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人物】商朝忠臣──比干

阿哲;图:志清
font print 人气: 452
【字号】    
   标签: tags: ,

比干是商朝的大臣,纣王时辅佐国政,开始时纣王还听他的话,颇有政绩,后来受妲己的迷惑,沉缅于酒色,荒淫无道,百姓苦不堪言。比干、微子、箕子等贤臣相继劝谏,纣王皆不接受,结果微子辞官而去,箕子也装疯罢官了。

最后只剩下比干一人,他认为人主有过失不劝他纠正,不是忠臣的表现;怕死而不敢说话,不是勇敢之举;如果进谏了,人主不听,那是他的问题,但作为人臣,就应该要尽职才对。

纣王变本加厉地建鹿台,作酒池、肉林……日夜寻欢作乐,国势危如叠卵。比干想到自己是国家元臣,责任重大,决定不顾生死强谏,以挽救国家于危亡。

比干接连三天三夜不离宫廷,还斥责妲己祸乱朝廷,并要纣王改过自新,以振朝纲,他对纣王说:“不修先王的典法,而用妇言,大祸不远矣!”纣王闻言后大怒道:“你凭恃什么能够这样?”比干回答说:“善行仁义,所以自恃也。”妲己说:“妾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比干自诩为圣人,剖开比干的心看看如何?”纣王听从妲己的话,杀比干剖其心,还用火焚毁比干的脸。

此事吕氏春秋评论道:“纣心不通,安以为恶,若其一窍通,则比干不杀矣!”意思是说:如果纣王的心通了一窍,就不会做出此种糊涂事了。

噩耗传到比干家中,怀有身孕陈氏知道纣王一定会来追杀,便连夜出逃,在郊外树林的石室中隐藏,将孩子生了下来,因为生的是男孩,故取名为坚。比干遇害后葬于殷畿牧野,后人哀其忠谏而遭剖心,便把人们在比干墓地守墓而形成的村,称为“比干村”。

周文王时用姜子牙想要推翻商朝,但因比干尚在,不敢轻举妄动。比干死后不久,周武王就出兵伐纣,商朝至此灭亡。比干夫人陈氏及遗腹子坚作为商朝名臣之后,得到武王的礼遇。武王因坚生于树林之中,特赐姓为林,此为林姓的由来。

周武王伐纣成功后,比干被追封为“文曲星君”。传说中的文财神很多,比干是一位较著名的文财神。@*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王安石是北宋的政治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为官清廉,一生锐意改革积弱成习的朝政,虽然因为得不到朝中重臣的支持,从而功败垂成,但他忧国忧民、不计个人毁誉的精神,仍为后世所推崇。

  • 耿弇,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人。他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大将军,“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也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
  •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因,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散文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吕蒙(西元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他从孙策手下一名小兵,当到吴国大都督;从一介武夫,成为文武双全的大将,是三国传奇性的人物之一。
  • 吕蒙少时年轻时性情火爆,不读书传,随着知识的增长,待人处事上有显着的进步。以前,吕蒙每要上陈大事,常不用笔墨起草即便口占为疏。所以在领部曲事时常被江夏太守蔡遗所轻蔑,但吕蒙终无恨意。
  • 赵孟頫(1254至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又号松雪道人、鸥波,湖州(浙江吴兴)人。赵孟頫出身宋室官宦书香之家,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幼小聪慧,读书过目成诵,才华洋溢。
  • 刘罗锅原名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生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其实“刘罗锅”的叫法是嘉庆时候传开来的,当时刘墉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走起路来背也驼了,嘉庆皇帝便开玩笑称其为刘驼子,才渐渐有了“刘罗锅”的叫法。
  •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军,他率军征战时,守必固、攻必取,连强大的秦国都惧怕他三分。
  • 王猛是东晋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动乱的时期。那时东晋偏安江南,北方陷于十六国纷争之中,在这硝烟弥漫的历史舞台上,他出将入相,演出了一幕幕有声有色的历史剧。
  • 卢怀慎是唐朝人,历任监察御史、侍御史及御史大夫等职务,玄宗时升为宰相。他自认才能不如另一位宰相姚崇,凡事避让,所以在任期间的政绩只在于荐贤举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