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到死的唐中宗(九)

子正
  人气: 35
【字号】    
   标签: tags: , , ,

九、隆基智勇扶社稷,大唐盛世耀中华

韦后秘不发丧,自总庶政。召诸宰相入禁中,征诸府兵五万人屯京城,使驸马都尉韦捷、韦灌、卫尉卿韦璇、长安令韦播、郎将高嵩等分领之。中书舍人韦元徼巡六街。

又命左监门大将军兼内侍薛思简等,将兵五百人驰驿戍均州,以防备谯王重福。

太平公主与上官昭容谋草遗制,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旦参谋政事。宗楚客时下对韦温说:“相王辅政,于理非宜;且于皇后,嫂叔不通问,听朝之际,何以为礼?”遂帅诸宰相表请皇后临朝,罢相王政事。苏瑰曰:“遗诏岂可改邪!”韦温、楚客怒目苏瑰,苏瑰恐惧,只好顺从。乃以相王为太子太师。夺其实权。

重茂即位,时年十六,是为殇帝。尊韦后为皇太后;立妃陆氏为皇后。宗楚客与太常卿武延秀、司农卿赵履温、国子祭酒叶静能及诸韦共劝韦后遵武后故事,南北卫军、台阁要司皆以韦氏子弟领之,广聚党众,中外连结。楚客又密上书称引图谶,谓韦氏宜革唐命,欲谋害殇帝,深忌相王及太平公主,密与韦温、安乐公主密谋出去两人。

相王子临淄王隆基阴聚才勇之士,谋匡复社稷。又厚接御林军豪杰以备举事。兵部侍郎崔日用素附韦、武,与宗楚客善,得知楚客等密谋,害怕祸及自身,于是,遣宝昌
寺僧普润密诣隆基,告之端详,劝其抢先下手。

隆基乃与太平公主及公主子卫尉卿薛崇暕、苑总监钟绍京、尚衣奏御王崇晔、前朝邑尉刘幽求、利仁府折冲麻嗣宗等密谋,决意先下手诛灭韦氏。

韦播、高嵩曾经数次侮辱击打万骑并将,想借此树立自己的威望。万骑兵将皆怀怨恨。果毅葛福顺、陈玄礼等谒见隆基诉苦,隆基乘机将诛灭韦氏计谋告之,众勇士皆踊跃请命,决以死自效。万骑果毅李仙凫亦预其谋。

亲近者对隆基说,此事应当请示相王。隆基说:“我曹为此以徇社稷,事成福归于王,不成以身死之,不以累王也。今启而见从,则王预危事;不从,将败大计。”遂不启。

准备就绪,隆基微服与刘幽求等先入苑中,相约与苑总监钟绍京在廨舍会面行事。绍京害怕后悔,想拒绝隆基。其妻许氏慧达,对丈夫说:“忘身徇国,神必助之。况且,你早就参与人家的计谋,现今反悔,能全身而退吗?!”绍京觉得有道理,于是赶快出来拜谒隆基,隆基执其手与坐谋定。

时羽林将士皆屯玄武门,逮夜,葛福顺、李仙凫皆至隆基住所,请号而行。等到二鼓天时,天星散落如雪。刘幽求说:“天意如此,时不可失!”福顺拔剑直入羽林营,斩韦璇、韦播、高嵩示众,说道:“韦后鸩杀先帝,谋危社稷。今夕当共诛诸韦,马鞭以上皆斩之!立相王以安天下。敢有怀两端助逆党者,罪及三族!”

羽林之士皆欣然听命。乃送璇等首于隆基。隆基遂与幽求等出苑南门,绍京帅丁匠二百余人,执斧锯以从。使福顺将左万骑攻玄德门,仙凫将右万骑攻白兽门,约会于凌烟阁前,即大噪,福顺等杀守门将,斩关而入。

隆基勒兵玄武门外,三鼓,闻声,帅总监及羽林兵而入,诸卫兵在太极殿宿卫梓宫者,闻噪声,皆被甲响应。韦后惶惑走入飞骑营,有飞骑斩首献于隆基。安乐公主方照镜画眉,军士突入斩之。武延秀被斩于肃章门外,内将军贺娄氏被斩于太极殿西。
隆基入宫,上官婉儿执烛帅宫人迎之,隆基恶其为人,斩于旗下。

时少帝在太极殿,刘幽求说:“众约今夕共立相王,何不早定!”隆基遽止之,捕索诸韦在宫中及守诸门,并素为韦后所亲信者皆斩之。到了拂晓,内外皆定。

隆基出见相王,叩头谢不先启之罪。相王抱之泣曰:“社稷宗庙不坠于地,汝之力也!”

