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2012之月球淨化(16)

幾度
【字號】    
   標籤: tags:

第四集月球的背面

按照地心人所指,首先要找到月球背面中心點的確切位置,難度如在方圓一兩百公里的海面尋找一艘帆船,因為星球上沒有極點的嚴格定義,一個點實際是一個廣大的平面,所以天上的衛星的作用到此已經發揮到極限,其他的工作全靠唐瑞和欣子們盡力。每天有八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這是太空服的安全界限,今天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熟悉和考察著陸地方圓。月球車慢悠悠的行駛在這片水泥灰沙漠上,依靠衛星定位,向著人類從未來過的陌生大地顛簸著前進。四處茫茫,路沒有盡頭。他們先往西,兩個多小時後來到了山谷平原的邊緣,再往前就是上山的路了,於是決定掉頭,先回去。回去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皮其也已停下工作,在艙中悠閒的向地面指揮中心報告著各項工作。指揮中心要求唐瑞他們明天再繼續工作,先休息調整,要知道,他們早晨剛從天空降落,馬上奔波幾十公里,現在還沒吃午飯。

幾天沒有睡個踏實的覺了,現在終於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樣敞開懷躺著睡,而不再需要躲在睡袋裏掛在半空睡,所以當第二天他們醒來時,太陽已經老高了。今天要去的地方是東邊,那是「代達羅斯坑」的方向。三個小時後,邁克爾指著前方的一千多米高高的山,說:「那就是代達羅斯坑」。唐瑞他們傻眼了,人們說「代達羅斯坑」深3000米,科學家還準備在那安一個射線天文望遠鏡,因為「代達羅斯坑」高高的坑壁能遮擋月球衛星偏射過來的無線信號。現在才看明白,「代達羅斯坑」是高山上的一口大鍋,不過以前誰見過口徑超過九十公里的大鍋?陡峭的山坡從「鍋」沿跨下到平原,兩側連綿的崖坡圈向遠方。

月球之門?影子都沒有,連山門都沒半個。前方沒有路,路是回家路,殘留在灰色大地上的無人登陸器給了他們一點親切的安慰。

怏怏的回到基地。「兩天過去了,再這樣遊蕩下去也不是辦法。」唐瑞著急嚷嚷起來,「會不會太空總署搞錯了,把我們投到了另一個地方?」「不會錯的,這裏就是月球背面的最圓心。」皮其和邁克爾很肯定的說,要知道,人類對月球背面的地圖繪製1959年就邁出第一步。欣子想了想,獨自一人走出艙外,一個小時才回來,她請緹娜把她腦中看到的月球之門的景象畫下來。緹娜很快把欣子看到的景象變成一幅細膩的油畫。唐瑞拿過來一看,這是一幅月球山谷圖,右邊高高的圓弧形崖壁,環形的山脈一直包圍著廣闊的平原,左邊平緩的丘陵上有兩個巨型大坑,平原的中心有一條截成兩段的南北走向隆起的香腸狀平矮的高地,北段香腸狀隆起的正中間,香腸左側邊沿和平原連接處,有一個小小的土包,土包的地下,緹娜用了閃光的筆觸,表明月球之門所在。這幅圖畫正是「代達羅斯坑」左邊山坡下的廣闊平原的地形,唐瑞證實了登月艙降落的地點正是月球背面的中心,而且離月球之門很近。不過他很奇怪,這兩天東西方向都走到頭了,怎麼沒看到有什麼香腸地形。

第二天一早,唐瑞他們出發,去尋找月球之門。按照緹娜畫中的方向,根據衛星導航,他們找到了北段的香腸地形,高只有幾十米,長不足五公里。原來,登月艙降落的地方正好在香腸高地的斷口東西線,斷口有一公里,月球車東西穿越時,根本不會注意到。果然,在中間的山腳下,有一個高足五米,直徑十米的半圓土丘,看起來渾然天成,「哈,就是這!」唐瑞興奮得手舞足蹈,手中彩畫飛揚,其實是黑白畫,因為月球上沒有彩色。大家很激動,「月球之門」終於要解開億萬年的神祕面紗了。

不過他們很快又發起愁來:這麼大一座土丘,也許「月球之門」就掩藏在裏面。不過麻煩的是,如何打碎圓丘,難道要學愚公移山,或螞蟻搬家?這可是在月球,大家都穿著太空服,總不能挽起袖子大幹一場。邁克爾拍拍腦袋,他開車回去基地,半個小時後會來,唐瑞他們驚奇的發現,月球車變成了施工的推土機,前面多了一個兩米長的推土鏟。只有邁克爾會開鏟車,推平這座半圓土丘的工作自然落在能幹的人身上。邁克爾當然很高興能立此大功,他開動月球車,轟隆的聲音、來回奔勞的鏟車,和飛揚的塵土讓死寂的平原帶有了生氣。邁克爾獨自包攬,唐瑞他們只能在一邊鼓勁,乾著急。幹到過了中午,直到剩下四分之一,筋疲力竭的邁克爾他們一起回去,唐瑞發現,原來基地和月球之門的距離只需不到十分鐘。

「明天就可以完成,太好了。」他們好好慶祝了一番,慰勞邁克爾。所有人都在想:月球之門真的在那嗎?月球真是人造的嗎?裏面什麼樣呢?一個晚上,唐瑞他們興奮緊張得無法入睡。

