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评共产党”全球有奖征文参赛作品

【九评征文】浮生琐忆 (8)

一 九 五 八 年 祭
巴 凌
font print 人气: 1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8日讯】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摘自毛泽东诗《七律.送瘟神》

1砍柴与救火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完全没有料到,这个人生经验之谈,会这样悄悄地在我心灵深处萌发出来,神不知鬼不觉地驱使我的行为。

我们男女八人,一九五八年早春时节,随着大队人马,离开广州,来到西北角连山瑶族壮族自治县附城乡上草农业合作社落户,成立一个新的家,并推举一位姓罗的同志当我们的新家长。场面当然轰轰烈烈,在省文化局系统的千人大会上,我被指定作为代表,朗诵了我为这次大会预先写好的一首诗:奔向劳动生产战线;用自己的热血和汗水、坚决填平,知识份子与工农大众之间的鸿沟。

我们这一百多名自愿‘下放劳动’的干部中,有编辑、导演、演员、作家、画家和文化行政工作者,毫无疑问,个个都意气风发,情绪高涨,一派不惜赴汤蹈火,‘党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的英雄气概。

热潮过后,我扪心自问,不得不承认自己内心深处,还是埋藏着一点私心﹕远离政治斗争的漩涡,找个深山老林落脚,也许能避一避歪风邪雨,过几天安静的日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八名男女,在上草村一间破旧房子里住了下来。第一件大事当然是吃饭,吃饭之前是做饭,做饭之前是准备好柴米油盐酱醋茶,柴火是第一要务。我们的难题,偏偏就发生在柴火问题上。

站在村口,放眼望去,满目青山,柴火怎么就成了问题?原来,村里的农民(这时叫农业社社员)上山砍柴火,只带一把斧子。见到已经枯死的大松树,十几二十斧就将松树砍倒,枝干一概丢弃。然后,将整棵树干扛上肩,施施然回到村子里,将树干扔在家门口。这里农家的灶,都砌在进门约五步的地方,灶门直对家门,要烧饭的时候,把家门口的枯树干捅进灶门,点火即可。

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外地人,一下子学不了农民的办法。不过,要吃饭就得做饭,要做饭就得上山砍柴火,我们的办法是全家出动。这天一早,我们带齐了斧、锯、砍刀、绳子、担挑和灌满开水的水壶,鱼贯上山,砍柴火去了。山野的早晨,空气特别清新,似乎还漫漾着淡淡的花草香味。东边和南边都是高山,莽莽苍苍的林海,无涯无际。西边的远山如黛如烟,与云天相接。天色已经很明亮,但太阳还躲在东边高山后面不肯露头。我们顺着南边山谷梯田的小径爬上去,开头还说说笑笑,不到十分钟,就开始气喘咻咻了。

在山上转游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也找到一两株枯死的松树,不是松树过于巨大,就是太靠近断崖,都无法下手。好不容易在森林边缘,发现了一片松树林。更高兴的是终于找到一株枯树,大约两丈多高,小水桶般粗细,虽然地势斜陡,估计砍伐下来不是大问题。太阳一出来,金光四射,完全不像曙光那么柔和。我们都脱下棉袄,六个男人分成三班,一班两人,轮流拉大锯。比巴掌还宽的大板锯,离地面大约一尺半的地方,紧紧咬住松树的身躯,一点一点地吃了进去。两个女孩子在一旁看着,高兴地说,看来,锯倒一株大树也不是太难的事。其实,我们都高兴得太早。

大板锯完全吃进树干已后,拉起来就特别费力。加上吃口低,两个人必须坐在地上拉锯,不但要用臂力,更要用腰背力。没有五六十斤的拉力,休想拉动大板锯。每一班拉不上十个来回,就大汗淋漓,口干舌燥,筋骨酸痛,手脚发抖。等到把大树锯倒,已是精疲力竭。但是,还必须将大树干再锯成小段,又再劈成小块劈柴,才能捆扎,由我们八个人,每人分担着几十斤,再走十多里山路挑回来。肩上压着柴火担,脚下是崎岖山径,眼见夕阳西坠,饥肠辘辘,虚汗直冒,穷途末路之感,油然而生。等到了家卸下柴火担,浑身骨架子全散了。

