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像米開朗基羅這樣才華洋溢的藝術家創作出如此完美的雕像作品《大衛》(David)屬百年難得一見,那麼《大衛》發表120週年後能再次見證如此偉大作品可說是藝術史上絕無僅有之事了。這是藝術史上頭一回,也許是最後一次,有一位藝術家在雕塑和各式藝術媒材運用上竟能媲美文藝復興巨擘米開朗基羅。那就是1624年,藝術家吉安‧洛倫佐‧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將自己創作的《大衛》雕像公諸於世。
貝尼尼出生在1598年,受益於與生俱來的天賦與卓越的藝術基礎,他的父親彼得羅(Pietro)是當代優秀的雕塑家。彼得羅和米開朗基羅一樣來自意大利佛羅倫斯,也在那裡學習手藝。1606年,他搬到羅馬履行教宗的委託,從此在那度過餘生。
17世紀的羅馬是年輕的貝尼尼接受藝術教育的理想場所。一個世紀以前,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大師仍在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術,從發掘出的古文物中學習,並創作出能為下一代大師樹立榜樣的作品。到了貝尼尼的時代,這些作品儼然已是藝術經典中的頂級之作。
而且有越來越多藝術家以文藝復興為基礎,從事創新和原創的創作,而不只是模仿早期的作品。如卡拉瓦喬(Caravaggio)和魯本斯(Rubens)的畫作之精湛,甚至能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媲美。在雕塑方面,米開朗基羅則一直是獨傲群雄,直到貝尼尼出現。
用教宗保羅五世(Pope Paul V)的話說,藝術家和贊助人很快就將貝尼尼視為「他們那個時代的米開朗基羅」(the Michelangelo of his age)。紅衣主教馬菲奧‧巴貝里尼( Cardinal Maffeo Barberini),也是後來的教宗烏爾巴諾八世(Pope Urban VIII),甚至考慮僱用這位19歲的神童來完成一件米開朗基羅本人未完成的雕塑。在此之前根本沒人敢這麼做。遺憾的是,我們並不知道這座雕塑是什麼,或者貝尼尼是否已將之完成。
假使貝尼尼真的完成了這座雕塑,那麼這會是一件特別有趣的事,因為不僅是兩位偉大藝術家聯手創作,更是因為兩人之間獨特的差異。兩位藝術家的審美天賦相近,都能賦予石頭生命力,把肌肉和布料的柔軟與韌性表現的栩栩如生。貝尼尼除了參照羅馬的許多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包括《聖殤》( Pietà),他的風格也受早期巴洛克畫家影響,尤其是卡拉瓦喬。
兩座《大衛》雕像
文藝復興古典藝術派以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為代表,他們在情感的表達上傾向理智和內斂;而屬巴洛克藝術派的卡拉瓦喬和貝尼尼,則傾向表達強烈的情感。在敘事作品中,古典主義者描繪的人物狀態著重在動作發生前或後的片刻;巴洛克藝術家通常喜歡以戲劇性的動作表現人物的狀態。
古典派和巴洛克派在描述早期宗教和歷史人物的差異甚至更為明顯。古典主義藝術家會用完美身材的人物來比喻道德高尚,以這個人物作為道德原型的主題。巴洛克藝術家則著重以個體為主題,試圖精準地捕捉人物的情感瞬間。
儘管貝尼尼和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兩者的美感不相上下,卻依然體現這種對比。米開朗基羅的《大衛》是靜態的,肌肉線條遵從希臘羅馬的完美觀念,象徵英雄主義。然而貝尼尼的《大衛》身材略顯矮小,呈運動狀態。他邊跑邊用投石帶投擲石頭,揚起的頭髮意謂著他利用背後吹來的逆風好讓石頭飛得更遠。他表情專注、意志堅定,也許還有些克制住的擔心。
貝尼尼和卡拉瓦喬
貝尼尼的《大衛》雕像與卡拉瓦喬的畫作《手提歌利亞頭的大衛》( David With the Head of Goliath)兩者的相似處與兩座《大衛》雕像間的差異,同樣受人矚目。卡拉瓦喬的這幅畫表現的是歌利亞被(大衛)殺死後不久的場景,畫裡大衛的臉部表情像是鬆了一口氣,而且精神抖擻。大衛看起來甚至就像是把歌利亞的頭往上提起一般,不是拎著靜止不動。這種畫面給人的印象與卡拉瓦喬大部分作品的表現一致。如果兩人在捕捉動態上大致符合巴洛克藝術的輪廓,那麼進一步比較兩位藝術家的作品,不同之處就會變得更加清晰。
卡拉瓦喬的畫作《亞西西聖方濟各神魂超拔》(Saint Francis of Assisi in Ecstasy)和貝尼尼的雕塑《聖特雷莎神魂超拔》(Ecstasy of Saint Teresa)是兩個主題相似的作品。這兩幅作品描繪了聖徒在天使面前「神魂超拔」(譯註1)(ecstasy)的畫面,都表現了強烈的情感特質,只是卡拉瓦喬選擇表現「溫柔」,而貝尼尼則突顯「強烈的戲劇張力」。聖方濟各接受聖痕(the stigmata)的異象(譯註2),一位天使在他的兩手、兩腳和靠近心臟部位出現五處傷口,象徵基督當時手腳被釘在十字架上遭長矛刺穿的部位 。聖特蕾莎的異象是一位天使反覆用長矛刺向她的心臟。
卡拉瓦喬傑出的藝術才華相較於貝尼尼經常被遺忘卻出色的畫作,兩者竟也非常相似。卡拉瓦喬的作品《聖彼得和安德魯的召喚》(The Calling of Saints Peter and Andrew)和貝尼尼的作品《聖安德魯和聖托馬斯》(Saint Andrew and Saint Thomas)可能會被人誤認為是出自同一位藝術家的作品。兩幅畫對人物特寫和頭髮細節都同樣以自然主義風格描繪,色彩柔和、明暗色調呈戲劇性對比(tenebrism)等相似技巧。
儘管貝尼尼在繪畫上承襲卡拉瓦喬的風格,但大家總是拿他與米開朗基羅相比。 米開朗基羅和貝尼尼都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雕塑家,也是唯一在建築、繪畫、雕塑這三個藝術領域都獲得至高成就的知名藝術家。綜觀藝術的高度、成就的廣度與才華而言,貝尼尼可說是米開朗基羅唯一的繼任者。
註釋:
1.神魂超拔(Religious ecstasy)是一種意識狀態的改變,特徵是外在意識大幅減少,而內在心理和精神意識增強,常常伴隨視覺和精神上的愉悅。
2.異象(vision)指從神而來、特別的啟示、啟發、揭示。
原文:Michelangelo’s Baroque Rival: The Moving Sculptures of Gian Lorenzo Bernini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詹姆斯‧巴雷塞爾(James Baresel)是一位自由撰稿人,替多家期刊撰寫文章,包括:美術鑑賞家(Fine Art Connoisseur)、軍事史(Military History)、克萊蒙特書評(Claremont Review of Books)和新東歐(New Eastern Europe)等。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