第二天中午前,圓心土丘已經被灰衣灰頭的邁克爾全部搬到前面十幾米的地方去了。眼前是一片平地,平常的和其他任何月球地面沒有任何區別。「月球之門」還是沒有任何蹤跡,最後一線希望隨未定的塵埃飄散在空中,每個人無比失望,以至於悲哀。

「一定在地下!」唐瑞說,他絕望的用戴著厚厚手套的手掃捧起腳下黑灰的月球土,好像在沙漠捧起沙土一般。「鏟掉土,會看見月球之門的。」他喊著。邁克爾沒有動,「沒用的,這裏是月球高地,海拔一千多米,我們沒辦法剷除它。」

他走上月球車,啟動,惡狠狠的開到所謂的「月球之門」處,用力鏟了一把土,調過頭,又鏟了一把土,他像瘋了一樣,凶暴的掉頭,鏟第三回,再掉頭,再鏟一把,灰黑的塵土四散。邁克爾跳下車,他用腳踢撥著腳下的土,「看,土下還是土。在沙漠裏是沒法鏟平沙土看到岩石的。幹一年都沒法挖出海拔為零的大坑,何況今天是第四天了,這裏我們只剩三天了。」他跳上月球車,準備帶大家回基地,也許回地球。尋找月球之門的遊戲結束,地心人月球的傳說只是傳說,誰見過呢?

這也難怪他,辛辛苦苦從38萬公里的家鄉,跑到這個沒人影的地方,本來是來做科學實驗的,卻因為什麼「月球之門」當起了推土工人。穿著厚厚的太空服工作,笨拙的手套讓他胳膊感到疲倦,肩膀也難受。欣子的心情和飛揚的灰土一樣困惑而難過,她知道邁克爾是對的,繼續挖下去,一年都挖不完。她默默的走到月球車上,盯著地心人所說的月球之門,那什麼都沒有,根本不可能有什麼門,地心人決不會騙她,可是,門到底在哪?(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2012年3月,日本公主欣子和紐約記者兼專欄作家唐瑞在美國太空總署局長父親查理的辦公室放映了一盤神秘的錄影,錄影中現住在地心的人說月球是史前地球人造的。2012年12月21日月球內部的能量即將耗盡…
  • 人們看見雞蛋自然想到下蛋的母雞,看見月球卻想不到造月球的人。這也難怪,億萬年的塵土足以掩蓋一切真相。幸運的是,現在人類有機會看到真相;不幸的是,明白真相需要付出代價。
  • 唐瑞笑吟吟的說,「萬一這事是真的,您就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太空署局長,當然,總統也沾您的光。而您只是做了引薦我們這麼件小事,我們需要做的事,那才叫路漫漫而艱險兮。」
  • 阿拉臘山地生長著優良牧草和檜樹,宜於畜牧,當地居民為庫德人。每20年會降一次不尋常的「紅雪」,對當地人來說,代表吉慶,不過現在因全球氣候變暖影響,阿拉臘山頂積雪融化速度突破歷史記錄,天災頻仍,最近的紅雪,充滿末世的徵兆。據基督教聖經《創世紀》的記載,在大洪水後,諾亞方舟最後停泊的地方就在阿拉臘山上。
  • 唐瑞夫婦和欣子見到阿密•埃圖魯時,已經是3月12日下午3點多。阿密臉瘦削,嘴上留著黑濃的小鬍子,不過看來健實精明。他先帶他們在厄德爾鎮購買可供探險隊八個成員登山和野外宿營的設備和用具、水和食物,他們還買了雪鏡。時間又到黃昏,於是安排他們在鎮上的旅館住下,告訴他們明天上午上阿拉臘山
  • 這就是見證五千年古老神話傳說的諾亞方舟,二千年來多少信徒魂牽夢繞的渴望,像遺忘的珍珠被創世主特意拋棄在噴發岩漿和震晃的荒涼雪嶺,然後用冰雪、火山岩、自行滾落的巨石和漫天的雲霧,還有戰火埋藏了五千年了;經歷大洪水滔天惡浪無情撲打…
  • 古代的工匠造方舟用的都是真材實料,更何況要抗擊滔天大洪水,如果用空心或假冒原材料,簡直拿自己和家人的命開玩笑,誰會這麼傻呢?
  • 圓柱形澄澈清透而純淨無比的晶石,在陽光下璀璨奪目的如鑽石一般,使人目眩心迷。終於找到了。唐瑞小心的把盒子一層層蓋上,他和欣子、緹娜擁抱歡呼,然後他對阿密說,阿拉臘山的任務完成了,可以準備下山,他告訴欣子,應該通知總統奧博姆已經找到晶石。
  • 在一個科技遠遠超過現代發達程度的史前年代,人們科技發達到造了一顆月球上天,照亮黑暗的夜空。所以月亮裏是中空的,這種超高密度的能源維持月球的自轉與公轉,維持月球轉到今天還沒停下來。
  • 人們心底的希望和熱情被點燃了,總統和眾人深受感動,雖然人們依然抱有巨大的疑惑,也不禁要為欣子他們的勇氣和胸懷喝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