。左下角的人物瀕臨死亡。其中一個年長者的大腿上躺著一位受難者,他把頭靠在手上,臉上帶著一副任隨命運擺布的神情。

然而,緊接在他背後的另一個人物,卻轉頭望向木筏前端的人群。透過前端人物的一系列動作,奮力向前衝、伸手、抓取並指向遠端,畫面人物的活力也不斷地增強。

在木筏最前端的兩個人物揮舞著旗幟,好像在對著遠方的什麼東西呼喊著。他們對著什麼喊呢?他們希望遙遠的一艘船能夠看到並解救他們。

梅杜薩之筏
西奧多·傑利柯的作品《梅杜薩之筏》細部,1818-1819年。油彩、畫布,4.91 x 7.16公尺。盧浮宮,巴黎。(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黑暗中的希望

那麼,傑利柯想要告訴觀眾甚麼呢?我認為他想傳達的是,「美」不僅是事物的外表,也包含了我們心中的美。我們在面對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困境時,這種美便會體現出來;精神之美在黑暗中給予我們希望。

誠然,創造來自於「必須(需求)」,但如果我們沒有「希望」,又為何要創造呢?每次看到畫中這艘木筏時,我都忍不住聯想到,這是這些人為了生存而造的。不同種族背景的人們必須同心協力才能夠生存,因為他們希望活下去。

同樣身為在美國打拼的非裔畫家,這幅畫對我訴說的就是一名美國黑人的心聲。我知道很多人來自不同的種族、性別和家世背景,但我們都希望能存活下來。我知道要一直滿懷希望是很難的。媒體的報導經常加深了我們的沮喪和絕望,讓我們放棄努力,把頭埋在手裡,背棄我們的未來。

不過,在人生之筏漫無目的的飄泊中,我也看到了遠方的船隻。我看到了那些與我同船的人們——有些已經放棄希望,而有些則將希望寄託在奇蹟上——我不禁開始思考生命的掙扎是如何形塑我們對奇蹟的渴望。

那麼我期待的是甚麼呢?我眼中遠方的船上載著什麼呢?對我而言,我希望我們能夠耕耘對彼此的信賴,對萬物的慈愛,包括那些可能傷害我們的人。我希望在艱難的時刻仍能保有耐心。儘管我們面對的是黑暗,我仍然希望所有人都能遇見奇蹟。

原文Hope for the Impossibl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傳統藝術作品有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可以指向肉眼不可見的東西,從而引發我們思考:「這對我、對每位觀眾意味著什麼?」「它如何影響了過去,又會如何影響未來?」「它對我們身而為人的經驗有什麼啟迪?」

作者簡介:

Eric Bess是一位美國寫實藝術家,目前是視覺藝術博士研究所(Institute for Doctoral Studies in the Visual Arts,IDSVA)的在讀博士生。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幾世紀以來,學者們一直試圖釐清關於荷馬的真相:是否真有這樣一個人?如果有,這些著名的故事是否源於他的創作?他的神話故事是否具有歷史真實性?這些詩作是出自同一人之手,還是不同作者原始素材的累積,仍是有待商榷的問題,但大家都達成共識:這些詩最初是在希臘文字廣泛發展之前,於公元前7、8世紀之交的某個時候創作出來並口耳相傳的。
  • 至今馬鈴薯與黑麵包仍是東歐人的主食。事實上到了18世紀末,馬鈴薯已成為「富人和窮人餐桌上每餐的常備菜餚」。馬鈴薯因其多功能性和可用於許多不同菜餚的特質而越來越受歡迎,到今天仍是德國人餐桌上不缺席的主食。
  • 1582年,卡拉奇(Carracci)家族的三位成員——阿戈斯蒂諾(Agostino)和安尼巴萊(Annibale)兄弟及其堂兄盧多維科(Ludovico)共同創立了第一所強調寫生的重要藝術學院:啟程者學院(Accademia degli Incamminati)旨在藉由重新研究大自然來復興古典傳統,以矯正樣式主義(Mannerism,又譯:風格主義、矯飾主義)對藝術界的不良影響。他們重新提倡寫生,並從自然形態中尋找靈感,而非單純模仿前輩大師的作品。
  • 克拉克森‧弗雷德里克‧斯坦菲爾德(1793─1867年)是浪漫主義時期多產的藝術家。他的職業生涯在某種程度上與美國光亮派畫家(luminist painter)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相似。然而,斯坦菲爾德在建築、波濤洶湧的海洋與航海相關細節的表現上獨樹一幟。
  • 《牧人來拜》為卡拉瓦喬的大型作品畫上了完美的句點——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讓觀眾洞見這一場景,這是其他畫家從未做到的。
  • 《野外景觀》(A Wild Scene),托馬斯‧科爾於1831至1832年間創作。油彩、畫布,130公分×194公分。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收藏。(公有領域)
    藝術家托馬斯‧科爾(Thomas Cole)1801年出生於英格蘭東北的工業區,年輕時移民美國。他發現這裡是一個充滿未知和桀傲不馴的荒野國家。於是,他以精湛的光線處理、構圖和空中透視,捕捉了美國荒野的壯麗景致。
  •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1825年—1905年)是19世紀法國學院派最重要的畫家之一。現代人們把他的作品稱作是:「美的標準」。歷經一百多年的歷史變遷,無論各民族習慣和文化怎樣差異,人們到了布格羅的作品面前,讚歎的語言「真美啊!」和一百年前是一樣的。時代在前進,對「美」的感受卻是不變的。人類心中有一種永恆的「美」的標準,通過藝術作品而產生共鳴。
  • 對於一位18世紀女性藝術家來說,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藝術生涯非同尋常。她出生於瑞士一個貧寒的畫家之家,作為獨生女,她仍接受了廣泛的教育,在十幾歲時就已展現出肖像畫和歌劇演唱的驚人天賦。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英語,這為她日後在國際上取得成功──成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家、歐洲上流社會的傑出女性奠定了基礎。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美國風景畫家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溝通東西兩岸的一座橋梁。他憑藉對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與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國西部的精神,為那些永遠不會親自冒險西行的觀眾開啟了一扇窗,讓他們得以一窺落基山脈的雄偉壯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