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睡眠的奥秘:“黑暗”有益健康

人气: 578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 , , ,

【大纪元2016年05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小奕编译报导)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想要睡得健康,除了睡眠时间要充分,还必须有个“黑暗”的环境,才能真正睡得有效率。

地球的日夜循环带给人“光明”与“黑暗”的环境,而正是这种规律的光暗变化在调节人体的“内在昼夜节律”,古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这个道理。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医学院教授理查德史蒂文斯(Richard G ‘Bugs’ Stevens)于学术网站theconversation.com撰文介绍,如果这种节律遭到破坏,人就容易生病,可能罹患肥胖症、糖尿病、癌症与各种慢性疾病。因此,“黑暗”是人体休息的一大要件,唯有在黑暗环境下睡觉,睡眠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光能调节人体的醒睡模式

人体“内在昼夜节律”掌控身体各种生理特征的日夜循环,包括醒睡、食欲、活动量、体温和血液中的褪黑激素。我们的身体依靠太阳来重置这个周期,使其精准保持在24小时,而光亮与黑暗便是这个周期的重要信号。

在黑暗的夜间,人的体温会下降,新陈代谢减缓,褪黑激素急剧升高,而早晨太阳升起时,褪黑激素开始降低,人就醒来了。所以,褪黑激素在这套日夜生理转换的机制中至关重要。

如果把人关在黑暗的洞穴中,由于缺乏光线的调节,最后其昼夜节律将变得与正常人不同步。

人体在黑暗中做哪些事?

黑暗中,人体帮助控制食欲的瘦体激素会升高,瘦体素分泌多,我们就不觉得饿,瘦体素分泌少,我们就感觉饿。因此,人在夜间就可以停止进食,好好休息。为什么早餐叫Breakfast?意思就是“打破(break)禁食(fast)”。

研究显示,睡眠中断或开灯睡觉,都会降低瘦体素分泌,使人在半夜感觉饿。

而且科学家发现,控制生物内在昼夜节律的基因(即“生物时钟基因”)也控制大量的基因组,包括“代谢调控基因”(负责处理吃下肚的食物)、“DNA损害反应”(负责保护身体抵抗有毒化学物质和辐射),以及“细胞周期调控和激素制造”(负责细胞和组织的生长)。

因此,夜间开灯会破坏诸多生理运作。一些常见的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癌症和忧郁症)都与夜间灯光照射有很大的关联。

蓝光与红光的影响不同

科学家发现,人眼接收到蓝光或短波长的光时,会向人体昼夜系统传达白天的讯息,一旦蓝光消失,夜间生理转换模式就会启动。由于太阳光中蓝光较强,所以人在白天较清醒、警觉性较高。

如果在傍晚或夜间出现蓝光,身体就会误以为是白天,而且蓝光对夜间褪黑激素的抑制作用非常强,平板电脑、手机、电脑或螺旋式萤光省电灯泡(CFL)都会发出这种蓝光。因此,在夜间使用这些装置就会妨碍夜间生理转换机制的运作,使人较难入睡,长期下来健康也可能出问题。

不过,较昏暗的长波长黄光和红光(如营火或蜡烛那种光)对夜间生理运作影响就非常小,即使是老式白炽灯泡,也比新式CFL省电灯泡较暗、较红。

电改变了人的睡眠习惯

没有电灯的时代,人类过着规律固定的全光谱(白昼和黑夜)生活,那时人的睡眠习惯全然不同。黑暗持续约12小时,人们在夜间睡八九个小时,另外三四个小时醒着,但仍处于黑暗中。

19世纪末电灯发明后,人类的生活完全改变,黑暗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无论室内或户外环境都越来越亮,很少有人能在全暗的卧室睡觉。而且随着电脑、笔电、平板电脑和智慧手机的普及,人们不分日夜、全天候地接收蓝光,体内夜间生理状态完全失序。

现代人由于夜间接触光线太多,白天接触阳光太少(整天都在室内工作),以致人体昼夜节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夜里失眠、白天精神不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近来有研究证实,当人离开城市和人造光到野外露营时,会发现睡眠品质好很多。

那么,怎样才能改善我们的昼夜节律呢?很简单,早晨多到户外去接触阳光(亮蓝光);晚上使用暗淡的长波长光源(较黄和较红的光,如白炽灯),尽量少用电脑、手机,营造一个黑暗的环境来睡觉。#

责任编辑:苏明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