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傳」系列之三:許褚篇

【忠義傳】忠心護衛曹操的武林高手許褚

作者:蘭音
曹操與許褚像(公有領域、大紀元合成)
font print 人氣: 7708
【字號】    
   標籤: tags: , , ,

風雲變幻,英雄豪傑何在?興平、建安年間,曹魏政權走過艱難的草創期,魏武曹操坐擁兗州、豫州,仍然為紛亂割據的江山而憂勞。某一天,曹營大帳中,一百多名高大魁梧的壯士突然出現在曹操面前,請求投入軍中效力。這群人,個個腰懸寶劍,一看就是鐵骨錚錚、義氣凜然的劍客俠士。曹操甚感欣慰,打量為首那人,更是喜出望外:

眼前的壯漢,身長八尺有餘,腰粗十圍,闊眉虎目,雄毅非常,彷彿是從天而降的神兵神將一般。還有那一口熟悉的譙縣話,通過雄渾頓挫的聲音傳到耳裡,讓曹操油然生出一股溫暖的親切感。這位壯士,莫非便是許褚,那個勇力和智計聞名淮、汝、陳、梁,令盜賊聞風喪膽的神勇大力士?

「這是我身邊的樊噲啊!」曹操暢懷大笑。這時他正在淮河、汝水一帶拓展宏圖,正是用人之際。許褚和他的同伴,無異於上天送來的一份大禮,正是曹操日夜渴求的能人異士。

飛石拖牛 智退賊眾

許褚,字仲康,和曹操是同鄉。古人非常看重親族和同鄉關係,所以曹操和許褚第一次見面,就天然形成了親密的君臣關係。當然,許褚的實力才是曹操最看重的。他生逢亂世,加上天生身材高、力氣大,早年練就一身精湛武藝。不過,許褚不是莽漢,還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決策力,能夠在關鍵時刻保護鄉親和宗族,也讓自己俠名遠播。

魏武帝曹操畫像(公有領域)

那時,天下有很多燒殺搶掠的賊匪,普通百姓只能背井離鄉、四散逃命。譙縣的情況則大不相同。許褚大概出身譙縣的大戶,主動承擔起守衛家園的重任。他召集家鄉的少年和親族共幾千戶,共同修築起堅壁堡壘,以抵禦賊兵入侵。汝南葛陂的一夥強盜,有一萬餘眾,就盯上了這座許家堡,展開猛烈的攻勢。許褚就在堡內指揮族人應戰。

畢竟敵眾我寡,力量相差太過懸殊,許褚這邊,弓箭快用完了,糧食也快吃完了,大家連續奮戰,也到了筋疲力盡的邊緣。而堡外的強盜,靠著人海戰術,不斷補充兵力和器械,攻勢越來越強。許褚知道,這樣苦戰下去不是辦法,必須要想條計策,震懾住強盜,讓他們不戰而退。

他先讓堡中人,無論男女都行動起來,收集大石塊,擺在堡壘四周。布置完畢後,許褚登上牆頭瞭望,恰好遇到強盜們的又一輪進攻。只見他雙目圓睜,抄起一枚石塊,也未看清如何動作,石塊驀地飛擲出去,擊中一名強盜。那人立刻鮮血四濺,倒地不起。緊接著,許褚的手臂一揮一揚,「嗖嗖」之聲破空而出,又有多枚石塊自他手中飛出。飛石所到之處,有著炮彈爆炸一般的威力,一干賊眾不是筋斷骨折,就是流血斃命,僥倖沒被傷到的也是抱頭逃竄,好不狼狽。

許褚亮的這手飛石絕技,例無虛發,成功瓦解了強盜覬覦許家堡的鬥志。來勢洶洶的賊眾,此時哀叫、求饒之聲不絕,他們或許在想,裡面該不會住著一個神仙吧?許褚見時機已經成熟,於是高聲喝道:想活命的就休戰吧,我們用牛跟你們換幾袋糧食如何?強盜們巴不得快點講和,早點遠離這個高大的壯漢,就同意了許褚的條件。

