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水河在呻吟(53)龍灘水電站

韋登忠等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七、紅水河四級水電站——龍灘水電站

3、移民的損失

(5)物價?(場平建設拖遝,沒有及時兌現補償款。)

龍灘庫區各項實物指標調概後淹沒補償價格2006年6月發放到移民手中—-《宣傳提綱》,2006年9月整個庫區大搬遷。2006年秋至2007年春夏,物價沒有太多波動,豬肉價約7元/斤,鋼筋價格3200元/噸。每年秋冬時節至次年的春夏,是農閒季節,又不是雨季,農村有充足的勞動力資源,每公里6萬多元開出的移民路也不會被雨水沖刷,要是各地政府在大搬遷之前就已把各移民點場平建設完工,實現「三通一平」—-水通、電通、路通及場地平整(冊亨移民示範點2005年底就已把移民房建好),要是移民部門把除了土補費的各項補償及時發放,龍灘庫區移民就可以在不到半年時間內把房屋建好,趕在物價上漲之前把材料買好,甚至已搬進新房屋。移民們既不受煎熬,又減少一大筆因物價上漲帶來的損失,還可以儘早安排、發展未來的生活。

搬遷後場平未完工,補償費不及時兌現,可能是因為拖遝,可能是大筆補償費擱在銀行裏多一天就多一分利息,也可能是補償款已被挪作他用抑或大唐公司補償資金沒有全部到位。無論哪一種原因導致的結果都是移民遭受巨大損失。

當大部分移民在2007~2008年建房時豬肉價格已從7元/斤上漲到13~14元/斤,鋼筋價格已從3200元/噸上漲到6400元/噸,水泥、石砂、食品油、燃料油等都已上漲。「人家天生橋電站拖了七、八年才發放,我們才拖一、兩年,不算過分吧」。拖欠一、兩年很正常,只是龍灘移民運氣不好,恰巧碰上2007~2008年,這兩年是改革開放30年來物價上漲幅度最大的兩年。

錢本身是一張紙,沒有實際價值,其價值只在於錢能買到有價值的實物。你該給我100元時,100元能買10斤豬肉;一年後你才拿100元給我,那100元只能買5斤豬肉,我能不虧嗎?除此之外,為了場平,為了「遺漏」,為了能及時領取補償費……移民們無數次到鄉到鎮,無數次到縣到市,甚至到自治區到省,那些花銷都打水漂。

大搬遷已三年,2009年夏,廣西、貴州大多數移民點土地補償及安置補助費(田地、林地、荒地)還未兌現,物價倒是有所回落,只是手上沒錢,怎麼去賺錢賺利潤?怎麼去發展?萬望在土補費兌現之前物價不要再上漲喔!

從媒體、網路相關資訊顯示,在2006年前後,龍灘水電工程總投資為243億元,後增至283億元,2008年底至2009年初,總投資又增至330多億。兩年多時間多投資幾十上百億,估計是因為物價上漲原因,可是移民實物指標補償價格在2006年審定以後就再也沒有任何變化,那麼多投資的那幾十億不拿一小勺分給移民,究竟是用到哪兒了呢?(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對普通老百姓,財富標誌在城裏是房子、車子、金戒指、金耳環;在農村,是吃、是住。誰家哪一餐吃白菜還是吃豆腐,外人不可能一清二楚,可是哪一家是平房,哪一家是瓦房,哪一家是一層,哪一家是一樓一底,全都明擺在那兒,藏不了,收不住。
  • 「這麼多年,即使當初多得幾個錢,也吃不到現在。」的確,十年前,你多得幾千幾萬,現在早已吃光,可是你不吃第一、第二個饅頭,只吃第五個饅頭,怎麼又能吃飽?
  • 2000年,母子二人從老家的松林坡木棚搬遷到女兒在移民點幫他們修的空心磚房裏,耕種那0.88畝水田,年收入1,000元。不求吃飽,只要有吃;不求不餓,只要不死。半瘋的阿雪看到能吃就撿,年邁母親看到能撿就抓,一個是瘋子,一個是乞丐。
  • 「地界」本是人為劃分,自古以來紅水河南北兩岸的人們並沒有「跨界耕種」,無論是南岸還是北岸,哪地方適合耕種就到哪地方開荒種地。地球本不屬於哪一個個人或哪一個集體,誰先去那兒開荒種地就應該屬於誰所有。
  • 在百康村巴將屯等,雅長林場要搶佔農民玉米地栽樹,為了防止村民阻攔、反抗,林場還出動林場公安,有時還有鄉府、鄉派出所民警等到現場「維護秩序」。
  • 半個世紀前的西元1954年,有七、八個壯漢帶著斧頭、鋸子、行李駐紮在方圓幾百平方公里都覆蓋著茂密的原始森林的廣西樂業縣雅長鄉百康村偉蘭組,搭起木棚,門口用一塊小木板畫下「凌樂林場經營所」,這是二十一世紀的曙光剛露頭就讓廣西樂業縣雅長鄉、花坪鎮、邏沙鄉、田林縣百樂鄉、平山鄉村民又恨又怕的「雅長林場的雛形」。
  • 沒有造林款,沒有退耕還林款,玉米價格不上漲,林場與當地原住民相安無事。即使是89年縣府在當地原住民毫不知情情況下把這片一百多萬畝土地劃入林場,林場對當地農民的耕種也沒表示什麼。
  • 八壩屯有「山林證」都奈何不了林場砍松樹桐樹占地,更不用說如巴流屯這樣無證可憑。
  • 林場先代各組組長簽名後把圖拿給村民委。群眾不知道圖上畫的是什麼,從山名看出,那一片土地貧瘠,範圍又小,群眾反對無效。界內有少許松林,林場一直在那兒割松油。
  • 砍掉桐林為了占土地,占土地為了能從土地上賺錢,倘若不用這樣轉彎抹角,既省力省事又省時。罰款分兩類:一類是以「牛馬進入林區」罰款,另一類是以「進入林區開荒」罰款。要是嚴格按照「他們都屬於林區內的農民集體」,甚至菜地、宅基地都屬於林場的土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