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闲笔

方壶斋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岁末, 在不绝于耳的爆竹声中, 我把自己囚禁于不算狭窄拥挤的单位宿舍的斗室里, 品着茶,等着两个因为路远而不得在寒假里回乡的小朋友和我共进晚 餐--几包速冻饺子和一些素菜--并观看电视新年晚会, 一边心里惴惴地, 唯恐其失约, 一边写这无聊的文字以派遣寂寞。寂寞我应该是不怕的, 但是成为了生活一部分的寂寞, 因为习惯了, 并不常常感觉到, 唯有聚会前的等待和散席之后的空旷, 才最令人感到百无聊赖。

这是我连续三年不和家人一起过年了。 长期的异地客居使我养成了“每逢佳节不思亲”的怪僻。 越到万家团圆的时刻, 我越喜欢独处一室, 顶多找两三个可以毫无顾忌地大唱大笑的朋友, 备几样简单的吃食, 在一起聚一聚。 这也是我的“独一份”吧。

小时候当然不是这样的。 小时候特别爱过年。穿了新衣裳,跟着大人串门,是很好玩的事情。 那时候兴老礼,须磕了头,才能得到压岁钱。 压岁钱到了“块”级,就会把小孩们乐得屁颠屁颠的, 回去放到钱盒里存起来,很久很久舍不得花。

逛厂甸是另一件赏心乐事。小时候没有出过远门,总以为厂甸在很远的地方,因此对去厂甸很重视。现在想起来,似乎只去过一,两次,怎么走的,买过什么,已经全然记不得了。印象里模模糊糊到处是人,热闹非凡。后来上了中学后,才发现厂甸离我住的宣武门外大街,不过二十分钟脚程。

过年时总要买玩具,最喜欢的是空竹。先是买双响的, 好抖。后来又玩单响的。单响的玩法多,可以撒到地上当陀螺转,转得差不多了用线绳兜起来接着抖。这些年空竹好像销声匿迹了。年初二在地坛见有卖,一问吓一跳:十五块一个!十五块钱买回去没练会再摔裂了,不值。

抽嘎嘎儿也是过年里,至少是冬天里时兴的游戏。现在很少有小孩玩了。庙会上有卖的,塑料的,轻飘飘的,肯定不好玩。过去的嘎嘎儿是用木头削成的,越大越硬越沉越好。嘎嘎儿削成后是个圆柱体连着一个锥体,倒过来放着像个蒙古包。尖头上大多镶嵌着一个钢滚珠。 玩的时候用手用力一转,然后用鞭子抽打。又硬又沉的嘎嘎儿抽起来很带劲。鞭子最好是皮的,能抽得嘎嘎响。在嘎嘎儿上用色粉笔随便划几道,抽起来就成了好看的图案。抽嘎嘎儿也有搞对抗赛的,让彼此的嘎嘎儿对撞,看谁的不被撞倒。当然,大的,沉的,重心低的总是赢家。

现在孩子们可玩的东西是发达多了,声,光,电的,自然是嘎嘎儿们没法比的。可是我还是怀念那些土玩艺。现在的玩具是财力的象征,而过去则更多融进了大人们的爱心。我以为肯掏钱给孩子买高档玩具的父母比不上肯为孩子制作一件普通玩具的父母。在我心目里, 用护城河的胶泥做的口哨,用木头削制的驳壳枪和匕首,用铁条焊成的推圈,比起变形金刚和游戏机来要亲切得多,也健康得多。报载有的孩子玩游戏机得了羊角疯。抽嘎嘎儿是抽不出这种后果的,顶多把胳膊抽粗了。现在孩子想要玩具了,开口便是一个“买”字。他们是绝对体验不到自己做一个玩具的乐趣的。当然了,这种孩子的商品意识倒是的确强得多,也算是有失有得吧。

