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帝
喜读史书 以中华历史教化子民的皇太极
皇太极将史中的谋略和智慧,如意所用,以史为训,晓谕群臣和将领。终为大清王朝入主关内,一统华夏,奠定雄厚基业。
【名句故事】板荡识诚臣
在乱世中才能识别忠心不二的大臣。比喻经历危难的考验,才能看出人的品质。语出唐太宗《赠萧瑀》。
楚文王从纨绔子弟到一代雄主 是谁的功劳?
《吕氏春秋》认为,楚国疆土能够拓展到这种程度,这是葆申劝谏的力量,是他直言劝谏楚文王,为楚国强盛奠定了基础。
焚毁名单 翻转事情结局
明成祖下令焚毁密告名单,保全了臣子名节,也保全了君臣之义。王旦焚毁问卜书信,彻底断了真宗复查的念头,保全了同僚的性命。
【文史】您不了解的元朝(1)宽刑
长久以来,一提起元朝,很多人认为元朝残暴,或许历史的真貌并不像我们想像的一样,亦或者是人们不太了解,有意无意夸大了元朝的残暴。
“不到黄泉不相见” 毒誓怎化解?
庄公就把母亲和弟弟叔段密谋篡权之事,告诉了颍考叔。庄公还表示很后悔立下毒誓,尽管母亲还在世,却不能去见她。
【名句故事】雀屏中选
雀屏中选比喻被选中为女婿。
既有胡人的刚勇 又有仁者的宽厚——北魏孝文帝
出身于少数民族的孝文帝,年少时就善于骑马射箭,而且体力充沛。十多岁时,他就能以手指弹碎羊膊骨。而他张弓射箭,往往能百发百中。不过孝文帝十五岁以后,就不再杀生,停止了一切射猎活动。
【文史】慎终如始 唐太宗奠定三百年大唐基业
贞观十三年(639年),在大唐繁盛辉煌的时期,魏徵交上一封奏折,里面引用《道德经》中的一句话:“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是说知道它不困难,困难的是执行它;执行它也不难,难得的是善终。
恩威并施的大唐天子 令四夷首领臣服
一将功成万骨枯,开疆拓土、称霸天下都少不了战争的参与。无论胜败如何,战争对所有人都会造成巨大伤害。在唐朝,国力空前强盛,唐太宗更是四方各族首领尊敬的“天可汗”。从战乱中兴起的大唐是怎样做到的呢?
【文史】死刑“五复奏” 唐太宗用法宽简
古人犯了法,也会被捕入狱、接受审讯。但是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法律,同样的罪名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刑罚。那么,心怀仁爱的唐太宗怎样制定大唐的律法呢?
唐太宗复兴儒学 达前朝未有之盛
孔子创立的儒学,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成为中华王朝的官学,却在魏晋以后逐渐式微。在隋末动荡之时,学校无人上,诗书无人读,儒学仿佛坠入泥涂一般。唐太宗即位以来,却大力复兴,令儒学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
【文史】唐太宗高如日月 却慎言慎行
唐太宗曾对大臣直言:“我不敢多说话。”一个高高在上的天子,说出的话更是圣旨,为什么太宗会有这种顾虑呢?
