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0月12日訊】
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
─唐太宗《還陝述懷》
為勢所迫 起兵反隋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隋煬帝任李淵為太原留守,另外又特派高君雅和王威作副留守來監視李淵。當時,各地豪強已陸續脫離隋室控制,擁兵自立。農民軍在轉戰間亦冒出了三支厲害的隊伍,他們分別為(一)瓦崗軍、(二)河北起義軍和(三)江淮起義軍。
暴君隋煬帝在此時竟遣使去太原,意欲押李淵往江都治罪,原因是他未為朝廷盡力鎮壓亂軍,但很快又改變主意詔赦了他。其實,李淵在任年間,曾鎮壓了母端兒起義、柴保昌起義和甄翟兒起義,更退突厥之入侵。隋煬帝此舉令李淵與李世民意識到背腹受敵的可怕,他們將不是死於朝廷之毒手,就是死於叛軍之夾殺。
此刻,倆名副太守高君雅和王威亦想趁李淵到晉祠祈雨之際對他下毒手。李淵與李世民接獲情報,立即以「引突厥入寇」之罪將二人斬首,同時宣告脫離隋室,起兵與群雄爭鋒。
哭諫進師 攻拔京城
公元617年6月,李建成與李世民倆兄弟合力領兵猛攻西河,二人身先士卒,大隊士氣高昂。軍隊沿途不干擾百姓,未得天下早已廣施仁政,盡得人民支持。大軍勢如破竹,西河城一觸即潰。入城後只殺民憤極大之郡丞高德儒。兵士撫慰百姓,西河城頓時變得井井有條,李氏威望瞬間擴大宣揚開去。李淵為此稱讚年僅十八歲的李世民道:「汝等如此帶兵,可以橫行天下。」
李淵自稱大將軍,並重新編排隊伍,分左右軍:
(一) 李建成為左軍統帥,封隴西公;
(二) 李世民為右軍統帥,封敦煌公;
(三) 李元吉為鎮北將軍,暫守太原。
公元617年7月,李淵連同左右倆軍,共三萬戰士西進關中,與各地群雄爭先攻佔隋之首都大興(長安)。適逢秋雨時節,道路泥濘,軍隊進程受阻。更忽傳突厥聯合馬邑割據劉武周襲大本營太原。李淵唯恐李元吉有失,兼前路茫茫,便思退兵,以策萬全。但直搗長安之機絕不容失,李世民挺身反對班師。原因有四:
(一) 兵一退,隋軍有可能從後殺上,軍心紊亂,必然一敗塗地。
(二) 突厥與劉武周之突襲未必屬實,這也許只是隋軍故弄玄虛。
(三) 軍隊士氣旺盛,大可一舉破隋,日後良機難再。
(四) 長安若被其他割據群雄首先攻佔,半壁江山馬上落入他人手中。
李淵對大勢未能看透,依然決定退兵。李世民斷定此舉不利大局,連夜於李淵營前大聲痛哭,悲徹軍之舉。李淵聞聲召其入帳,問:「為何而哭?」李世民答道:「義軍進必克,退必散。敵乘於後,死亡頃刻而至,怎能不悲?」李淵再三思考,終覺世民言之有理。他改變了初衷,並決定全力出擊,直指長安。李世民糾正了這場至關重要的戰略性失誤,可見其深遠的謀略和超凡的膽色。
在他們面前還有三大關,如表所示:
八月,李世民與父親商議好對策,決定以誘敵之法破霍邑。李世民與李建成率數十輕騎至城下,辱罵隋守將宋老生乃懦夫一名。果然,宋老生中計而領兵出戰,結果三萬大軍被全殲。霍邑城地處要衝,奪得此城後,關中大門頓開。
九月,李淵帶兵把河東城包圍得水洩不通。守將屈突通死守扺禦,一時難以取下。李世民對父親說:「兵貴神速,不如撓過河東,直趨長安。滯軍於此,盡失先機。」李淵納其意見,留一部份軍隊繼續圍城,用以牽制屈突通,然後迅速向西進兵。