两个女孩子不敢怠慢,连忙生火做饭。吃完晚饭,太阳已经落到西边远山的背后去了。正想烧水洗澡,忽然外面传来一阵锣声,跟着 好像有人在叫喊着甚么。走到门口一听,才知道是农业社的党支部书记黄荣先,一边敲锣一边喊道:‘县委电话指示,赶快上山救火!’多年来已经养成习惯,‘党叫干啥就干啥’。尽管上山砍柴火,劳累了一天,几乎累瘫了,听到了‘县委指示,上山救火’,也顾不得累死累活,大家又操起锄头、铁耙、砍刀,匆匆走出门去。

站在村子中央的晒谷场上,朝南方望去,只见朦胧的山影上,一道耀眼的火光,像一条火龙,在半空中翻腾。这样的火龙,小时候在家乡见过好多次。只是家乡的山,没有这里的高,火龙也没有这里 的长,火焰也没有这么耀眼,家乡的人也从来不会上山救火。天色逐渐昏暗下来。黄书记继续敲锣继续喊,村子里似乎没有什么动静。村口好像有两三个人影来回走动。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走啊!’我们八个人,好像拴在一根绳子上,被人牵着,朝村口走去。

村口有一条小山涧,搭架着一道简陋的木板桥。缓慢的斜坡上了一条不常通车的简易公路,对面是唯一的一间卖小杂货的供销社。我们顺着早晨上山的那条小径往上爬,虽然周围的树影也糢糊了,但半空中的火龙仍然翻腾不已,我们没有失去目标,也没有弄错方向。只感觉到脚下杂草丛生,枝叶拂面,小径已经无从辨认。我们这样磕磕碰碰爬了一个多小时,忽然觉得周围一片昏黑,伸手不见五指,连赖以辨别方向的火龙也不见了。我着急起来,叫了一声:‘老罗,你过来!’大家原地停下,家长老罗摸索着向我靠近。我抓住老罗的胳膊,贴近他耳朵低声说﹕‘知道在前面带路的人是谁吗?’老罗也低声说:‘好像是小学校的教师。’我说:‘我们不了解他,不能再跟他瞎闯了。’
      
听我这么说,老罗心里立即明白过来。就对大家说﹕‘先等等,弄清了方向再走!’气氛顿时紧张起来。首先要弄清楚我们现在的位置。这可就难了,四野寂静黑暗,不辨东西南北,只听得小北风在枝叶间呼呼地叫。我立即断定,我们已经走进一座森林,但如何走出去,却没有把握。我十年前曾经在山区打过游击,走过夜路。老罗也当过志愿军,到过朝鲜战场。在这里,就算我们两人多少有些军事常识。于是,我自告奋勇,当起开路先锋。我让两个女孩子紧跟着我,后面是四个男同志,老罗殿后。一行八个人,在寒夜的森林里,且走且停,摸索着寻找出路。我不时抬头看天,但看不到星星或月亮。我发现一种现象:有的地方枝叶茂密,有些地方枝叶比较稀疏。我判断,顺着枝叶稀疏的地方走,也许可以逐渐靠近森林的边缘。
  
脚下是厚厚的落叶,踩过去总有些虚浮的感觉,根本无法弄清楚前面的一步,是不是深坑或沟壑。不要说人生的前途无法预测,连现在走夜路,下一步迈出去,可能是什么意外,都无法知道。不时还有些枝桠或藤蔓拦阻,或拍打着身体,或拂面而过,我就得提醒一句,让后面跟着的人稍有提防。到了这种地步,只能听天由命,还有什么办法﹖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只觉得又饥又渴又冷又乏,额头直冒虚汗。还能不能走出森林去,我几乎失去信心,脚步自然放慢,甚至于想就地躺倒,不走了。这时老罗忽然叫道:‘看看右前方,是不是有火光?’我抬头看去,枝叶间果然有火光闪动。‘火光就是命令!’记不清那一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突然出现在脑膜上。我高兴地叫起来:‘火光!火光!我们终于走出来啦!’