小时候是否去过庙会,不记得了。近几年庙会恢复后,一直想去看看,直到去年才有时间去了趟龙潭湖。去之前别人就告诉我,别去,特脏。去了一看的确是脏得可以,尤其是小吃摊,可以说是脏到家了。乡下来的老年舞蹈队则是绝对不可以走近前去欣赏其化妆。今年又去了趟地坛, 稍好,但是河南来的武术,杂耍和珍奇动物展则不敢恭维。在地坛北门附近路上,一东一西对峙着两个高台。几个穿了和尚黄袍的人站在上面招揽观众。其中一个穿蓝色制服的人手举高音喇叭不停地喊:“一元五角,一元五角,大家快往里走!”在西边这台上则有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脸上胡乱涂着粉红色的妆,瞪着一对机械茫然的眼睛,脖子上缠了一条手臂粗的蟒蛇,在同台人的招揽声中,也并不说话,只是不时地扭动几下身体, 状若迪斯科,并用一手托起蟒蛇的尾巴,向前上方猛然伸出。 观众中或曰:“跟妖精似的。”在珍奇动物展的帆布围子上,画着各种怪模怪样的动物,而且还有神农野人。不多时,一妇人看完展览出来问收票的:“野人在哪儿?”答曰:“那是资料。” 妇人忿忿然离去。

看庙会使我对所谓民俗不再神往了。旅游这玩艺儿,已经是掺有很多蛊惑人心的东西了。开发出来给人看的民俗往往是俗不可耐。景物民风一旦被产品化了,就失去了原有的情趣。这就好比运到动物园里的狮虎,只是一些行尸走肉,全然不见了它们在山林里的风采。放到民俗村里的民俗, 也只是一些没有灵魂的外壳而已。它们可以满足追求皮毛的看客, 却无法满足探求真谛的心灵。

【录后记】此是93年稿。有改动。关于厂甸,昨日竟于梦中梦到一个街道路牌的近镜头, 白地篮字赫然写着“厂甸”二字。 随后又梦见北京宣武门原护城河复原, 水量颇大, 似是引京西水灌注所至。呜呼, 去国六载, 老家只鳞片爪, 犹常常于梦中浮现。是暗示耶?是欲望耶?请问谁人能为我解之?

2001,10,26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喜欢留信, 特别是朋友们的信。就是在开始使用电子邮件以后, 也还把别人发给我的信下载到磁盘上留起来。我留的信, 有就事论事的, 更多的是能够谈一些思想感情的信。 有的时候, 把旧信拿出来,再读一遍, 写信人的音容笑貌又浮现眼前。当然, 过了多年以后写信人一定变了样子了, 我常常无从得知。 信件所保留的印象, 是年轻的时候。
  • 年底的时候没有心情做事。 年底就像一只沉船,再努力做什么也挽救不了它下沉的命运。一切都变得浮泛凌乱。在这种凌乱中, 没有自己的切实计划,做什么都是别人的安排。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 神韵交响乐团演出的西方交响乐曲,经常有有十分贴心的安排,乐曲的选奏也极富巧思,不论观众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响乐,在精彩的乐音引领下,总会体验到层层的惊喜与无尽的感动。
  • 只记得那个衣衫褴褛的长头发的女人,拖着一跛一跛的腿,挨个翻着垃圾桶找吃的,他一边找一边咧着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说的,我们村老人给我讲过的苦命女人。其实提起来,乡下的人,哪个不觉得自己命苦: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担不完的惊,受不完的怕。
  • 凤飞飞的歌声无疑是台湾近代流行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她演唱的台湾歌谣作品,为数虽然不多,寥寥数十首,创作年代却从晚清到近代,风格迥异多元;更重要的是,身为台湾的女儿,面对每一首作品,无论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绎,都展现出歌者对传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与信念。
  • 我要写篇短文纪念我刚过世的朋友,林建兴。林大哥生前写道:“人一走,茶就凉,属自然规律;人还在,茶就凉,为世态炎凉。”我喜欢喝茶,虽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凉了,余韵袅袅,还是会让人回味无穷。
  • 什么是四联体格式(tetractys)呢?“四联体格式”是现代英国诗人雷‧斯特宾(Ray Stebbing)发明的一种诗歌形式,由至少 5 行 1、2、3、4、10个音节组成。
  • 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生命 留下 留下来的散文诗 多年以后 我看着泪流不止 我的父亲已经老得 像一个影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