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心得
牛奶被打翻在地 妈妈让孩子这样做
孩子都会有好奇心,看到新奇的东西就想试着了解。在探索中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大声责骂只会让孩子恐惧,不敢再去探索新鲜事物,也就剥夺了孩子学习新东西的机会。“失败是成功之母”,父母要让孩子从所犯的错误中学会思考,了解为什么会犯错,可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以后该怎样防止类似的错误发生。
您的孩子是天才儿童吗?
拥有天才素质的孩童也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不足,那么家长如何确认和培养天才儿童呢?一些天才儿童拥有显着或潜在的、远比同龄孩子水平高的能力,他们不像一般家长想像的那样,但是,天才孩童需要特别的关注。
养儿育女虽然辛苦,但是,辛苦中总也深藏着乐趣。繁忙的付出中只要能欣赏孩子的优点,就可以发现这种甜蜜负荷的乐趣。
接下来的几天中午,我都“挣扎着”坚持不吃饭看书,要一下子改掉这10几年来的习惯还真是不容易啊。可是慢慢地,我发现这样专心吃饭其实还蛮不错的......
我因为孩子的某些失控行为而失控,却忘了他也有好多值得夸赞的行为,这种感觉,让我想起最近养植物的心得。
最具挑战也最值得的工作一一养育孩子
养孩子没有公平而言。老实说,有的时候你会觉得你在养别人的孩子。
当妈妈做了孩子的学生后
(大纪元记者周慧心综合报导)研究表明:孩子可以学到所读的10%、听到的20%、看到的30%……但是,他们通过教授别人的方式学到的东西则多达95%。家长们是否发现,当你们居高临下地教导孩子读书时,孩子总是坐不住,听不进去?有没有想过换个位置,让孩子当老师,家长当学生?
孩子“偷”拿玩具 爸爸是这样做的
孩子犯了错就要承担责任。但为了让处罚合理,就需要了解孩子犯错是有意还是无意,年龄尚小的孩子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吗?他脑子中的是非、对错是什么样的?因此即使孩子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也要控制好情绪。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大声斥责,要冷静、谨慎地导正孩子不当的行为。
如果她将来成为一位艺术家,我会很高兴她活得那么脱俗。如果她将来成为一位专职主妇,我会很高兴她拥有幸福的家庭......
叶南岩为官清廉 教子自立
明世宗的时候,搜集天下废弃寺庙的田地,卖给民间百姓,士大夫们经常借此机会,霸田占地。叶南岩当时已辞官归家,他为官清廉,所以积蓄不多。
“妈妈  我要换老师”
儿子升小学三年级,开学没几天,这天下午,儿子放学一回到家书包一放,就气呼呼的往沙发上一坐:“妈妈,我一定要换老师!”
走入社会 生命破冰
现今一些家长纷纷开始主张,不要让孩子过得太舒服,以免变成温室里的“饲料鸡”,变得一点意志、能力和体谅都没有。其实,时代已经不一样了,孩子不见得要再过苦日子,但走出象牙塔亲身体会社会是什么样貌、别人是怎么生活、世界是如何运转,却是成长不变的法则。
很多孩子一定曾抱怨:师长从来都不信任他们!当然,“天下父母心”、“师长绝对不会害你”这样的陈腔滥调,孩子是听不进去的,所以不妨反过来想,孩子有做到可以被信任吗?
相信大家都曾听说,不论亲子、师生、夫妻、情侣、朋友,乃至对陌生人都要相互信任,因为人性本善,如果大家都做到“信任”便会世界大同。但很多人也会提出反对的案例:一些色狼利用小女生的善良、无知,加以诱拐伤害,很多骗子利用人的同情心敛财、骗色,难道对人真的不用有所提防吗?
如果你想问:我是教英文的,何不自己教儿子?我对孩子的做法,若孩子不向我求救,我是不会出手救他的......
湾的父母,往往做太多,照着大环境去要求孩子。似乎长久以来,念书还是孩子的第一课业,其他的,等长大再说吧!殊不知……有些事,从小没训练,长大就来不及了!
“肯定”对孩子的教育真的很重要!
纽时评华裔教授新书 “混动虎”最成功
近日《纽约时报》书评中发文评论华裔教授黄全愈的新书“混动虎:亚裔美国人孩子非凡成功的秘密”(混血虎 Tiger:Secrets of the Extraordinary Success of Asian-American Kids)。
“品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家中教育的第一要位,我常说,读再多的知识,都不如向人家说声“请、谢谢、对不起”。有时哈腰躬身,不会少一块肉,身段够柔软,我想,可以化解一切的怨怼恨仇
上天很公平,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父母如果错过了,便没有回头重来的机会了......
(大纪元记者冯阅编译报导)我是一个严厉的妈妈。不过,我并没有让我的孩子们在三年级后就去煤矿工作(这是违法的,况且我住的地方附近没有任何煤窑。)我是在具体行动上遏制他们,(我会比孩子们想像的要严厉,尤其是我7岁的孩子,他已经成为习惯于得不到我的直接亲吻。)我的严厉在于,因为我坚持规则;因为我只相信秩序和时间表;因为我培养孩子成为我最好的朋友;因为老实说,我不关心几乎每个二年级的小学生都有一个iPod(KidDo,你已经落伍了)。
在西方国家,圣诞节是孩子们最期待的节日,他们期盼着圣诞老人的礼物。对于家长而言,他们则借机鼓励孩子们听话,好好表现,以获得礼物。
这些年来电子产品使用率愈来愈高,大家都变成手机低头族。我儿子不能免俗地也加入平板电脑使用族,但这些电子产品,我都是有限制地让他使用。儿子每周只有半小时时间可以玩平板电脑,其他时间不能玩。
小芳有点“公主病”的症状。国小时,老师告诉妈妈:“你们家小芳有点娇生惯养、不懂人情世故、没办法完全融入团体生活,我有点担心。”妈妈告诉老师:“我也有点担心,但是目前似乎无法治疗她的病,看来只有等待时机了。”
年前,我们一家3口开始讨论:10年后我们会在哪里呢?可能是各奔前程,只能在网路上碰面吧?!现在数一数,还差3年就到期了,而孩子们也陆续面临未来的人生规划问题。这几天,听了儿子、女儿的讨论,我放心多了,他们真的有感受到社会的压力、台湾的压力、世界的压力……
两个可爱的孩子一回家,就用百米速度冲到我身旁,淘气地说:“此次月考我们都是状元郎耶!夫人,有没有打赏?”
“为什么要听爸爸的? 爸爸也要听我的!”Alan发出不平之鸣。 有时候Alan觉得,我对他的要求太多了,他似乎想要多一点空间,可以自己决定自己想要干嘛。Alan的抱怨,我完全可以理解。他在抗拒我建立的规则,他的抱怨,有时也能让我反思自己,是不是还有更好的办法让双方都觉得满意。
起早登山
一次随团出游。晚上,歇息在一个山脚下。导游宣布说:第二天六点起床,用过早餐后马上在山门前集合,一起登山。
兔爸爸始终认为,有明确、热切想要追寻的目标,才能激发向上的力量,这也就是时下流行的“愿景”一说。但,要一个还在校园,未进入社会的小孩制定人生目标,会因其对人生、社会、职业没有具体与足够的认知,无法真实地勾勒出蓝图,也因此无法产生真正的动力。那父母、师长要如何才能协助孩子,即早设立真正热爱的人生目标呢?
教育孩子,大人有责任,也总是恨铁不成钢,彼此之间因而有磨合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一定要陷于紧张,或养成责备、怀疑、否定口吻说话的习性,或说出责备的话,伤害彼此的感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