等我们走出了森林,才完完全全看清楚,半空中一条火龙翻腾不已。火势借着风势,向西边延烧过去,烈焰腾空而起,仿彿能听到树木烧焦的爆裂声。我没有过这样近距离地观看山火,但常识告诉我,真要靠近火场,还不知道要翻过几架山。我们冒险上山扑救山火,误入歧途,好不容易才走出了森林。但是,此时此地,我们确切的位置在那里?无人知道。如果再去冒险,完全有可能再入歧途。即使不被山火吞噬,也可能被森林吞噬。

我既然自告奋勇做开路先锋,就必须对这八条生命负责,远离险境,尽可能找到比较安全的地方。火势向西卷去,我们逆风东行,爬过了两座山头,觉得周围比较空旷,没有树林的影子,才决定停下来就地休息。也许刚才的森林历险,情绪过于紧张,没人说话。现在一放松,话也就多了。特别是两个女孩子,像两只早起的鸟雀,叽叽喳喳,在这深夜空旷的荒野,显得份外悦耳动人。我好像已经几次提到‘两个女孩子’,似乎有必要作进一步介绍。一位姓李,一位姓粱,都是二十出头的大姑娘。十几岁参军,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当舞蹈演员。两年前才离开原来工作岗位,调入省里一个新成立的群众艺术辅导单位。她俩过惯了集体生活,衣食住行都有人照料,来到新单位,第一次出差就闹笑话。

据她俩自己说,乘了两天长途汽车,到达汕头市的时候,天已黑了。人生地不熟,言语不通,一出车站就不知该往哪里走。恰好附近旅店的职工来拉客,连说带比画,总算弄清楚有住和吃的地方,即刻就交给那人去安排。第二天一早起来,她俩商量好,先吃早餐,再去相关的单位联系工作。街上的行人不多,也不见有茶馆饭店,走过两条街道,才找到一家小食店,有粿条和鱼丸,一人吃了一大碗,味道还不错,特别是那一碟沙茶酱,香里带辣,很对口味。吃完早餐,想先回旅店拿些东西,又往回走过两条街,却找不到昨晚住过的那家旅店。赶快问人吧,可是,连旅店的名号、门牌、街道都不知道,这回才真正傻眼了。幸好遇到一位干部模样的人,虽然潮州口音很重,总算能够沟通。那干部在问明情况以后,热心地带她俩到汽车站附近,很快就找到那家旅店。

说着这样的傻事,她俩不但不尴尬,还高兴得笑个不停。因此,她俩得了个外号:快乐的马大哈。这时,在空旷的荒山上,我们刚刚脱离险境,谈论什么话题并不重要,只要说话,甚至几声笑语,都会让每个人心头充满温暖。忽然,好像听到不远处有人在说话,我们就主动打招呼。果然,是党支部书记黄荣先。不到十分钟,黄支书打着手电筒,爬上山头,来到我们面前。太高兴了。黄支书也是个二十几岁的青年人,几年的农村基层工作,把他磨练得老成多了。他一见到我们,就关心我们的安全。他说,以后无论发生什么紧急的事,都要跟着我,如果我不在,就找社长邓昌淼,千万不要往山上乱跑。他喘了一口气,又告诉我们,现在我们脚下这个山头,是广东和广西的边界。火龙已经烧到广西那边去了。我们先找个地方歇一歇脚,天亮以后再回家。

我心情有些沉重。刚才我们的鲁莽行动,幸好没有闹出大乱子。对于支书来说,与其说上山救火,不如说专为寻找我们。黄支书在前头带路,我们默默跟着。也许我们的眼睛已经习惯了黑夜,也许脚下走的是一条山间小径,更重要的是有黄支书引路,走起来就轻松多了。大约走了一个小时,来到一户人家。黄支书用本地话叫了半天门,才有一位老人开门把我们让进屋里。一盏煤油风雨灯把屋里的一切都照亮了。这是一间用原木搭建的房子,没有什么家具。地板非常平整结实,我们团团围坐在火塘四周,看着黄支书和老人忙着在火塘上烧水、烧红薯。黄支书说,还有两个钟头天才亮,吃了红薯,还可以闭目养养神 ,天亮就回去。

黄支书把我们叫醒的时候,天已大亮,但太阳还躲在高山后面不肯露头。深山的早晨是如此静宓美丽,真有置身桃花源的感觉。下山的小路非常陡峭,已经爬了一天一夜大山的两条腿,酸痛乏力,每迈出一步,都觉得筋骨僵硬,关节灼痛,颤抖不已。这时,才真正感受到农谚所说的﹕上山容易下山难。