意想不到的事情又發生了,牛認舊主,在交易的過程中,剛被牽到強盜手裡,就撒開四蹄往回奔跑。許褚怎麼會讓強盜做「賠本」的生意,於是昂首出堡,走到牛的身邊,二話不說用力攥住牛尾,就往反方向拖拽。這頭牛少說也有幾百斤,卻再不能行進,硬生生被許褚一步一步拖到強盜面前。

那群強盜看著高大的許褚,像是一個巨大的陰影遮住了頭頂的日光,在向他們逼近。每一個腳步聲,更像有撼天動地的氣勢。他們徹底被折服了,有這麼一個大力神鎮守許家堡,他們哪裡還有什麼勝算?所以許褚剛到跟前,強盜們嚇得拔腿就跑,什麼牛啊、糧食啊早就拋在腦後。從此,許褚的名號就在江湖上傳開了,再也沒人敢打許家的主意。

許褚這一仗,雖說是一場普通的保衛戰,卻展示出他有責任、有擔當,並且智勇雙全、臨危不亂的特質。這些優秀的品質,也是他成功護衛曹操的重要基礎。

貼身保鏢 超強預感

在許褚投奔的第一天,曹操就任命他做都尉,也就是親衛隊的副長官。曹操把許褚比作楚漢時代的樊噲,是寄予無限厚望的。因為樊噲最為人稱道的,正是鴻門宴中全力營救劉邦的英勇事蹟,以及飲酒啖肉的豪蕩風采。這時,典韋如果還在世,應是親衛隊的長官。相比較而言,典韋好酒食的豪爽性格,更接近於樊噲的形象。或許在那時,曹操就認定許褚能像典韋那樣盡忠職守、護衛自己。《三國志》的評贊也將二人並舉:「許褚、典韋折衝左右,抑亦漢之樊噲也。」

三國志圖像》之「曹操官渡破袁紹」(公有領域)

宛城大戰到來之前,大概有那麼一段短暫的時光,典韋、許褚兩位壯士相互配合,一左一右守護在曹操身旁。而在典韋過世後,許褚就成了護衛曹操的第一人。有典韋珠玉在前,許褚作為貼身護衛,依然有閃光之處,而且在智謀方面,似乎更勝一籌。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和袁紹決戰於官渡,因兵力較弱,曹操仗打得非常辛苦,甚至一度打算還軍許都稍事休整。這時,曹營內部有了人心浮動,有些軍士不想著為主上分憂,反而提前為自己找出路。

衛隊中有個叫徐他的人,心生歹念,勾結了幾個同夥,密謀刺殺曹操,轉投袁紹。大家商議後一致認為,只有許褚是整個行動中最大的障礙。擁有巨無霸的身材和天生神力,許褚本身就是一座銅牆鐵壁;他值班時,總是寸步不離地跟著曹操,根本不給他人一絲一毫的可乘之機。徐他等人便約定,待許褚休假,便是行動之時。

終於等到許褚放假那天,徐他等人確認他本人已經離開曹操大帳,趁著四下無人,便揣著凶器潛入。帳內有個高大的身影,在昏暗的光線下很是模糊,刺客們小心翼翼走上前,準備拔刀行刺。到了跟前不禁倒吸一口冷氣:這身影比曹操壯碩許多,哪是奉天子的曹司空,分明是飛石拖牛的許仲康!這人難道練了分身術嗎?

許褚見徐他一干人鬼鬼祟祟進了曹操大帳,看到自己又嚇得臉色慘白、兩腿顫慄,彷彿掉了三魂七魄。不必審問就知道群人必是意圖不軌謀害曹操。許褚立即抽出兵刃,將這些人擊殺。許褚為何現身大帳?原來,他回到自己住處後,突然心神不寧,好像有什麼大事要發生一樣。就像是山林中最敏感的動物,能夠提前嗅到危險的氣息,許褚身為習武之人,素來機警,也有著超越常人的第六感。他既有不好的預感,旋即返回大帳查探,正好將徐他等人拿下。

