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艺术教本介绍

中国相声史《呼唤相声艺术东山再起》

1976年至今
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很遗憾自八十年代末期以来,相声艺术的发展呈现颓势,似乎已由高潮转向低潮,有人说“陷入谷底”,有人说“陷入危机”,一言以蔽之,就是“不景气”。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显然有着互相关联的主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娱乐多样化的冲击︰
现代社会复杂,娱乐项目繁多,娱乐事业蓬勃发展,花样时时翻新,各式竞争十分激烈,观众口味也重新组合、多项分流,难以掌握。

现代观众生活节奏加快,需求多样化,对娱乐要求集中于求新、求异、求快捷,各有所好,各取所需。如过去那样,有某些娱乐形式或艺术形式能一统天下的轰轰烈烈景象已成为历史上的陈迹。过去,相声属于拥有广大观众的艺术形式,如今走向败落,令人特别不适应。

相声固有的规律和表现手法有的已经不适应新的表现需求了,例如构成相声“包袱”的重要规律之一“三翻四抖”,由于酝酿的节奏缓慢,渐渐失宠,常常变成“二翻三抖”或“一翻二抖”,甚至“随翻随抖”,这样下去,相声危机不言可喻。

*客观原因——传媒的冲击︰
这部分的冲击主要来自于电视,在先前<电视带来“相声热”与“后遗症”>一文中,已作详细阐述,不赘言。

*客观原因——体制变化的冲击︰
中国大陆社会在“改革开放”之前,相声界的管理体制统领的过多、过严、过死,妨碍了相声演员积极性的发挥,也影响了相声艺术的发展。而后面临社会转型,这样的管理体制迅速解体,但新的管理体制却并未有效建立,以致忽视了宏观调控的问题,变成相声队伍涣散,相声演员个个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相声队伍的涣散以及对相声艺术的“偷梁换柱”,使得什么创作剧本、锤炼修改、提高水平、理论研究,通通挣扎于政策领导、相声演员、学术研究人员三不管的夹缝中,原本尚且能“八仙过海”的相声演员也开始演变为“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局面。

如此一来,相声如想摆脱在现代社会中自生自灭的态势,打破日显颓败的僵局,真的需要许多的帮助及努力!

*主观原因——凡夫多,人才少︰
回顾艺术发展史,举凡一门艺术要趋于鼎盛,必有赖“擎天柱”般大师级的人物出现,相声艺术依然。

这类出类拔萃的人物数量不会很多,作用却非比寻常,他们以精湛的艺术和杰出的代表作树立起本门艺术的权威,以无可争辩的艺术表现赢得观众喜爱,享有极强的民众号召力。反观今日之相声界,老成凋谢,新血虽有“大蔓儿”可以支撑门面,却无能与大师级人物相媲美者出现。

*主观原因——庸本多,名作少︰
相声的曲本创作在过去累积了大量的艺术珍品,九十年代出版的《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可以说是集大成者。这些名段有伟大的示范作用,凝聚着所有相声艺术技巧和表演规律的精华,可以说是影响深远。

反观今日的相声创作,可概括为“一头小”︰杰出之作少、“另一头”和“中间大”︰就是尚可一读的平庸之作多。尤其相声创作的质与量都严重失调,优秀相声如凤毛麟角,就算出面举办应景式的“相声比赛”和“相声节”活动,也常常是人为的红火一时,倾刻便烟消云散,很难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

*主观原因——观众俗,品味差︰
或许是社会风气的关系,加上教育出现严重的失误,导致社会特别是青年的文化水平、文化素养以及艺术欣赏格调普遍下降,能欣赏相声之美的观众日渐流失,也反过来对相声艺术造成令人担忧的伤害。

这要说到“改革开放”以来,种种艺术禁区都被打破,犹如开闸放水,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细心观察不难发现,相声中阔别多年的“荤口”和低级趣味已经死灰复燃;演员运用肢体打斗、利用伦理关系抓哏取笑、用生理缺陷出洋相、秽言污语的咒骂、矫柔造作的表演…,这些相声中的糟糠糟粕渐渐又出现了,如此格调的演出,重走相声没落的老路,也将窒息新时代相声的“艺术生命”!!

如果还能针对相声艺术大力扶植,必要着眼于努力培养优秀的相声演员和引导观众队伍,更要大力创作佳作曲本,以及加强理论研究。这是最为可能让相声再展风华的四条路,也是有心努力的方向。

最后,但愿相声艺术的东山再起,当在不太远的将来!

