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的故事

文/Wei J Chir
腓特烈大帝視察東波美拉尼亞新斯德丁的農村,羅伯特‧穆勒(Robert Muller)繪於1886年。德國歷史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92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Potato、Kartoffeln、Papas、洋竽、馬鈴薯、土豆……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叫法,但聽來都很悅耳,很親切。

馬鈴薯是許多傳統飲食中的主食,也是全球最常食用的蔬菜之一。(Fotolia)

古代馬雅人非常喜歡馬鈴薯,他們將馬鈴薯雕塑成圖像並將它與死者一起埋葬。而印加人有崇拜馬鈴薯女神阿克索瑪的紀錄。對馬雅人與印加人而言,馬鈴薯不僅是他們的主食,也是他們在人間大地所崇拜的農作物。

秘魯馬鈴薯形狀容器,西元450至600年。耶魯大學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至今馬鈴薯是許多傳統飲食中的主食,也是全球最常食用的蔬菜之一。馬鈴薯含富鉀、維生素C、膳食纖維和許多生物活性化合物。馬鈴薯被現代人所疑慮的是其澱粉質高,可能造成病源。而科學家對馬鈴薯的研究總是不時有新的報告出籠,《營養雜誌》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食用馬鈴薯可適度降低成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和特異突發性死亡的風險。

宮廷助推成平民主食

我們不知道馬鈴薯是怎麼從南美洲傳到歐洲的,信史有明確紀錄的是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 of Prussia)又稱「馬鈴薯國王」(Kartoffel König),他為了養飽人民還有他的普魯士軍隊,於1756年強制人民種植土豆,且不惜與大臣設計場景讓人民相信土豆是好的營養食物,著名的油畫《腓特烈大帝在土豆園裡》(註1)即是描繪此場景。

稍晚個二三十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與瑪麗‧安托瓦内特王后為了要將馬鈴薯介紹給法國人,宮廷宴樂時常戴著有馬鈴薯花的頭飾與衣物,不遺餘力地推廣種植馬鈴薯。使得馬鈴薯的產量激增,人口也隨之增加。法國人難道沒有一點悔意把這位美麗優雅善體人心的王后送上斷頭台?

瑪麗‧安托瓦内特王后畫像,1775年。(公有領域)

畫家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筆下的油畫《種馬鈴薯的人》《晚禱》(註2)成為19世紀法國複製最廣泛的圖像之一。而1867年丹麥畫家大衛‧莫尼斯(David Monies)畫的祖孫兩人吃馬鈴薯的情景,女孩鼓著腮幫著吹著熱騰騰的馬鈴薯,一旁祖母忙著剝著馬鈴薯皮,很是傳神。可見19世紀中葉馬鈴薯已遍及歐洲。

米勒《晚禱》(原名《為馬鈴薯作物祈禱》),19世紀法國複製最廣泛的圖像之一,1857至1859年。(公有領域)
米勒《種馬鈴薯的人》,1855年。(公有領域)
大衛‧莫尼斯(David Monies)《熱土豆》,1867年。(公有領域)

19世紀初,俄國人民只是在家院種植,直到1838年糧食歉收,迫使俄羅斯人將已休耕地大量種植馬鈴薯,最終土豆在東歐的食品供應中占據了主導地位。18世紀末馬鈴薯在愛爾蘭幾乎占據了大部分的耕地,因此當馬鈴薯感染一種無解的病毒時,農村人口驟減造成大量人口外移,1845年至1849年間,發生了愛爾蘭大饑荒,導致大約一百萬人死於這場災難。在饑荒時期,約有一百萬愛爾蘭人移居海外。其中以移民到美國居多。著名小說《大饑荒》(註3)描述的就是愛爾蘭家庭馬鈴薯歉收所帶來的痛苦與創傷。

富人和窮人的常備菜餚

北美最早種植馬鈴薯是出現在18世紀初的新罕布夏州。這些植物來自愛爾蘭人,因此這種作物被稱為「愛爾蘭馬鈴薯」。而在1838年愛達荷州就開始種植馬鈴薯,到20世紀初,該州的產量超過約2.7萬噸。1910年之前,他們將農作物儲存在穀倉或地窖中,到了1920年代,從地窖與穀倉中取出食用使用這些馬鈴薯,這應該是對應當時美國與全球性的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1929至1933年)有關。

1920年愛達荷州博伊西谷的土豆豐收。(公有領域)

那麼馬鈴薯是什麼時候進入中國的呢?根據明朝的記載和著述,有學者認為早在16世紀明朝萬曆年間,就傳入中國了。馬鈴薯在17世紀由荷蘭人傳入台灣(註4),到了民國初年才開始大量種植。馬鈴薯耐寒、耐旱、埋在貧瘠的土壤裡也能活,不像玉米有各種天空中地面上的天敵。馬鈴薯生長期間短,只需90至110天即可收成。

至今馬鈴薯與黑麵包仍是東歐人的主食。事實上到了18世紀末,馬鈴薯已成為「富人和窮人餐桌上每餐的常備菜餚」。馬鈴薯因其多功能性和可用於許多不同菜餚的特質而越來越受歡迎,到今天仍是德國人餐桌上不缺席的主食,做法繁多,最常見的有馬鈴薯泥、有用整顆去烤的馬鈴薯、有沙拉,有馬鈴薯派,烤、煮、炸林林總總不下40種做法。但科學家也指出加工過的馬鈴薯會影響其營養成分,例如炸薯條、薯片。而薯條與薯片又是本世紀人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零食。

