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傳統年俗

由祭祀說年味

作者:寧正言

充滿吉祥喜氣過年年畫。(嘉義林管處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71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進入臘月,黃曆新年的腳步聲近了,但人們卻感覺不到過年的氣氛,很多人都說「現在年味越來越淡了。」 似乎只剩下了吃年夜飯、放鞭炮煙花。連拜年都省了,群發短信就解決了。農村裡還好些,有的城市鞭炮都禁放了。

有人說,如今生活富裕了,平常大魚大肉的,跟過年吃的沒什麼兩樣,所以過年沒有什麼美食上的新鮮感;還有的說,平時常買新衣,不像過去窮的時候,只有過年才有新衣穿,所以也少了喜悅和期盼。真的是物質上的豐足造成了年味的淡化嗎?筆者認為不是,因為中國年不僅僅是這麼膚淺的吃飯穿衣,它有更深的內涵,是幾千年民俗文化的一個傳承。

酬神戲頭齣——扮仙戲。(宜蘭傳藝提供)

傳統文化 祭祀敬天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崇尚天人合一、敬天信神的民族,相信「頭頂三尺有神靈」和善惡有報的道理,所以敬天、供神對古人來說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因為相信有神靈存在,所以中國傳統文化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習俗——祭祀。古人相信神靈會保祐家族興旺,子孫幸福。通過祭祀可以敬謝天地神靈,並表達對先輩的敬仰和感恩之心。既體現出炎黃子孫道法自然、順應天地的生命觀,也可讓人銘記歷史,又增加了家族或宗姓的凝聚力,還向後輩傳達了尊老、孝悌的理念。

從史載可見,夏商周三代,在一年年終冬至時,舉行規模最大的一次祭神祭祖活動,後代叫臘祭。《禮傳》記載三代年終祭祀大典名稱「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改為臘」。祭祀對象有天神、后土、土地官神、百神、人鬼(祖先)等等。

古代祭祀從天子到諸侯、大夫、士有嚴格的禮法。《禮記.曲禮下》說,天子祭天地、祭四方[1]、祭山川、祭五祀;諸侯祭地神(方祀)、祭山川、祭五祀;大夫祭五祀;士只祭祖先。

《禮記.月令》說孟冬「臘先祖五祀」。「祖」即是家族最早的那一代,「先祖」通稱所有先代的祖先。依照古代的曆法,「臘祭」在歲之末,向諸神和祖先敬告一年農作歲成,感謝神的恩祐,這就是過年最重要的一件大事。

禮儀的精神

十二月被稱為「臘月」。在這個月裡,人們送灶神、換門神畫、請財神、供祖先、拜神等等。很多人家在井台上甚至廁所裡都要焚香,擺設供品。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又添加了許多其它內容,如貼春聯、窗花、年畫、點爆竹、拜年等等,無論年俗如何演變,祭祀始終是最重要的內容。

帝王在天壇祭天、祈穀、祈雨。圖為北京天壇祈年殿。(公有領域)

實際上,人類最早的禮儀就是祭祀禮儀,體現了人類對天地神靈的虔誠膜拜。天壇就是古時皇帝祭天時用的祭壇。祭祀包含了嚴格的禮儀和儀式。百姓只能祭自己祖先和祀家中門、戶、中霤(*房室的中央),灶,行(*路,一說井)等神,這是百姓的「五祀」[2]。

禮儀也是文明的標竿,體現了一個社會的文化及道德水平。《春秋左傳正義》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儀、式、刑三者,皆為法(*規範)也」。儀式表達的是一種美德、秩序和尊重。儀式在古代被視為生活行事的遵行準則,可見古人對禮儀的重視。這體現出我們華夏文明的高度水平,所以中國自古被稱為「禮儀之邦」。

供奉先祖和諸神,一是感恩神靈一年來的庇佑,同時還要接受上天的監督和檢查,總結這一年來的言行,並祈禱上天能多賜予福德,來年家庭能夠興旺發達、幸福美滿。整個臘月都被一種濃濃的「神聖」氣息包圍著,人人謹言慎行,充滿了敬畏,連掃塵、煮祭品都有一種莊嚴的儀式感。家裡老人就經常跟我說,過去一進入臘月,說話就要注意了,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不要口吐髒字,要不然神會怪罪的。

元旦賀年 自我約束

喜賀元旦!(傳藝中心提供)

