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8月6日 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被害

font print 人气: 30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1863年8月6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被杀害于成都,年34岁。

  石达开(1830年生),广西贵县客家人,地主出身。自幼喜读书,胸有大志。因受土着地主排挤,乃入拜上帝会,为贵县会众首领。金田起义后,领左军主将在永安封翼王。太平军由武昌东下,任前线指挥,迭克九江、安庆、南京。定都天京后,出巡安庆,设官安民,政绩颇佳。

1854年西征军失利,即受命主持军务,在江西湖口痛歼湘军水师,夺回武昌,始扭转战局。次年进军江西,克五府六十余县,困曾国藩于南昌,使太平天国在皖赣鄂三省基地联成一片。1856年率师救援天京,大破江清大营,复西上援武昌。9月“杨韦内讧”即回天京,遭韦昌辉迫害逃出天京,誓师讨韦。1856年11月回京提理政务,深得天国军民拥戴,但遭到洪秀全为首的洪氏集团的猜忌、挟制,“终疑之,不授以兵事,留城中不使出”,以至阴图谋害。为免杀身之祸,石达开于1857年5月被迫离京出走,并带走十几万精锐之师,数年间转战于东南、西南各省。1863年5月在四川大渡紫打地(今石棉安顺场附近)被清军包围,6月13日乃入清营谈判,在洗马姑被诱执,全军将士被骗缴械后全遭杀害。石达开于25日解至成都。他在敌人面前,“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气不卑不亢,不作摇尾乞怜之语。”8月6日被凌迟处死,“临刑之际,神色怡然”。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有杰出的军政才能,“文武足备”,深得人心。定都天京的胜利进军和太平天国军事上全盛时期大好局面的开创,石达开都有重大贡献。但是天京事变后,石达开的遭遇却是一个历史的大悲剧。尽管他们出走是被迫的,而且仍然保持太平天国的旗号和坚持反清斗争,但此举客观上毕竟使太平天国力量遭到严重削弱,陷自己于不义;大渡河前幻想“舍命以全三军”,轻信统治者的允诺,结果先自己解除武装,客观上方便了敌人对太平军将士的屠戮。石达开的才能和品质,使他在太平天国领导人中成为最博得人们同情的人物。因此,他被害后,四川民间还长期流传着关于石达开没有死,被扣押的是与他像貌酷似的养子,若干年后,还有人遇见过隐居四川的石达开等等之类的传说,足见民间对他的怀念。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1864年7月19日 太平天国都城天京陷落 (7/19/2002)    
  • 1864年6月1日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病逝 (6/1/2002)    
  • 1862年5月16日 曾国藩在安庆试放炸炮炸弹 (5/16/2002)    
  • 1853年3月29日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3/29/2002)    
  • 太平天国处斩吸食鸦片者 (11/23/2001)    
  • 洪秀全死因之谜 (9/30/2001)    
  • 太平天国的严密军律 (9/9/2001)    
  • 太平天国之天下一家的理想世界 (9/9/2001)    
  • 太平天国之 政教合一的思想 (9/3/2001)    
  • 洪秀全与拜上帝会 (9/3/2001)    
  • 太平天国之男女平等政策 (8/31/2001)    
  • 太平天国的制度 (8/27/2001)    
  • 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 (8/27/2001)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关于“卧薪尝胆”的故事,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越王勾践,他在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卧薪尝胆,最终反败为胜。而吴王夫差亡国前亦有先兆。
    • 阮籍身处魏晋之际,原本有救助世人的志向,但天下纷乱,知名人士少有能保全性命的,阮籍因此不参与世间人事,经常喝酒畅饮。司马昭想为儿子司马炎(晋武帝)提亲,让阮籍的女儿嫁给他,阮籍连续大醉六十天,司马昭无法与之交谈,只好作罢。有一回,官员说有儿子杀了母亲的,阮籍说:“哼!杀父才可以,竟然还杀母啊!”在座的人责怪他失言。司马昭说:“杀父是天下罪大恶极之事,你怎么认为可以呢?”阮籍说:“禽兽知道有母亲而不知道父亲,杀父是禽兽这类的人,杀母则禽兽不如了。”众人心悦诚服。
    • 王维《长江积雪图》
      宗悫的叔父宗炳品行清高,但不愿做官。宗悫年少时,宗炳问他的志向,宗悫说:“愿乘长风(大风)破万里浪。”宗炳说:“你若没有大富大贵,也将会光耀门楣呀!”宗悫的哥哥宗泌娶妻时,当晚就被强盗打劫,才十四岁的宗悫挺身而出对抗盗贼,让十几个盗贼四下溃散,不得进屋。
    • 南朝刘宋时,东阳无疑所撰写的《齐谐记》中记载,三国时魏国当阳县人董昭之,一日,乘船过钱塘江,船行至水中央,见到一枝短芦苇上有一只大蚂蚁惊惶的来回奔跑,怕被淹死。董昭之心生怜悯,用绳子套住芦苇,拖引到岸边,蚂蚁沿着绳子爬上岸。这天夜里,他梦见一个身穿黑衣的人,带着百来个人,来向他道谢说:“我是蚁王,不慎掉入江中,承蒙您的救助,为感谢您的救命之恩,日后如果有急难,可以告诉我,当尽棉薄之力。”
    • 唐朝开国公主:平阳昭公主,她一手建立了娘子军,娘子关也因她而得名,而且她是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用军礼下葬的公主。
    • 程颐与其兄程颢(明道先生)同受业于学者周敦颐(被尊为理学始祖),二程学说理论相近,后人集二人学说编成《二程全书》,称其学派为“洛学”。
    • 东汉末年,杜畿被推举为孝廉,担任汉中府丞。遇天下纷乱(董卓之乱),弃官避难荆州,汉献帝建安年间才回来。《傅子》记载,杜畿从荆州回来,到许昌(今属河南)见到侍中耿纪,两人整夜长谈。尚书令荀彧(yù,ㄩˋ)住在耿纪隔壁,夜间听到杜畿之言,感到惊异,天亮派人告诉耿纪:“有才能优秀的国士却不推荐,你如何位居侍中之位呢?”等见到杜畿,荀彧相知有如旧识老友,于是向朝廷推荐他。
    • 晋国大夫栾书、中行偃派人杀了晋厉公,迎立十四岁的孙周为国君。大夫们在清原迎接时,孙周说:“我本来不希望回来做国君,虽然事已至此,难道不是天意吗?如果你们责求国君,使他献出生命,立为国君却不听从国君的命令,又何必要国君?那么两三个人要用我在今天,不用我也在今天。共同顺从国君,才是神所福佑的啊!”
    • 张旭,是盛唐时的书法家。在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将他与李白、贺知章等人称为酒中八仙。张旭非常喜欢喝酒,酒醉之后常常狂啸奔走,趁着酒意挥毫作书,或者用头发蘸墨汁书写,世称“张颠”。他的书法奇形怪状,连绵回绕,粗细对比夸张,狂妄奔放,变化莫测,世称“狂草”。文宗皇帝下诏书称裴文舞剑、李白的诗歌与张旭草书并称为三绝。
    • 宋代的司马光,喜欢读书,用硬圆木做枕头,以警醒自己,避免熟睡。汉代的董仲舒,放下帷幕讲学,三年之间不曾朝外看庭园一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