經過這次有驚無險的行刺事件,曹操對許褚更為信任、倚重,從此兩人出入同行形影不離。有的人更傾向於把許褚的救駕行動解讀為他自導自演的一齣戲:許褚早就在軍中查出謀反跡象,以休假的名義誘使刺客主動出手,再將其制服。如此一箭雙鵰,既能化解危機,又能震懾其他潛在的敵人。無論是天生的警覺,還是周密的計策,都表明許褚不愧是繼典韋之後的第一保鏢。

潼關救主 嚇退馬超

雖說許褚的主要職責是保護曹操的安全,他一旦跟著曹操走上戰場,展現出的戰鬥能力同樣是驚人的。隨曹操征討張繡時,許褚奮力衝殺在前,帶領將士殺敵萬餘,升為校尉。隨曹操攻鄴城,許褚力戰有功,得賜關內侯。曹營軍士,對許褚力戰如虎、護主如癡的性情,又敬又愛,給他起了「虎痴」這一名號。

《三國志圖像》之「馬孟起渭橋大戰」(公有領域)

還有當年隨許褚一同歸附的百名劍客,曹操將他們編為「虎士」作為許褚親軍。打仗前,曹操在同一天將虎士們拜為將領,讓他們跟著首領一同殺敵立功。不獨許褚,這些劍俠皆是都尉、校尉之職,封侯者亦有數十人之多。可以想像,這一百多人的戰團打仗時,擺開無懈可擊的陣勢,施展精妙絕倫的劍法,真是虎痴加虎士,虎虎生威,天下無敵。金甲之光、霜劍之影,交相輝映,一定是戰場上最壯觀絢麗的一幕。

光陰流轉,到了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進圖關中,與韓遂、馬超率領的十萬盟軍會戰潼關。其中割據涼州的馬超,是盟軍中的核心人物。他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是一位久經沙場的年輕悍將。民間傳說他是文殊菩薩坐下狻猊轉世,勇力非凡;又是一代武學宗師,身懷「出手法」劍術、西涼掌等絕技。許褚遇到馬超,既是一場虎與獅的廝殺,也是兩大頂級高手的對決。

八月的一天,曹軍從潼關北渡黃河,曹操盡顯英雄豪膽,命大軍先行,自己則帶著許褚和一百虎士留在南岸斷後。就在曹操帶領最後一批大軍渡河時,馬超帶著一萬多人突然出現。敵軍的馬快,箭更快,片刻間大軍襲來,流矢已擦身而過。許褚見狀,立刻稟告曹操:「大軍已經渡河,應該速速撤離!」說著就扶曹操上了一條小船。

最糟糕的情況發生了。敵軍在岸上飛箭如雨,人在船上無處藏身,船工又中箭身亡,無人擺渡。許褚不知何時預備了一副馬鞍,左手舉著遮護曹操,右手持蒿撐船,就這樣一邊當保鏢,一邊當船夫,護衛著曹操向彼岸行進。所幸,那副馬鞍成了最堅實的盾牌,保護曹操毫髮無傷。許褚更是臨危不亂,獨奮神威,成就了三國歷史中一個驚心動魄的著名場面。

《三國志》說,如果那一天沒有許褚在身邊,曹操就有生命危險了。對岸的曹軍看到前方戰火紛飛、亂箭紛飛,個個惶恐不安,以為曹操凶多吉少。當看到許褚全力保護曹操渡河上岸後,他們心中悲喜交集,忍不住掩面垂淚。曹操卻爽朗大笑著說:「今天差點就被馬超小兒給困住了!」

這便是一代雄主的風度和膽識,即使是狼狽逃命,依然談笑自若,帝心不動。不過曹操也是真的大感快慰,畢竟自典韋去後,他心中總是有個缺憾,許褚的到來不僅彌補了這份缺憾,還給了他更多驚喜。這個忠厚內斂的漢子,不同於典韋的外放灑脫,但是他們一樣的武功卓絕、一樣的俠肝義膽、一樣的忠心護主。

