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社會共鳴空間與個人認同的誘惑潛能

為什麼我能感覺你的感覺(5)

尤阿希姆.鮑爾

【字號】    
   標籤: tags:

對大多數人來說,要在日常生活的許多外來刺激與維持個人認同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是一種挑戰,尤其是社會趨勢輿論壓力,若個人想要堅持其偏離立場,則更是困難。

早在一個世紀以前,法國醫師暨文化學者古斯塔夫‧勒邦(Gustave LeBon,1841-1931)就曾如此描述群體心理現象:「人的想法、感受、激動,以及傳教,就像微生物般具有強大的傳染力;我們在群居動物身上可觀察到以下的現象;如果馬廄裡有匹馬不斷啃咬飼料槽,其他的馬也會跟著倣傚牠。此外,受到驚嚇而四處亂竄的羊,也會感染整個羊群。情緒感染可解釋這種突發性恐慌。」

人的鏡像系統會傾向與社會共振,因此社會趨勢是動態的,且產生一種迅速合群的價值。就趨勢來說,沒有或未準備好將眾人所趨的觀點、偏愛及行為意象整合於神經程式庫的人,很快就會偏離了共同理解空間。

我們會期待別人認同自己意見的原因在於,我們的神經具有反射、共鳴,以及保持不變等的原始趨力,這些是在受到保護的社會認同之內;因此,所有的人會分享他人的觀點或情緒,就傳染病一樣,會不斷將這些觀點或情緒傳染給他人。神經元的機制,與具有傳染力的打哈欠機制如出一轍,那就是鏡像現象。情緒傳染趨勢之強,有時相反立場能夠有如預防針的效果般遏止傳染趨勢,或者使情況完全相反。

在這種關連性下所衍生出的倫理問題:正由於這些倫理問題是神經設定方面的現象,因此社群的共鳴反應及其隨之可能引發的「從眾行為」,易流於政治操作和經濟操作,從購物壓力中即可看出這點。

然而,此種現象的影響力更為強大,一群人所引發的共鳴現象有可能具有高度破壞性,國家社會主義與許多例子便是證明。共鳴現象的矛盾之處在於,它是人和人性的基本現象之一,但卻有可能產生群眾現象,進而破壞人性。從心理治療的角度來看,在私人領域上有人際關係問題和情緒共鳴問題的人,易於產生非理性及破壞性的共鳴。

如果從某些角度來看,與共鳴能力同樣重要的是抗拒共鳴現象的能力。要具備此項能力,則需透過學習(至於是否某些基本態度也會產生鏡像共鳴,有待釐清)。因此,拒絕同儕壓力與「從眾行為」應成為兒童教育的一部份;兒童應該學習如何在社會共鳴與個人認同之間取得平衡,他們也應經歷並學習不用對每個鏡像事件都產生反應,不必每次都屈服於同儕壓力,重要的是,要維持自我認同。而這往往要有他人作為模範,兒童才學得會,這也是說,其依附對象也不會屈服於「同儕壓力」。

多感受美的事物

美麗的事物與鏡像神經元有何關連?鏡像神經元連結了親眼所見的人事物和親身的感受。破壞與暴力的圖像會被儲存為神經模式,然後成為我們的意象清單。我們之前無法想像的景象,在親自目睹並經歷過後,便會納入自己的「印象儲存區」,這對於終日生活在充滿危機和暴力地帶而無法避免殘暴景象的人來說有何意義,我們往往也只能加以臆測。

某些國家彷彿沒有經歷足夠的真正恐懼,才會提供青少年各種的沙文主義電影與精心設計的完美「遊戲」,讓他們在電腦世界中對他人展開追獵、折磨和殺戮。當前的研究證實這類的娛樂消費與青少年暴力行為5有密切的關連。為此我們應該認真思考媒體道德的問題。

美的事物所引起的神經效應與破壞如出一轍,因為我們所見所聞會在大腦留下痕跡。或許有些人不會去關注美的事物所引起的效應,但是我們的感官管道卻經常充斥著聽覺及視覺垃圾,我們難道只能被迫承受這一切對我們造成的影響?有鑑於我們花在節食方面的費用所費不貲,甚至可支撐一整個經濟產業,但令人不解的是,我們竟視大腦為垃圾管道!

實際上,我們自己應該發展出一種警覺心——從神經生物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結果——讓我們能夠察覺該親近哪些觀感、什麼會對我們有益,而且也要更積極地多觀察、多閱歷自己認為美的事物。除此之外,不僅要針對心、肺和肝發展出節食的意識,大腦也要發展出節食意識,也就是在心靈層面上要精挑細選按單點菜進食,而不是強嚥隨意擺在眼前的速食。@

摘 自 《你的心情不好我知道 》 商周出版社 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