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纪(163)

上集-第五章:流放盐源农场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 ,

第七节:农六队(5)

(二)思想改造试验田(1)

逃工抗工的人越来越多,为了遏制这种现象的“蔓延”,荣老头将中队所属的八名干事全部分摊给每一组,上下班都由分摊到组的干事领队,并且负责守在工地上进行监督。

同时,通知岗楼上的驻军,派更多的巡逻士兵加强查房,一但发现有无故逃工的立即拉到院坝里罚站。但是,这并没有减少逃工的势头,负责领队的干事不会在工地上挨风吹,岗楼上的驻军也未必按他的布置去做。

有一次,被荣老头抓了一个全组不出工的“典型”,老头子亲自招集会议,把全组人喊到院坝,坐在那里开会“找原因”。其实是让逃工者狠狠被风吹刮着,以示惩罚。

全组人裹着加得厚厚的棉衣,个个将头缩在棉衣里,任凭老头子狂怒的吼却无人理睬他,一直坐到晚上九点钟,整整几个小时,一无收获的散会。六队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老犯人,一直维持着原来那种死气沉沉的状态。

直到三月份,陈力也从农一队的小监放出来,押到了这个中队。

李培连当天晚上,主持了中队建队以来第一次十分“正规”的点名仪式,他拿出厚厚的点名册对全队二百多号人进行了编组,我和陈力连同本农场十名国民党县团级以上的“历史反革命”,集中的编成了一个小组,他自任为这个小组的“指导员”。

第二天全队停工一天,按照他编的点名册,将全队的人按他所编的组重新调整了监舍。下午,其它的组出工后,却把的我同陈力以及新编组的成员留下来,他从队部办公室端了一张靠背木凳,坐在监舍中间,主持了第一次学习会。

“我姓李,李培连,从现在开始,按照管教科的决定,将你们编成了一个试点学习组,由我负责你们今后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改造。”

“这个队已经成立一个多月了,暴露出的问题特别多,你们都是投入改造多年的老犯人了。我看,思想上还有很多问题,当然,劳动是改造的手段,但光有劳动是不够的,我们共产党人向来以改造人的思想作我们的宗旨,思想没有改造好,劳动也不会收到积极的效果,所以从现在起,我就在这个组做‘试验田’,想促进一下诸位在坐的思想改造。”

坐在我旁边的陈力低声说道:“不知道当局又在耍什么花招?”

这两年,我经历了古柏,二道沟小监反省室,基三队、农一队,绝食斗争就达两次,与管教科可谓面对面的斗争。看来今天这位指导员与粗俗的狱吏相比,确有些异样,是中共对我们这些人变换什么手段,还是政治气候的变化,我们暂时难以预料。

“我看这人未必不是更加阴险和狡猾的人。”陈力从鼻子里哼道。

李培连好像已经察觉出我们在议论他,看了我们一眼,继续说:“你们这个组一共十三人,暂时由周学祝担任学习组长,因为现在还处在备耕农闲时间,下午风大,加之,你们的年龄大多都已五十岁以上的人,所以从现在开始,一段时间上午继续出工,下午则留在监舍里组织阅读和讨论。(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们在小监里整整一年半时间,每时每刻都在同狱吏们抗争,我们这些平凡的故事,没有任何传奇之处,我们能在特种监视下,有歌声,有说笑,有练功打坐,给我们吃干部伙食等等,既有当局的政治目的,也许还有中共内部矛盾在起作用
  • 就在陈力故事会的人群中也有头脑糊涂,对当局抱着幻想的人,陈力的故事会很快被嗅觉灵敏的场部管教科所注意,邓扬光再次亲临基三队,当面警告陈力叫他不要再像以前那样执迷不悟,在犯人中继续“放毒”
  • 邓扬光来了,他可能是因为同我在古柏的较量中,自认为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掌握了挫败我们的诀窍。他板着脸走进了监舍,一大群年青人围在屋里,正同我们俩交谈。
  • 坐在我对面的皮沙发上五十多岁的书记兼场长,瘦长的个子,面容苍白,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他的尊容。在他的旁边坐着矮胖的陈文仲,今天邓扬光不在。进去时我被扶到高书记对面的椅子上,陈文仲死死盯着奄奄一息的我。
  • 高书记长达三个多小时的长谈结束了,我无法估计出这样坦诚的交谈会给对方留下什么印象,当时我想假如他对我们的观点表示赞同的话,那么毛泽东关于“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的那个结论,还适不适用于他?
  • 新年前几天,人们一有空都会围着炊事员打听今年的新年供应,这两年比饥荒年有些改善,按照当时城镇居民的供应,犯人每人都有二两的猪肉可盼!可是这里的老犯人告诉我,自从建队以来的半年中只吃过一次肉
  • 新年过了没几天,一个早上,我被一个身披风衣、身材修长、年纪大约三十岁,比其它狱吏来,外表显得文静的中年人唤出了农一队。带上我的破烂行李,跟着他来到了隔着二道沟,仅一沟相望的农业六中队。
  • 像农六队这种刚刚新成立的队,保管室里没有积存的菜,所吃的那点“老梭边”,还是靠临近的农业中队调剂来的,当年甘洛农场的饥饿顽症好像盯着我们。
  • 风季到来时,我们就仰仗这些老天赐给我们的洞穴,在下午狂风大作时,用以躲避狂风对我们的摧残,那时,在“争生存”这一点上,各组的成员保持着空前的一致,连组长们也在内。
  • 荣老头拄着枴杖一步一跛的走了出去,屋里就剩下了我和徐伯威两人。徐伯威走到监舍门口,向外望了望,确认门外的过道上已经没有人时,才把监门轻轻掩上,走到我的旁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