面前的山岭,像翻滚起伏的波浪,无边无际。如果没有黄支书领路,我们无论如何走不回去。即使如此,我们也直到午后,才回到上草村。

3/6/03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巴 凌,原名林拔,祖籍广东揭阳,一九二九年出生于钱坑乡。高中肄业,即加入闽粤赣边区纵队第二支队政治部艺宣队,一九五一年于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戏剧系本科毕业。先后在《工农兵》文艺半月刊、《广东文艺》月刊、《珠江》文学月刊等杂志社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一九八六年获国家副编审职称。工作之余,喜欢读书和写作,发表过多篇诗歌、散文、歌剧文学剧本及文学评论,著有长篇小说《夜遁香港》。





  • 我上小学的第一课,就是学唱国歌。老师把简谱和歌词用粉笔抄写在黑板上,字体端正美观,便有一种引吭高歌的欲望;老师拿教杖指着,逐字逐句地教,我和小同学们跟着逐字逐句地唱:“哆哆─咪咪─嗦嗦─咪唻─”,居然很快就朗朗上口,心里一高兴,课堂上高声唱,下课独自哼唱,放学回家路上,更是忘情高唱。不出一星期,在全校纪念周会上,我已能吞吐自如。加上我的童音比较清亮圆润,赢得老师同学赞许的目光,心里未免有些翘翘然。凡上音乐课,我特别起劲,特别投缘。



  • 鲤 湖 镇 一 役

    一阵激烈的枪声,震得寒星摇摇欲坠。

    鲤湖镇周围十几里数十个村寨、近二十万民众,都从睡梦中惊醒,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胆子大一点的人,轻轻开门走出来,黑夜里互相轻声打听,又都茫无头绪。小北风刮得很紧,不明来历的枪战,一阵紧似一阵,似乎还夹杂着一两声沉闷的手榴弹爆炸声,更平添几多不安和恐惧。有的缩头蹑足,返身入屋,闭门不出。有的披上一件旧棉袄,摸索着走出村口,试图辨别枪声的方位,希望得到一点什么消息。

  • 陶铸治粤,从一九五一年春开始,至一九六六年窜升为中共中央第四把手,可谓官运亨通,风光了得。不料三年后,即被打成“叛徒”、“保皇党”,死于非命。
  • 在国内公开出版物中,有一篇《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是毛泽东早年从事“打土豪,分田地”斗争的纪实文字。五十年代出版过一部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东北土改运动的某些真实面貌。还有作家丁玲写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获史达林文艺奖的小说,内容和艺术风格都跳不出《暴风骤雨》的格局。此外,再没有片言只字,提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场翻天覆地、生灵涂炭的土改灾难。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纪念,海外某些早已脱离“共产体制”的知识人,偶尔提到当年的土改,仍然不加思索,原封不动沿用当年的套话:什么“土地回家”,“农民翻身做主人”?本文所记述的,仅限个人所见所闻所思。冒昧刊出,就教各方高人。
  • 特务长杨标真冤                      
      
    我永远无法忘记﹐那一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在我眼前出现一幅如此不可思议的情景﹕两条细麻绳﹐死死拴住特务长杨标两个大拇指﹐通过小滑轮用力一拉﹐杨标本能地踮起脚跟﹐就在脚尖离地的一刻﹐他满脸通红﹐大汗淋漓﹐杀猪一般地嘶叫起来……。
  • 小 引

    一九五六年初冬,南岭葱茏。

    我在深山里跋涉了七个小时,还不见有一户人家。这时,西山日落,彤云满天,回首来时山路,苍茫无际。

    正进退两难,忽见树林深处闪出一条人影。等这人走近了,才看清他的模样。只见他一身粗布黑头巾,黑短褂,黑裤衩,头插一根野鸡翎,腰插一把开山刀,脚踏一双十耳草鞋。他肩上扛着一株枯干的大松树,走起路来虎虎生风。

    我让在路边,向他打听我要去的那个瑶排。他两道目光闪电一般在我脸上一扫,扬手朝前方一指,脚步如飞,转眼间消失在浓重的暮霭里。

  • 这首歌是近几年在内蒙古最受欢迎的一首歌。她清新、深情的歌词,悠美、深沉的旋律,感动着所有蒙古族同胞的心灵。
  • 《呻吟》不是一、两个案子,不是一、两个人或一、两家人之间的摩擦,也不是一、两个乡村之间的冲突,而是直接涉及两省区十多个县市十多二十万农民近百亿水电站淹没补偿及土地纠纷;她不是书斋式的理论探讨,而是一堆堆红水河沿岸农民想说的话,想写的报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