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孔子本來面目

作者:廖鳳琳
font print 人氣: 209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9月25日訊】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崇尚倫理道德,以禮樂教化維繫人心於不墜,備受歷代知識分子的推尊。漢、唐儒者將孔子言論思想經典化,宋明理學家更將孔子形象神聖化。從此,「孔子」儼然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尊巨大崇高的塑像,不只被供奉在廟堂之上,供千秋萬代的炎黃子孫瞻仰;也烙刻在所有知識分子心中,被模鑄成士君子的最高典範。千百年來他所代表的儒家倫理思想深植人心,蔚然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

但這究竟對孔子個人是幸或不幸?孔子同時也背負起沈重的傳統包袱,他被塑造,成了道貌岸然、一絲不茍的典型,有人因此將他視為保守陳腐、僵化刻板的舊文化代表。民國以後,新思潮一起,「批孔反孔」聲浪,排山倒海似地湧來,中共文化大革命,甚至將「打倒孔家店」付諸具體行動,有形建物和無形的精神標竿,被極力摧毀,破壞殆盡。孔子一時之間,成了破四舊中被批鬥的頭號對象。中共惡意的扭曲醜化,自有其不良居心,文革一舉,凸顯了中共喪心病狂的事實,萬方唾棄,歷史將做出公斷。

這樣兩極化的對待,對一生追求「中庸」至德境界的孔子而言,真是始料未及,或褒或貶,其實對孔子是既無所增,也毫無所減,我們若能還其本來面目,會發現孔子原來也有至情至性的一面,在他一生當中,固然有其”行所當行”的嚴肅堅持,但也不時流露赤子一般的天真情懷,我們很容易從孔門師生的對話裡,捕捉到他率真熱情的形貌。此外,他不是沒有一般人性的弱點,只是他擁有較敏銳的覺察力,下的功夫也深厚,幾經磨洗淬練,終能超凡入聖,成全德性生命。

孔子會犯錯嗎?

孔子被尊為「至聖」,難道他不曾犯錯?他當然會犯錯!重要的是他說的「有過失不要害怕改正;犯錯而不肯改正,這才是真正的錯誤。」以他自身為例,孔子曾經因為弟子宰予的能言善道而對他刮目相看,後來發現宰予言行不一,說一套,做一套,便坦承自己犯了「以言取人」的錯誤,並勇於修正,說道:「起初我對一個人的態度,是聽了他說的話就相信他的為人;現在呢,聽了一個的話,還要進一步去觀察他的實際作為,才願意相信,這是宰予使我改變的」;另一弟子澹臺滅明相貌醜陋,初事孔子,孔子以為他才能淺薄,未加重視,以後得知他的學問操守,名揚諸侯,也忍不住承認自己犯了「以貌取人」的缺失。好學不倦加上勇於改過遷善,正是孔子能夠成就至聖德業的主要原因。

孔子有情緒困擾嗎?他如何化解?

再談談孔子是否也有情緒困擾?既是血肉之軀,何獨能免?他自然有喜怒悲歡的情緒起伏,有沮喪憂愁的低潮時刻,他雖不牽掛個人的小名小利、小得小失,卻難免偶發感慨,尤其是在周遊列國、宣揚仁政理想,卻始終碰壁的情況下,難免生出「不如歸去」的想法;說出一些像:「我的道業、理想不能實現,我乾脆駕一葉小船漂流到海外隱居去吧!」之類的喪氣話,只是孔子心頭的陰霾總不會滯留太久,一有新的機會,躍躍欲試的熱情,馬上又迸現出來,他會自我激勵地說:「我難道是匏瓜嗎﹗怎麼能掛著不被採摘食用呢?」對子貢以美玉比況,試探他行道受挫時的去留選擇,他毫不考慮地表明自己願意等待適當時機,再出來奉獻自己才能,絕不輕易放棄的堅定立場。當他發出「沒有人了解我,了解我的大概只有老天」的感歎時,他同時又會安慰自己說「不要擔心別人不了解我,應該擔心的是自己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可見每有負面念頭出來,孔子慣常用另一種正向思考予以化解,甚至在他經歷生命中的幾次重大危機,如陳蔡絕糧、匡邑受困事件以及宋國司馬桓魋意欲加害他等,他都能保持一貫樂觀自信的態度,從容應對,他總是說:「老天並不想滅絕這個道統文化,所以匡地的人能對我怎麼樣呢?」;「上天賦予我美好的才德,桓魋又能對我如何?」,他的穩定平和,不但化解了隨行弟子的不安,最終也安然度過了難關。這種樂天知命的灑脫,足以顯示孔子修養的深度和情緒商數(E.Q.)的高度表現。

孔子的頂級E.Q.

