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阁大儒”胡俨 除虎害惠万民

作者:洪熙
旅店奇遇,让张季弘人生行事能三思后行。 图为明 唐寅《山水》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37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明朝贤士胡俨(1361年─1443年),字若思,号颐菴,江西人。他从小就勤奋好学,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无不深究。

明太祖洪武年间,胡俨中举后,被授予华亭教谕,是隶属官府的正式教员,他能克尽师道。母亲去世后,胡俨回乡守丧。服丧期满,改任长垣教谕。胡俨向朝廷提出请求,要在距家近一些的地方为官,以便照顾长辈和家庭,于是他被改派到余干县任职。朝廷允许就近作官,还是从胡俨开始的。

虔诚祝祷 清除虎患

明惠宗建文元年(1399年),经大臣推荐,胡俨担任桐城知县。他以爱民为本,有很多感人事迹,还在此留下不少传奇故事。

此前,山中猛虎为患乡里,胡俨为解虎患,虔诚地斋戒沐浴,向神明祝祷,老虎从此销声匿迹。桐城县民感其神异并缅怀胡俨为民除害的恩德,把他供祀在朱邑祠。

山中猛虎为患乡里,胡俨为解虎患,虔诚地斋戒沐浴,向神明祝祷,老虎从此销声匿迹。图为清 滑樛指画《老虎》。(公有领域)

施德政 惠万民

有一年,乡里发生蝗灾,胡俨带人勘查处理灾情,在半路看到倒卧的病人,就命里长将病人抬到民舍,请医生为他们治疗开药(明朝时期,以110户为一里。里长就是管理110户百姓的地方长官)。当夜适逢大风雨,许多乡民因为得到庇护救助,幸免于难。

胡俨常利用闲暇到地方学府,劝导督促儒生勤修学业,不要懈怠和荒废。得益于胡俨的督学教化,桐城一带人才辈出,文教颇为兴盛。

为了造福百姓,胡俨让人开凿河渠引来桐溪水,以便百姓浇灌农田,获得好收成。胡俨离任桐城后,人们将他主持开凿的水渠称为“桐渠”。

智足帷幄 屡受推荐

建文四年(1402年),副都御史练子宁向燕王朱棣(1360年─1424年)推荐胡俨,说道:“胡俨学富五车,知识足以通达天人;足智多谋,可以运筹帷幄。”不久,胡俨又得到另一大臣解缙(1369年─1415年)的推荐。朝廷授予胡俨翰林院检讨一职,和解缙等人同在文渊阁任职;后来升为侍讲(官职),为帝王讲授文史经书,担任皇帝的顾问;再后来,又升为左庶子(太子府属官),服事太子府的内部事务。胡俨为人憨直,在内阁时,受到皇帝青睐。

解缙像。(公有领域)

馆阁大儒 重修巨著

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祖亲自率兵远征漠北,临行前诏令胡俨以祭酒兼侍讲,掌管翰林院事务,辅佐皇太孙留守北京。

当时天下统一,承平时期长达五十年之久。明成祖得以在国内修明政治,大兴礼乐教化,对偏远的外邦实行安抚、整治。而且朝中的公卿大臣都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能参与修史、修书的人几乎都是朝中重臣。

胡俨作为馆阁大儒,是素有声望的博学之士,朝廷许多重要文稿,大都出自他的手笔。胡俨主持重修了《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等,都是担任总裁官。

图为明成祖坐像。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永乐盛世时期,明成祖朱棣的坐像。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洪熙元年(1425年),胡俨因病请求告老还乡。此后,明仁宗、明宣宗仍对他恩赏有加;他家居二十年,四方重臣待其以师礼。胡俨淡泊名利,生活简朴,与大臣们交谈,从来不谈个人私事。

胡俨于正统八年八月卒,享年八十三岁。#

@*

明嘉靖隆庆年间内府重写本《永乐大典》,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出自:
《玉堂从语》 卷2
《明史》卷147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 刘俊《纳谏图》。(公有领域)
    大唐贤才灿若星河,有人光耀青史,流芳千载;也有人寂寂无闻,但其威望却能摄服富豪贵族。本篇介绍的唐朝大臣许孟容,时人称其“有大臣风采”,我们就来领略这位先贤的风采。
  • 图为明 杜堇《十八学士图屏之画》。(公有领域)
    梁彦光胸怀正道,待人以至诚,相州昔日刁蛮的民风,在他的治理下,全然大化。
  • 皇朝膺天命,主掌中原,一统天下诸国。杨惟中担任宰相,令天下休养生息,整顿纲纪,去除地方恶患,爱养芸芸黎庶。杨惟中热衷收藏汉文典籍,传承汉地人文,所以道学没有灭亡,天下百姓得以再次看到清平的治国之道。
  • 军饷是军队的专用物资,朝廷拨发军饷,养军队为国效力。大明时期,大臣韩文曾以军饷救荒,成为后世一桩美谈。
  • 岳阳楼
    《岳阳楼记》就像一个巨大的文学磁场,吸引、感染着接触到这篇文章的读者。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巴陵郡守滕子京独具慧眼地对范仲淹的约请,后人就读不到这篇绘声绘色描写浩渺的洞庭湖变幻无穷的风光、迁客骚人对洞庭湖的不同感受、最后又转化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浩叹的美文。
  • 民间过大年前有祭灶神的风俗,祈求福禄临门。在东汉时,“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孝子黄香却“不祭灶”,到底是怎回事?而且,他从一介贫民转身为得皇上赏识尊重的贤臣,掌管国家枢机要务。这样的福分从何而来呢?
  • 明孝宗弘治二年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赐谥“肃愍”。明神宗万历十八年改谥“忠肃”。于谦蒙冤于一时,却万世不泯,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 《书经‧大禹谟》有句话:“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意思是说,自满会招致失败,谦虚会得到益处,这是自然的规律,普遍的真理。而耿直敢言的伯宗,却无法遵从。不过伯宗的妻子却深知此理,后人称赞伯宗妻子知“天道”,从而保全了儿子的性命。
  • 明孝宗弘治二年,朝廷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浙江巡抚傅孟春认为“肃”之一字,未足以尽于公之良惠忠贞,为此具疏。
  • 一日,浙江盐台姚舒因历吴山,见行人伍公,即春秋时伍子胥也。复过褚堂见仆射褚公,即唐时褚遂良也。来至栖霞岭见武穆王岳公,即宋岳飞也。特谒三台山赡于肃愍公祠。姚舒观四王公之忠节,皆祠于杭。欲共建一坊,一可以共播休烈,一可以励后观瞻。后坊成,名曰“忠节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