之後,曹操相約韓遂、馬超單獨會面。雙方皆無軍隊扈從,曹操就只帶了許褚一人赴約。馬超自負武功,準備在會談期間偷襲曹操,但是許褚威名傳揚海內,唯一忌憚的便是此人隨行。於是,他問曹操:「曹公身邊的虎侯,現今在何處?」曹操便指著身後的壯漢,微笑不語。只見許褚一雙虎目緊緊盯著馬超,精光四射,似有滿腔怒火噴湧而出。

馬超一接上許褚的目光,所有的心機和謀算就在瞬息間灰飛煙滅。直到會面結束,馬超都不敢出手——許褚又救了曹操一次。原來高手之間的較量,不需要一招一式的有形動作,通過一個眼神,勝負高下已分明。

奉公守法 善始善終

潼關之戰中,許褚殺敵有功,被曹操升為「武衛中郎將」。武衛,也就是以武力護衛,這是曹操紀念許褚功勞而特設的稱謂。而許褚「虎痴」的名號,經由馬超之問更為響亮,世人甚至以為虎痴即是許褚本名。虎痴豈是真的癡傻,許褚的高明之處不僅僅體現在戰場禦敵、危難救主方面,他在朝中更是少言寡語,謹慎奉法,恪守為人臣子的本分,贏得曹操君臣對他的敬重和信任。

《三國志圖像》之「許褚大戰馬孟起」(公有領域)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氏大將曹仁從外地趕到洛陽,朝謁已是魏王的曹操。在宮殿外,曹仁見到值班的許褚,便邀請他到旁邊的偏室敘舊。許褚不假辭色,只說了一句「魏王就要出來了」,轉身走進了大殿,獨留曹仁一人在殿外尷尬不已。有人埋怨許褚,曹將軍是魏王堂弟,那是宗室重臣,他屈尊找你聊天,為何要推辭。一向少言的許褚耐心解釋:「曹仁雖是近親重臣,本質上還是外面的藩臣。我是魏王侍衛,屬於內臣,內外私交是大忌。我們有什麼話不能當眾說,一定要私下談論呢?」

這件事傳開後,許褚鐵面無私、奉公守法的品性更加深入人心,曹操升任他為中堅將軍,越發看重、厚待於他。其實,許褚這麼做並不是為了追求名聲和官位。他本是一個守衛一方的江湖俠士,因為身在亂世,便走出家鄉隨曹操闖蕩天下,這樣才能平息干戈,守護天下百姓。他遇到的,是一個有著雄才大略又真心欣賞他、看重他的君主,他便竭盡所能去回報。該做的,他用盡全部精力做到最好;不該做的,也絕不越雷池一步。這是一個俠者的自制力,也是做臣子的最基本的道義。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走完了他氣壯山河、轟轟烈烈的一生。而許褚,是陪伴他走到人生終點的其中一人。在歷史的回眸中,這位沉穩低調的漢子,大約已是中年人的他第一次「失態」了。因為曹操的崩逝,他痛哭流涕,直至口吐鮮血。君臣形影不離二十年,他們是君臣、是同鄉,更是生死之交,他們人生軌跡的重合部分,有著比其他人更為濃厚的情感。

許褚跟著曹操,闖過最危險的地方,征服過最強悍的敵人。驚歎他三分天下的江山畫卷,感佩他橫槊賦詩的逸興高情。看他承受來自各方的明槍暗箭,依然報以從容笑語的蕩蕩胸懷;看他擁有人臣至尊的富貴榮華,依然懷著周公吐哺的拳拳心意;看他彌留之際,還想著喪葬從簡,還想著如何安置婢妾這些細瑣之事。這樣一位君主,如何不令人沉痛悼念?他記得,曹操曾為了一個護衛,多次痛哭流淚,那麼他許褚,也用同樣的方式來為主公祭奠吧。

