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首位愛國女詩人許穆夫人

作者﹕華翰
font print 人氣: 2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3年07月25日】《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其中《國風》中有一首題為<載馳>的詩,句式整齊,音韻鏗鏘,言詞懇切,感情激昂,洋溢著飽滿的愛國熱情,具有強烈的反抗精神,當時就膾炙人口。

千百年來,它仍以不朽的藝術魅力,感染著讀者。這首不朽的詩篇,就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愛國女詩人――許穆夫人的傑作。

許穆夫人(生卒年月不詳)姓姬,春秋時衛國(今河南淇縣一帶)國君宣公的女兒,戴公的妹妹。當時,周王室衰微,諸侯兼併,戰亂不斷。衛國國力中等,常遭鄰近大國和處在衛國的西方、北方強悍的戎、狄等部落侵擾。國家的危難,使許穆夫人從小就深為祖國的命運擔憂。她長大之後,許國(今河南許昌一帶)和齊國的國君,都派了使者來向她求婚。

在當時各諸侯國之間的通婚聯姻,都帶有親善和結盟的意義。許穆夫人從祖國利益出發,認為應與齊國通婚,因為許國離衛國遠,國力比較弱,齊國離衛國近,國力又強大,如果自己嫁去齊國,衛國一旦遭到敵國襲擊,便可以得到齊國的援 助。可惜衛君沒有採納她的正確意見,而將她許配給了許穆公,歷史上就稱她為許穆夫人。

夫人心中繫念著祖國的安危。嫁到許國後,身在遠方,很難回去探望,更對祖國產生了無窮的憂慮,她寫的《衛風‧竹竿》,就是傾瀉思念祖國心情的詩作。

「淇水悠悠,檢楫松舟。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意思是說,只有待我重返祖國,親眼看到淇水悠悠而流,人們行舟打漁,祖國安然無恙的時候,這種無限的憂慮,方能消逝。詩人這種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洋溢在字裏行間。

紀元前668年,衛國懿公繼位。這個懿公,平時不理國政,荒淫腐化,好鶴成癖,他養的仙鶴,都「實有祿位」,「有乘軒者」,享受大夫的待遇,號稱「鶴將軍」。國家被他弄得一塌糊塗,民怨沸騰,內憂外患,危機四伏。

紀元前660年冬天,北狄部落,見有機可乘,發動了對衛國的進攻,衛懿公慌忙命令國人出戰,國人說:「鶴有祿位,你就叫『鶴將軍』去打仗吧,我們不去。」由於喪失人心,結果衛國大敗,首邑朝歌(今河南淇縣境內)失陷,懿公被殺,最後剩下遺民七百三十多人,在宋桓公的幫助下,才渡過黃河,免遭殺戮,被安頓於漕邑(今河南滑縣一帶),立許穆夫人的胞兄戴公為君。衛戴公即位一個月就死去了,文公繼位。

許穆夫接到衛國國破君亡的消息,悲痛欲絕。她要求許穆公援助衛國,恢復家園。但許穆公和他的大夫們,害怕得罪狄人,擔心引火焚身,只是禮節性地派出使者,前去弔唁。對此,許穆夫人十分氣憤;為了自己祖國的救亡大事,她毅然決定帶領當初隨嫁到許國的姬姓姐妹,於紀元前659年春夏之交,「載馳載驅」,奔回衛國,共赴國難。

當時,許國君臣,都反對許穆夫人回國,他們派了大夫,駕著馬車,去追趕她,百般勸阻,指責她感情用事,喪失了女子出嫁、不得擅自回娘家的「大義」。

許穆夫人義正辭嚴地把大夫們反問得瞠目結舌,灰溜溜地撥轉馬頭,返回許國去了。她自己終於風塵撲撲地踏上了日夜思念的祖國大地。

《載馳》這首詩,就是記述她這次回國救亡的經過和思想的光輝詩篇。

許穆夫人回到衛國後,建議衛文公向齊國求援。齊桓公被許穆夫人的愛國赤誠所感動,立即派公子無方,率領士兵三千,去拯救衛國,衛國在齊國的支援下,收復了失地,重建衛國于楚丘(今河南滑縣境內)。新君衛文公,選賢任能,謙約節儉,努力發展生產,使衛國又逐漸恢復起來。