﹙本《中国相声史》部分登载完毕﹚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相声电视化之后,最大的功绩是挖掘新人,特别是从业余演员中选拔和培养人才。尤其是八十年代电视台举办的“相声邀请赛”,涌现了大批的相声新秀,这些从业余相声队伍中脱颖而出的人才,后来都分别得到相关的良好出路。
  • 由于中国社会此时开始“改革开放”,难免泥沙俱下,社会风气受到侵袭,尤以凡事向钱看的思想为害最烈,引起了相声艺术的关注。原建邦此时创作的《管子斗富》就属于立意新颖、针贬时弊的力作。采取说唱并举的“柳活”方式,把诙谐幽默的唱哏和抑扬顿挫的绕口令结合在一起,演出颇受欢迎。
  • 过去的娱乐性相声大致可以分为“技巧类”和“笑话类”两种;技巧类的相声主要集中于“学”和“唱”,以超凡的技巧来娱人,这其中也有“说”的,如“绕口令”、“贯口”,都是一种超凡的语言技巧。笑话类的相声则常常涉及歌诵与讽刺,也不排斥单纯以滑稽诙谐取胜;例如高英培、范振钰表演的《钓鱼》,虽含讽刺因素,但真正扣人心弦的还是高度夸张的语言和赏心悦目的幽默。
  • 1949年以来,相声艺术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不但全面戒除了任何具有“荤口”意涵的段子,走“净化相声”路线,连表演时间也有缩短的趋势;过去的相声段子通常要说个二、三十分钟,甚至有长达四、五十分钟的,上得台来,往往艺人演出至少得三刻钟。但在1949年而后,相声段子明显缩短,长的不过十多分钟,短的则只有几分钟。
  • 虽然,女子说相声早在民国初期就有了,当时在江湖上卖艺的曲艺艺人,一般都是全家上阵,艺人家的女孩子都会说几段相声帮衬、铺场,但这都是临时性的。

    正规的女相声艺人直到三十年代后期开始才出现。早期的有来小如、于小福、耿四福、张玉凤、吉文贞﹙艺名︰荷花女﹚等。到了四十年代更趋向于专业,有于佑福、刘玉凤、回婉华、张松青﹙艺名︰小明星﹚等。再晚一点有吴蘋﹙艺名︰小苹果﹚、魏文华等,其中不乏艺业精湛的艺人。

  • 作为一个专门名词,“儿童相声”出现较晚,而作为一种艺术现象,却早已存在。最早相声艺人“撂地”作艺,常常是一家大小齐上阵;年纪幼小的儿童站在椅子上和父、兄一起表演,俗称“娃娃腿儿”。由于形象活拨可爱,形式又很新奇,因此,“娃娃腿儿”在观众中特别有人缘。
  • 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期,除1938年张杰尧曾经赴日本演出之外,作为北京土产的相声艺术,可以说是从来没有出国交流的体验,连中国引以自豪的相声作品,也只有《买猴儿》、《连升三级》等被翻译为英、法文在国外发表过。

    八十年代初开始,随着社会“改革、开放”,一些曲艺表演团体和相声名家多次出国访问讲学,透过这些文化交流,扩大了相声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最早在1980年侯宝林等人应邀赴日,与日本学者进行交流,开此风气之先。

  • 相声创作的过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是在1949年以后,往昔代代授徒的口传心受,逐渐被“生活—曲本—舞台”这样的过程所取代。曲本确立成为整个相声创作过程的中心,而编写出文字曲本,即被称为“相声创作”。
  • 著名的曲艺理论家冯不异曾说过相声的历史是“可溯之源长,可证之史短”。之后相声史的研究,也说明冯不异半世纪前的判断符合实际,完全正确。对于相声的历史溯源研究目前只处于初级阶段,仍有很大的考据空间。

    相声的现状分析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作品、作家、演员、风格、流派、技巧、手法、经验、问题等,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硕果累累,但目前的研究成绩仍未尽如人意。每回阶段性的趋势、走向,或对此一时期的回顾、展望,大都是结合了某次大型会演或相声节一类的活动,来集中进行的,平时并没有有序的组织或团体专门的这样做。

    关于相声的主要艺术手段“包袱”,许多相声专著和学术论文都涉及到,对于构成“包袱”的种种手法的研究,目前意见基本一致,但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好好研究、深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