遂迎相王入辅少帝。闭宫门及京城门,分遣万骑收捕诸韦亲党。斩太子少保、同中书门下三品韦温于东市之北。中书令宗楚客乘青驴逃出,至通化门,看门者说:“公,宗尚书也。”去布帽,执而斩之,并斩其弟晋卿。

相王奉少帝御安福门,慰谕百姓。枭马秦客、杨均、叶静能等首,曝韦后尸于市。崔日用将兵诛诸韦,襁褓儿无免者。

是日,赦天下,云:“逆贼魁首已诛,自余支党一无所问。”

以临淄王隆基为平王。薛崇暕赐爵立节王。以钟绍京守中书侍郎,刘幽求守中书舍人,并参知机务。麻嗣宗行左金吾卫中郎将。

武氏宗属,诛死流窜殆尽。侍中纪处讷行至华州,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张嘉福行至怀州,皆收斩之。壬寅,刘幽求在太极殿,有宫人与宦官令幽求作制书立太后,幽求曰:“国有大难,人情不安,山陵未毕,遽立太后,不可。”平王隆基曰:“此勿轻言。”遣十道使继玺书宣抚,及诣均州宣慰谯王重福。

癸卯,太平公主传少帝命,请让位于相王,相王固辞。以平王隆基为殿中监、同中书门下三品,以宋王成器为左卫大将军,衡阳王成义为右卫大将军,巴陵王隆范为左羽林大将军,彭城王隆业为右羽林大将军。

刘幽求言于宋王成器、平王隆基曰:“相王畴昔已居宸极,群望所属。今人心未安,家国事重,相王岂得尚守小节,不早即位以镇天下乎!”隆基曰:“王性恬淡,不以代事婴怀。虽有天下,犹让于人,况亲兄之子,安肯代之乎!”幽求曰:“众心不可违,王虽欲高居独善,其如社稷何!”

成器、隆基入见相王,极言其事,相王乃许之。甲辰,少帝在太极殿东隅西向,相王立于梓宫旁,太平公主曰:“皇帝欲以此位让叔父,可乎?”幽求跪曰:“国家多难,皇帝仁孝,追踪尧、舜,诚合至公;相王代之任重,慈爱尤厚矣。”

乃以少帝制传位相王。时少帝犹在御座,太平公主上前说道:“天下之心已归相王,此非儿座!”遂将其提溜下来。

睿宗即位,御承天门,赦天下。复以少帝为温王。睿宗将立太子,以宋王成器嫡长,而平王隆基有大功,疑不能决。

成器推辞道:“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苟违其宜,四海失望。臣死不敢居平王之上。”涕泣固请者累日。大臣亦多言平王功大宜立。刘幽求曰:“臣闻除天下之祸者,当享天下之福。平王拯社稷之危,求君亲之难,论功莫大,语德最贤,无可疑者。”

睿宗从之。丁未,立平王隆基为太子。隆基复表让成器,不许。皇后则天大圣皇后复旧号为天后。追谥雍王贤曰章怀太子。

追削武三思、武崇训爵谥,斫棺暴尸,平其坟墓。

赦天下,改元。凡韦氏余党未施行者,咸赦之。废武氏崇恩庙及昊陵、顺陵,追废韦后为庶人,安乐公主为悖逆庶人。

后来,睿宗让位与隆基。于是,大唐开元盛世就此拉开序幕,此为后话不表。

后记:

古语说的好,人的命,天注定。人人都想当皇帝,但皇帝只给那有命当皇帝的人。当然,上天给予了机会,人还需要珍惜把握,不然,再好的命也会变成坏命。中宗本来是很幸运的,生长在帝王家,又有天命玉成和贤臣的辅佐,照理说应该有一番作为的,最不济,也能保全性命和富贵。但,中宗显然不是那种懂得珍惜的人。
窘迫,本是上天给予的历练机会,但,中宗显然不明白,也不会珍惜。其流放的二十年,根本没有勾践卧薪尝胆的意志,不过惊恐苟活而已,其胆识还赶不上一介女流韦氏。

腾达,是上天赐予的展示机会。但,中宗显然也不明白,更没有珍惜。流放的二十年,是中宗白白浪费的二十年,其素养与二十年前似乎没有任何的长进,甚至还多了怯懦和自负杂烩的心魔。以这样的素质上位,伴随其君王之路的,必然是昏聩、狐疑、妄为和失败。

武后称帝也是天意,这天意不过是借武后的兴衰,演示天地阴阳不可长久违逆的道理,但,韦后、安乐、太平公主等,以为武后能当皇帝,自己也可以当得皇帝的,于是,欲望被极度膨胀,也欲效仿武后一过女皇瘾好,到头来落得个身首异处,遗臭万年。

呜呼,忘身错位,穷奢极欲,终究是要遭到天谴的。而明慧通达,寡欲静心,则会得到上天的眷顾。

相王一心退让,清心寡欲,不但保身避祸,最终皇位依然送到他手上。看来呀,是你的就一定是你的,不是你的怎么着也不会是你的。这李旦的经历,似乎也在昭示一个真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不强求。李旦是知命的高人,他深悉这个道理,因此,才有这样的善报。

一干常人,总是不信命的,以为人生出来都一样,后天改造了人,于是,不管自身条件如何,一味的奋斗争夺,到头来,终究是竹篮打水,甚至丢了小命。看来,人的贪欲和糊涂,真是万恶之源。人要想过的好,一定要知天命,明正邪,守良善,据其位,安其所,多做善事,知足常乐,才是安身立命的正道。(全文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 平原御史刘公,年少时家境孤寒,在东村关圣庙设塾教课。农家年终岁暮准备过年,所以就散了塾馆,入城去探视姊姊。姊以一只雏鸡相赠。回家之后把鸡宰了,打算就这样来对付这个年关。
  •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北宋贤相。他少年刻苦磨砺节操,尤其发奋学习,进士甲科登第。杜衍任地方官时施政谨慎精密,既洁身自好,又明察秋毫,虽然不以威刑督促属吏,吏民却忌惮他的清整。
  • 王安石变法,实际上是王雱引导促成的。王雱有篇奏疏流传于世,从中既可见他切中时弊的才智,又可见他尚力不尚德的法家为人。
  • 北宋熙宁年间,朝廷追求边功。沈起认为交阯可取,禁止边境贸易,征召边境壮丁,举行边境军事演习,积极进行备战。
  • 马默,字处厚,北宋单州成武人。他家贫,徒步前往徂徕向石介求学。当时石介学生数以百计,马默初来乍到就鹤立鸡群。后来马默学成下山时,石介对学生们说:“马默他日必为名臣,应该送他到山下。”
  • 刘韐,字仲偃,北宋建州崇安人。中进士后历任丰城尉、陇城县令,王厚镇守熙州后 升迁他为狄道县令、提举陕西平货司。
  • 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的重要领袖,与孙中山齐名。他在推翻满清、建立民国的斗争中,功勋昭著,受到举国上下的崇戴。而他功成不居,诚恳厚重,顾全大局的磊 落胸襟及矢忠革命的品质,更为世人所共仰。
  • 李彦仙,字少严,初名孝忠,北宋宁州彭原人,后来迁徙巩州。李孝忠有大志,所交 结的都是豪侠之士,闲暇时就练习骑射。他家居极远边境,每次出门必定暗暗观察山 川形势,有时侦察到敌人放牧,就袭夺敌人的良马而归。
  • 张九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担任宰相的岭南人,有“当年唐室无双士,自古南天第一人”的美称。作为唐代开元贤相,他为政远见卓识,为人忠耿率直,被誉“曲江风度”,遗风惠及后世。
  • 种师道,字彝叔,北宋名将。他小时跟从张载学习,因为祖上功勋得以补三班奉职, 经考试后改为文官,担任熙州推官、主管同谷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