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研究:運動有助於心臟衰竭者自我修復

人氣: 90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9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傑生編譯報導)多數心臟衰竭病人都超過70歲,其中有些人幾乎走不了幾步路就得停下來休息。由於這類患者通常相信自己到了生命的盡頭,這樣的情況促使他們更加認為自己不宜從事運動,以免加重病情。然而根據美聯社的報導,本月份在歐洲心臟病學會(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會議上發表的研究則是推翻了此種看法,研究顯示適宜的運動反而可以激發心臟新血管和幹細部的生長,有利於幫助心臟進行自我修復。

早先的研究顯示,在心臟病發作後,有進行運動治療的病人比沒有的患者存活更久。而老鼠實驗也透露,比起治療心臟病的常用藥物施德丁(statins),運動來得更有效。在德國萊比錫大學(Leipzig University in Germany)進行的一項小型研究找到的進一步的解答。

在一項針對37個人的研究中,罹患嚴重心臟衰竭的病人每天騎腳踏車30分鐘,持續4個月後,羅伯特・賀利吉爾(Robert Hollriegel)博士發現這些人的骨頭裡有新的幹細胞產生,且其心臟肌肉有較多的小血管。至於那些沒有運動的人,則沒有出現這方面的變化。

據瞭解,身體在活動時,10倍於正常量的血液會被運送到運動中的肌肉,因而使心臟的動脈和肌肉緊繃。幹細胞於是被派遣來解除這個壓力,並修復任何遭損壞的部份。如果你持續運動,這些幹細胞會藉由建造新血管和強化肌肉來幫助你的身體適應壓力。

長久以來,人們一直嘗試要研發多重功效的藥丸來治療心臟病的不同部位,然而藥物治療始終有其副作用的反面效果。從這項研究我們獲知,幹細胞和新血管的生長有利於心臟衰竭者自我修復心臟。鑒於現行沒有藥物能製造新的幹細胞,也無其他方法可以增加新血管。這個研究的結論是:運動是使患者重建心臟唯一的良方。醫生也建議藉由緩和的運動,譬如走路或騎腳踏車,能使這些患者受益。倘若要維持這樣的好處,就得持續地運動。

儘管醫生口頭上常常勸導這類患者要做運動,法國雷恩大學附設醫院(Rennes University Hospital)的法蘭克思.卡爾(Francois Carre)博士則是強調,「就如同開處方箋一樣,我們必須將運動列為開給病患的處方之一。」

而英國哈爾大學(University of Hull)的心臟衰竭專家,同時也是歐洲心臟病學會發言人的約翰・克里蘭(John Cleland)博士則是表示,這類患者每天至少一次得運動到氣喘吁吁的狀態,藉由將心臟能力推展到極限以促使其功能變得更加強壯。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