设身处地为臣民着想 唐太宗仁爱无疆
不需要太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也许几个细节、几个小故事,就能展现一个人的品德。慈悲为怀的唐太宗,一生推行德政,整个贞观年间,随处可以发现他体恤怜爱臣民的故事。
楚文王挨了一顿鞭子 变成好国君
玩得出了格,楚文王的老师葆申对他决定动刑。他说:“先王占卜询问上天,得到许可后让我来做您的老师,我应该尽到管教之责。您如今行为应当受到笞刑的惩罚。”楚文王讨饶,说:“我从离开襁褓时,就位列诸侯,能不能换一种方式,不要用鞭就子抽打我。” 意思是我从下就被立为太子,受笞刑太丢脸啦。
宰相一句话 唐太宗改变选官的主意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下旨升任司农卿李纬作户部尚书。就职之前,太宗召见一位大臣,问道:“房玄龄听说李纬将出任尚书,有什么意见?”官员一句话,竟让太宗收回成命,改任地方刺史。
唐太宗三问 切中帝王治国本质
历史上,唐太宗以虚怀若谷、知人善任的美德,与治下群臣共同留下许多佳话。在《贞观政要》的开篇中,唐太宗向臣子三次发问,探讨为君之道,点出为政者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臣子的答案,也堪称盛事治国的总纲。
唐太宗的三个比喻 道出治国要领
《贞观政要》是一部记录唐太宗君臣对话的政论性史籍,凝聚了太宗治国的理念与智慧,是古今中外领导者的必读经典。这部典籍开卷就谈到了帝王治国的道理,让人感受到 太宗为开创大唐盛世付出的良苦用心。
太宗重视子女教育 礼敬皇子之师
韩愈曾说:“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就是传播道理、传授经验、解答疑惑的那个人。无论圣贤、读书人,还是各行各业的手工艺人,人若想学有所成, 老师的指导与点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唐太宗君臣崇俭 贞观时代古风纯朴
精美的宫殿,浩大的工程,只要皇帝一声令下,就能够轻松实现。但是这样做是否真的有利于国家呢?博古通今的唐太宗常常以史为鉴,权衡自己是否放纵私欲,是否为百姓为出发点做出决策 。
唐太宗拒编文集 观当朝史书明得失
唐太宗是雄才大略的千古明君,也是一位风雅皇帝。他开设文学馆、弘文馆,君臣在处理政事之余,谈论典籍、创作诗文,在历史上留下许多美谈。更可贵的是,这位文武双全的皇帝,对文史表达独到见解,让人深思。
如何让天下农民富贵 唐太宗关心民间疾苦
《论语》有句话叫“君子务本”,即人凡事要致力于根本,才能真正做成大事。勤政爱民的唐太宗,治国安邦也讲究“务本”。在他看来,国家以百姓为本,百姓以衣食为本,因此,劝课农桑一直是太宗所有政务的重中之重。
唐太宗苦心求谏言 君臣共创贞观治世
说起虚心纳谏的帝王,人们一定会想到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由于他的仁德和贤明,身边聚集了许多忠心耿耿、直言不讳的臣子。但是天子高高在上,不怒自威,太宗为了听到臣子的逆耳忠言,背后付出了许多努力呢!
衙役放走的70多名罪犯没有逃跑 还成了皇帝的贵宾
文帝感慨地说:“向来,人心最难教化。如果都像王伽有至诚的心,对人不怀奸诈;像李参等人能明辨是非,从心中感化,将来不用刑罚,人人都会自动革新向善啊。”
清王朝在顺治帝选中的风水宝地上,修建了5个大清帝王的陵寝,就是著名的清东陵。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唐山境内房屋倒塌,几乎被夷为平地时,同样位于震央的清东陵,却没有受到丝毫损坏。这块风水宝地,即使那些善于相地的风水先生,也不一定就能找到啊!
彬县大佛酷似唐太宗?
传说中,人们认为彬县大佛是按照太宗李世民的样貌雕塑而成。如果对照唐朝《步辇图》,人们发现大佛的神貌酷似太宗。仔细看大佛的右手,手掌端举,掌心向外,无名指微微前屈。传说中,泾河爆发洪水,冲毁了庄稼和民房。百姓焚香磕头,求大佛救拔……
康熙大帝和圣感寺的故事
中国的汉字洋洋洒洒,自由组合的词汇就高达数万。康熙文采盖世,为何在平坡寺,单单写了“敬佛”两个字?
在民间的传说中,阿骨打的弟弟完颜晟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转世。当年,完颜晟奉命出使宋朝,宋廷臣子见到他的相貌惊讶万分,实在像极了宋太祖赵匡胤。完颜晟曾赤手搏熊擒虎,为哥哥解围,不过,做皇帝后,因私用国库财物,也曾遭臣子杖打。
战国雄主燕昭王的乐舞奇缘
燕昭王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君王,在他的经营下,贫弱的燕国数年间就走向鼎盛富强,成了战国七雄之一。昭王特别广为流传的故事就是他潜心修道、感动上天派仙女下世为他而舞的一段奇缘。
历史上这些真实的幽默桥段 让你认识不一样的唐太宗
唐朝皇帝唐太宗文武双全,成就非凡,集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文人于一身,号称千古一帝。然而在他的身边也发生了许多轻松幽默的小品故事,可让后人对这位帝王获得更多面向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