孔子立志向學,日常喜好游心於禮樂詩文中,涵泳既久,不知不覺將禮樂均衡和諧的特性,反映到現實生活裡來要求,於是對「中庸」至善至美的境界產生極度的嚮往之情,他不喜好淫靡的鄭聲,而愛好莊嚴和暢的韶樂;個人言行方面,也認為「過猶不及」,所以對好勝逞強的子路,經常加以抑制,而對保守拘謹的冉求,則多所鼓勵。他欣賞一種「溫文儒雅而又不失樸實本色」的君子風度,本身少有激烈的情緒反應,總能適時適地表現他的情感,莊重肅穆時如師如父;平易親切時如母如友。既有仁者的穩健風範;又有智者的活潑靈敏,剛柔並濟,理性與感性兼備,這樣均衡發展的生命情調,難怪孟子推崇他「兼具伯夷、伊尹和柳下惠三位聖人的美德、懂得因時因地而制宜」。

我們都知道,適度的情緒抒解,是一種心境的調整,之後,蓄積了更多的能量,可以重新再出發。既不做情緒的俘虜,又發揮了情意正面的功能,孔子運用智慧,圓融生命,可以稱得上是情緒管理的高手。

根據E.Q.一書作者丹尼爾‧高曼(Daniel Coleman) )所作的研究指出,所謂E.Q.這個名詞,涵蓋一個人的自制力、熱忱、毅力、自我驅策力…等,像如何激勵自己愈挫愈勇;如何調適情緒,擺脫焦慮不安;如何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對未來永抱希望…等均是。每個人的情緒控制能力都不相同,而許多證據顯示,E.Q.較高的人,在人生各個領域中都比較佔優勢,成功機會也較大。扭轉了過去「高I.Q.等於高成就」、「I.Q.決定一切」的傳統觀念。情緒基因固然與生俱來,決定了每個人的性格基調,但人腦的可塑性是很高的,由實驗證明,透過經驗與學習,情緒能力可獲得適當的培養,並因而激發內在其他潛能,有助於我們在人生過程中,敏銳掌握自我內心的感受,求取平衡悅樂的生活。(詳參E.Q.)

孔子從不認為自己是多才多藝、生而知之的聖者,他只強調自己對人對事具備從善如流的樂學精神。我們觀察孔子的人格特質,諸如救世的熱忱、樂觀的態度、堅定的意志…種種,可以確定孔子經由長期的學習經驗,培養出高度的情緒管理能力。所以依照孔子自己的說法,他一生德業的成就,並不純粹是高I.Q.所促成,可以相信的是,高E.Q.必然提供了孔子相當多的助力。

孔子誕辰前夕,引導學生重溫儒家思想言論,學習孔子精神,掌握自我的主體性,重新體認生命價值的可貴,試著在心性修養上,要求自己重德行善,那麼當面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順逆時,我們也都能選擇適當的態度來因應,既不驕縱放逸,也不頹靡憤世,可避免陷入極端的情緒困擾,即使不能達到至高無上的境界,至少能享有一個心安理得、自由自在的靈性生活,這也是一種值得追求的理想人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建議儘快將孔子的誕辰(陽曆)9月28日確定為教育節,以彰顯中國人民尊師重教、傳承文化、提升道德的大國風範和氣魄。
  • 〔自由時報記者陳曉宜╱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預定明年拆除台北孔廟北側和西側的圍牆,以便連結保安宮和大龍國小。由於圍牆象徵孔子的高深學問,市府的計畫引發爭議。學問象徵 孔廟有意見
  • 中國傳統中確實有大一統思想,但如果認為無神論也是中國的傳統,那就明擺著是杜撰了。中國的大一統思想是與有神論緊密相關的,歷代的帝王都稱自己是天子,是君權神授,無神論明擺著是舶來品。中共罵孔子罵了幾十年,忽然又承認孔老夫子是中華文化的奠基人和創始人了,意欲何為,想借聖人頭上的光環?
  • 孔子以高尚的道德品行致力於教育事業,儘管一生窮困潦倒,幾乎沒有做過高官,仍不失為一代至聖宗師;秦檜曾經官居宋朝丞相,擁有顯赫的權勢,官位不可謂不高,然而他陷害忠良、賣國求榮的惡行使他遺臭萬年。由此可見,成功的人生與做不做官以及官位的高低並沒有必然的關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才是一個好人應該堅守的節操。
  • 孔子教子學詩學禮,歷來傳為美談,被稱作“庭訓”、“詩禮垂訓”、孔子後代稱作此為“祖訓”,自稱“詩禮傳家”。過去很多文化人家的廳堂裏也都掛著“詩禮傳家”的匾額。
  • 君子安居現狀來等待天命,小人卻鋌而走險妄圖獲得非分的東西。孔子說:“君子立身處世就像射箭一樣,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術不行。”
  • 為紀念孔子2556週年誕辰,南加州僑學界將在25日舉辦慶祝活動。記者說明會中,中華會館主席馬培道、李新興,孔孟學會會長孔憲詔,中華孔教學校主席趙尚賢表達了在南加州興建「孔子廟」的心願。
  • 9月28日是孔子2556年誕辰紀念日,南加州僑學十多個團體,共同發動舉行慶祝典禮。孔孟學會會長、孔子第72代後人孔憲詔表示,希望大家多研讀發揚孔子思想,以其睿智促世界之互信、和平及和諧。
  • 中國山水畫
    山東寧陽縣有兩個古老的地名:「東疏」「西疏」(現西疏併入了東疏鎮)。這兩個地名是怎麼來的?是為了紀念西漢名臣疏廣、疏受叔侄而設的,其背後有一段真實感人的歷史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