曹公已逝,曹魏政權還在延續,繼任的君主,還需要許褚來守護。就這樣一年又一年,許褚繼續做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的衛隊長官。他就像事奉曹操一樣,盡心竭力護衛曹氏新君,直到他卒於任上,圓滿走完他的護衛生涯。許褚這一生,大概就像他的性格,沒有那種悲壯慘烈的故事,就連結局也是那樣無聲無息。但是他善始善終,護衛曹魏三代君王,把整個生命融入了曹魏,更是一件壯偉的功烈。

參考資料:《三國志》

點閱【忠義傳】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張憲義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興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95年,是三國時期一個頗不尋常的年份。這一年,十四歲的漢帝劉協,與群臣流亡在外,飽嚐辛酸;四十歲的兗州牧曹操,於定陶大敗呂布,打下第一個領地;三十四歲的徐州牧劉備,蟄居領地,靜待時機。風雲變幻之際,三國之一的東吳政權,尚處於風雨飄搖的草創階段。
  • 虎將如雲的曹魏大營裡,流傳著一首歌謠:「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眾將士交口稱讚的,乃是形貌高大威武、寸步不離主公身邊的近衛首領——典韋。如果說魏武大帝曹操是東漢末年的保護神,那麼這位典君,便是用生命守護曹操的戰神。
  • 初平元年(190年),因董卓專權亂政,天怒人怨,關東諸侯組織討董盟軍,揭竿而起。於是,各方勢力相繼登場,各路英雄紛紛出山,善計謀的運籌帷幄,精武藝的縱橫沙場,懷大略的招賢納士、開疆拓土。
  •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於是,一千多年後的小說《三國演義》,為我們再現了當時驚心動魄的過程。趙雲在亂軍肆虐、殺聲震天的戰場四方尋覓,打聽消息,得知劉備兩位夫人抱著阿斗,混在百姓中逃難。他登上長板坡,先救下甘夫人;又在一處燒壞的土牆下,找到抱著阿斗啼哭的麋夫人。敵軍將至,趙雲將馬讓與麋夫人,決定自己步行死戰,保夫人和幼主衝出重圍。但是麋夫人重傷之下,不願拖累旁人,縱身投入枯井而死。
  • 在充斥著權謀與戰火的漢末亂世,親人會反目,盟友會背叛,如能遇到這樣忠義兩全的英雄豪傑,是多麼難能可貴。開談忠義之士,豈能不說與蜀漢第一武將、義薄雲天的關公關羽?他的英雄事蹟早已家喻戶曉,比如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刮骨療毒、義釋曹操等等,無一不是三國迷心中的經典畫面。不過這些故事,有的來自演義小說。在史書記錄中,一個真實的關羽,或許少了幾分跌宕起伏的戲劇性,卻給予我們更多恆久的感動。
  • 江東子弟多才俊。他們雖生於溫柔水鄉、富庶之地,卻有一股任俠好義、身先士卒的武人氣概。在三國時期,開基之主攜猛將虎臣,共同在歷史上留下了一連串飽蘸血與火的響亮名字。一對凌氏父子,便赫然出現在這張東吳英雄榜中,留下了一段段慷慨悲壯的戰爭傳奇。
  • 中平元年(184年)的陽春時節,在一個桃花簌簌、漫天飛舞的園林中,三個一見如故的青年俊傑焚香結拜,共同許下「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誓願。從此,三兄弟征塵作伴,攜手打下一片天地。
  • 夜寒刺骨,他悠悠醒來,所見卻是囚籠般的帳篷,所聽卻是刀劍般的朔風。披上禦寒的外袍,為熟睡的妻子掖好被子,他便悄悄踱步到帳外。出帳之前,他還不忘小心翼翼地捧著,角落裡那三尺來長、懸垂著三重赤色牦尾的符節。
  • 任迪簡二話不說,一下把那壺醋當成酒全喝完了。原來,任迪簡擔心治軍嚴厲的李景略,會因這個失誤處死小兵,於是為小兵遮掩過錯,
  • 名列凌煙閣功臣的尉遲敬德武勇超凡,進出敵陣重圍,往返自如。他為何對秦王李世民忠心不貳?他是怎樣的明辨大是大非之人?面對皇上的賜婚,他如何表現對糟糠之妻不離不棄的恩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