像許穆夫人這樣傑出的愛國女詩人,二千六百多年前,就出現在中華大地,說明中華民族的愛國思想有著悠久歷史,並且證明許穆夫人從一開始,就顯示出無比感人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以下,錄許穆夫人詩一首:〈載馳〉
(原詩)
載馳載驅,歸唁衛侯。
驅馬悠悠,言至於漕。
大夫跋涉,我心則憂。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視爾不減,我思不遠?
既不我嘉,不能旋濟。
視爾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女子善懷,亦各有行。
許人尤之,眾稚且狂。
我行其野,芄芄其麥。
控於大邦,誰因誰極?
大夫君子,無我有尤。
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今譯)
車輪飛轉,馬不停蹄,
趕回祖國,慰問自己的兄弟。
路途遙遠,驅車賓士,
踏上祖國漕邑的土地。
許國大夫跋山涉水,來勸我回去,
我的心呀,蒙上了重重憂鬱。
即使你們大家都說我不好,
我也不能調轉馬匹。
比起你們那些不高明的見解,
難道我還不夠遠慮深謀?
即使你們都說我不好,
我也不能轉身渡河回去。
比起你們那些不高明的見解,
我的意見誰說不謹慎?不可取?
爬上那個山坡,
採些山坡上解郁的貝母。
即使婦人多愁善感,
也總有我的緣故。
許國人對我埋怨不已,
他們都實在不講道理。
我走在祖國的原野,
看到綠油油一片麥地。
不由得要把國難,向大邦控訴;
誰肯和衛國敦睦相親?誰來救援扶助?
列位大夫官長,
請不要再埋怨我。
你們所想的上百種主張,
都不如我自己的決定正確。

(注:上述這首原詩,選自《詩經‧鄜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據《後漢書》記載:鄭玄曾拜馬融為師,馬融當時已經是很有名望的大師,有學生四百多人,所以,只有高級學生能夠聽到他親自講課。鄭玄和其他同學一樣,只能聽高級學生轉述老師講過的內容。即使這樣,鄭玄沒有因此懈怠或偷懶,依舊勤奮研讀,如此三年而不輟。
  • 蘇東坡命張二先把欠綢緞商的二萬錢連本帶利還了帳,然後將剩餘的錢給張二作本錢繼續做買賣。就這樣,一件難辦的案子被蘇東坡輕易的了結了。
  • 陶淵明的心境,猶如他的名作〈桃花源記〉一樣的高潔。他的真隱,是一種對「舉世皆濁」、「眾人皆醉」的厭惡。
  • 莊姜由於婚後無子,遭到冷落,生活並不快樂。衛莊公後來娶了陳國之女厲媯,再娶了厲姒的妹妹戴媯。衛莊公對莊姜的暴戾冷漠,讓美麗的莊姜在每一個漫漫的長夜裏,寒冷深宮,孤燈長伴。
  • 像許穆夫人這樣傑出的愛國女詩人,二千六百多年前,就出現在中華大地,說明中華人民的愛國思想,有著悠久的歷史。
  • 如同一夜暴富的土財主不能稱為貴族一樣,「彬彬三代」方可稱為世家,王陽明恰恰出生在這樣一個「精神貴族」的家庭。
  • 王守仁的爺爺--王天敘老爺子堅持認為,自己這個孫子將來必成大器,之後的歷史似乎也是要向後人宣示,王老爺子的那份淡泊,比起他狀元兒子那份對讀書登第的熱衷,要高明的多。
  • 自從十三歲那年生母去世,王守仁對人生價值的思考更深刻了,生與死之間原來不過是一步之遙,世間的功名利祿似乎沒甚麼可追求的了,那麼,人生到底是為啥呢?
  • 有連格七天竹子的勁頭,對付「應試教育」自然不在話下,二十一歲這年,王守仁順利中了舉人。他注定一生都要與傳奇相伴,那次鄉試考場,半夜裡來了兩個巨人,穿著大紅大綠的衣服,自言自語的叨咕「三人好作事」,然後兩人就不見了,看到這一幕的人吃了一驚,卻不明所以。
  • 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這樣的「領袖」身邊,自然不是甚麼好人能呆住的地方,於是,繼王振之後,又一個禍國殃民的「著名」太監--劉瑾登台亮相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