過年就是跨年,既是一年的結束,又是新一年的開始。

南朝蕭子雲《介雅》詩吟頌:「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元旦」就是新年第一天時,俗稱正月初一。宋代吳自牧的《夢粱錄》記載「元旦」:「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

在這辭舊迎新的日子裡,人們對未來充滿了期盼和美好的嚮往,互相慶賀過去一年的辛苦與成就,並預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首先要拜的是祖宗牌位、各路神明,其次是家中長輩或老人。同輩親友之間稱之為「賀年」。

整個過年期間有諸多禁忌,如:不可追債、不宜殺生、不可吵架爭執、不可懶惰等等,都是因為人們相信,這期間諸神齊降,人的一言一行都看在神的眼裡,所以人人謹慎地自我約束,諸惡不行,氣氛祥和喜慶。祖先神主位前的香火一直不可斷絕,直到正月15日元宵過後,再舉行儀式送神主,將祖宗牌位回復原位,關閉祠堂,這年才算過完了。

祭祀精神 天人合一

對天地神靈的崇拜能讓人自我約束、懲惡行善、民心歸正;敬畏天道及珍惜萬物,可得天地厚賜、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緬懷先祖,可知創業不易,更加兢兢業業、珍惜眼前擁有的一切。

亥豬年 豬事如意年畫。(嘉義林管處提供)

在拜年及各種儀式的細節上,都是長輩為先,體現了中華文化獨特的傳統美德——敬老和孝道。莊嚴的禮儀及儀式,使人重視文化修養,做事有章法可循,知高低進退。這是中國人天人合一的文化命脈,也是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五千年文明的積澱,這才是過年的真正意義。

事事物物都有其內涵存在,失去了內涵,就沒有了根,也就沒有了味道。年味其實是一種氣氛、一種精神,來自何處?來自天地[3]。人沒有了精神、真氣,就是行屍走肉,事物沒有了精神,就沒有了靈氣和一切內涵,如同無根之草,失去了生命力。過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惜現在其精華部分被摒棄了,保留下來的只有膚淺的形式及吃吃喝喝、放假購物。當今,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年味,而是華夏文明的傳承和炎黃子孫的文化精髓。

參註

[1] 祭四方,謂祭五官之神於四郊也,句芒在東、祝融后土在南、蓐收在西、玄冥在北。
[2] 見唐.鄭玄《禮記正義.卷五曲禮下第二》:「五祀,戶、灶、中霤、門、行也,此蓋殷時制也。」
[3]《白虎通德論》釋「精神」是太陰之氣,也是萬化之本:「精神者,何謂也?精者,靜也,太陰施化之氣也。像火之化,任生也。神者恍惚,太陰之氣也,……萬化之本也。」#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紅樓夢這本書成書的緣起,是聖主康熙皇上賜的這一場富貴。紅樓夢這本未能完成結局的書,這本自傳性質的小說,對應的康熙雍正年間江寧織造府的興衰景況,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榮國府,寧國府最早的主人,榮國公和寧國公,從小說內容「焦大跟著太爺出兵」這一細節,結合歷史背景來看,應該是清兵入關時,隨著滿洲人一起入關的那批漢人,類似於大清的開國元勛范文程(范仲淹後人)這樣的漢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在無神論者看來,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實在傳統文化裡,披露了很多人死後的去向,有的人甚至還去了天堂擔任神職。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新城(現杭州市富陽區一帶)秀才姚中。
  • 明朝時期,浙江嘉興府李定在人們眼中是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卻不順利,十幾年屢考不中,就在他已經慢慢放下了對功名的執著時,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轉!他是怎麼積的陰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導子貢向前走——「貧而樂,富而好禮」。「貧而樂」,樂什麼?樂道。孔門弟子中有個典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既然顏回做到了,說明「貧而樂」的目標不是高不可攀、虛無縹緲的,這是勉勵子貢。
  • 震區有個小山村,愛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窯內排戲,場面分外熱鬧,有個三四歲的小男孩,非纏著爺爺領他去看戲,爺爺背著孫子剛擠入窯內,還沒看清演的是啥戲,孫子卻又說害怕,鬧著要回家。爺爺拗不過孫子,帶著孫子轉身剛出了窯洞,地面就突然抖動,崖窯瞬間垮塌,演戲看戲的幾十人無一生還。
  • 怎麼才叫做「好學」呢?本章講了三條。 首先,「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食求飽、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況下,食不飽、居不安,你將如何?對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來說,因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顧不得吃飽、顧不得安居了。如果一個人將吃飽、安居當作頭等大事,還能有鴻鵠之志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