2024年3月1日,玻利維亞艾馬拉原住民在喀喀湖畔查查波亞社區的馬鈴薯田裡收成。(Aizar Raldes/AFP via Getty Images)

1995年10月,馬鈴薯成為第一個在太空中種植的蔬菜。選擇馬鈴薯進行實驗,因為它們耐寒且適應性強,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中生長,並承受極端的溫度、濕度和其它逆境。

有趣的是在《火星救援》(The Martian)是2015年的科幻片,電影中麥特‧戴蒙飾演太空人被困在火星上,靠著種植馬鈴薯而倖存下來。

看來古代馬雅人印加人對馬鈴薯的崇拜不是沒有道理的。「馬鈴薯國王」為了養兵蓄銳,引進馬鈴薯而名留至今。比起法國瑪麗王后是幸運多了!

註1:1774年,普魯士腓特烈大帝向他的人民免費提供土豆,以幫助他們度過饑荒。令他難以接受的是,人民卻拒絕了這個免費的食物,對新作物不信任。他決心鼓勵人們克服對馬鈴薯的不良看法,他命警衛假裝在馬鈴薯田裡巡邏,尋找小偷。百姓見狀,認為這些馬鈴薯一定很值錢,晚上就到地裡去偷,但「看守」卻視而不見!

註2:米勒這張畫原題名是《為馬鈴薯作物祈禱》,他後來改成《三鐘經》,後來的人把它稱作《晚禱》,成為19世紀法國複製最廣泛的圖像之一。

註3:大饑荒:愛爾蘭女孩飛利斯的日記。(The Great Famine :The Diary of an Irish Girl Phylis)

註4: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資料。

——轉載自藝談‧齊民生活

(點閱【藝談】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連書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科尼什藝術村」(Cornish Colony),是美國早期數一數二的藝術村。藝術村的中心是聖高登斯的住所與他後來建造的工作室。這個地方現在是「聖高登斯國家歷史公園」(Saint-Gaudens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所在,由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管理,想了解美國的歷史、藝術和大自然,這個風景如詩如畫的藝術村再適合不過了。
  • 那西索斯和回音女神的故事在17世紀是一個熱門的畫題。克勞得的這幅畫是目前唯一已知他嘗試這種題材的作品。……這情景像不像人間仙境?難怪Claude(克勞得)會成為17世紀英國最受人讚賞的畫家和收藏家的寵兒。
  • 16世紀初,意大利曼托瓦公爵費德里戈‧岡薩加(Federigo Gonzaga)請藝術家朱利奧‧羅馬諾(Giulio Romano)以「純粹休閒」為目的,為他建造一座遊憩宮殿來接待貴賓。當時,曼托瓦市是意大利中部四個湖泊中的一個島嶼。宮殿位於城市牆外一處較小的島嶼上,名為得特宮(Teieto)。
  • 「寒冷時,茶會給你溫暖;燥熱時,茶會使你鎮定;沮喪時,茶會給你鼓舞;亢奮時,茶會令你冷靜。」這首小詩的作者是前英國首相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William Ewart Gladstone,1809-1898),精簡地詮釋了這種飲品風靡全球的原因。
  • 老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 Sr.)是著名的維吉尼亞種植園主,亦是政治家和愛國者,於1760年為他的家族建造了蒙彼利埃(Montpelier )。這座以喬治式建築風格設計的宅第位於夏洛茨維爾(Charlottesville)北部的橙縣。最初,這座宅第的外觀以簡單且正式的對稱呈現。
  • 1788年以來,參眾議員們就在里奇蒙(Richmond)的維吉尼亞州議會大廈(the Virginia state Capitol)舉行會議,這裡也是全美最早用英文召開代表大會的地方。宏偉的議會大廈坐落在維吉尼亞州里奇蒙的肖克山頂(Shockoe Hill),是新世界第一座以古典神廟為設計基礎的公共建築,也是美國第一座新古典主義公共建築。
  • 美國的開國元勛們以古典和基督教哲學原則創建了國家。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給法國藝術家皮埃爾‧朗方(Pierre Charles L'Enfant)的信中表示,國會大廈的建築應以「通過數千年認可的古代典範」為設計基礎。
  • 聖本特教堂位在丹麥靈斯泰茲(Ringsted, Denmark),是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最古老的磚造教堂,也是丹麥第一座王室教堂。教堂在1170年由丹麥國王瓦爾德馬一世(King Valdemar I)委託建造,作為父親聖克努特(St. Canute)的陵墓與紀念之所。
  • 在多數人心中,大海似乎總能激發兩種感受:面對碧海汪洋感到寧靜安詳,心靈被浪花拍岸的濤聲撫慰;或是面對海洋之浩瀚和不羈力量,感受到一己的渺小與人生的短暫。1564年出生的威廉‧莎士比亞多次在作品中融入海洋意象,十四行詩第60首便是一例。這首詩發表於1609年,收錄於莎翁154首十四行詩中的「美少年」(Fair Youth)組詩,同時收錄的詩作都描寫了詩人與一位美少年的深厚友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