大軍火速佔領了永豐倉,李淵此刻作出了最後攻擊策略:
(一) 以李建成留守永豐倉,緊守潼關,堵住東方援敵。
(二) 派李世民出戰,密封長安所有出路。
李世民軍紀嚴明,更有皇者之風,無數小規模反隋武裝紛紛歸順,大軍一時增至九萬。十月,李淵軍攻陷長樂官。十一月,破長安。在群雄紛爭之中,李淵從宣佈起義到攻入長安只用了一百二十多天時間,實是後發先至,快如雷電。次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部下所殺。五月,李淵自立為帝,改國號唐,建元武德,史稱唐高祖。唐朝在歷史上正式建立,大地又再次改朝換代。
雄霸天下 橫掃千軍
唐室初立,各地軍閥仍控制著國內多處地區。朝廷當務之急就是要清除這些勢力,統一全國。李淵剛為帝,不便親征,太子李建成身為皇儲,要留在父皇身邊襄理政務。於是,討伐之重任再次落到了秦王李世民肩上。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國內局勢緊張,割據勢力如下:
(一) 隴右霸主薛舉,雄據西北,自稱秦帝。
(二) 代北霸主劉武周,與突厥勾結,士兵精銳。
(三) 洛陽霸主王世充,擊潰了李密之瓦崗軍,自稱鄭帝。
(四) 河北霸主劉黑闥,於武德四年舉兵反唐。
統一戰爭 揭幕
出戰目標: 西北秦帝薛舉,擁兵三十萬。
出師原因: 此地處唐軍後方,先清除這勢力可免後顧之憂。
出征年份: 公元618年8月
戰事經過: 薛舉忽暴斃,由其子薛仁杲繼位。李世民趁此立即進軍,遇上薛軍大將宗羅喉。薛軍補給線長,李世民決定採取拖延戰術,把敵人拖垮。薛軍屨次叫戰不成,又沒突破性戰略方針,弄得士氣受挫,加上軍糧不濟,部份將領悄悄降唐。
等到薛軍差不多不攻自破,李世民終於出動。大軍掩殺過去,而李世民更不理勸阻,率兩千精騎乘勝追擊,所謂「險中求勝」,結果大捷而回。
薛仁杲見大勢已去,遂歸降大唐。
統一戰爭 第二役
出戰目標: 代北之王劉武周,曾擊敗唐將李仲文、裴寂。
出師原因: 先安北方,再圖南下。
出征年份: 公元619年11月
戰事經過:
劉武周攻陷太原,李元吉棄城逃回長安。李淵在驚慌下準備放棄河東,而遭李世民極力反對。於是,李世民帶兵踏著堅冰渡黃河出戰,迎頭撞上勁旅宋金剛部隊。
劉武周兵鋒甚銳,士氣高漲,但軍中乏糧,以虜掠為資,急於速戰。李世民決定以逸待勞,不急於求勝,大軍按兵不動,只偶爾派劉弘基帶小隊作滋擾性攻擊。
足足對峙了五個月,宋金剛仍末能痛快與唐軍主力開戰,已沒了當初氣勢。冷不防唐軍悄然渡過汾水,截殺了劉武周糧隊,宋金剛糧盡計窮被逼北徹。
李世民率兵以晝夜行軍二百里之速直追敵軍。行至高壁嶺,將士們已極之疲倦,孤軍深入重地,兇險異常。劉弘基按著李世民馬轡,勸其等援軍到位,再繼續前進。李世民卻說:「良機僅此,生死度外。」
李世民兩日沒吃飯,三日沒解甲,連番追殺,一日八戰,節節勝利,萬般奮勇。最後,在介休城一戰,大將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寶等更立下大功,擊潰敵方二萬餘窮寇。
劉武周與宋金剛棄太原投奔外邦突厥,後二人皆被突厥所殺。而李世民則在這一場大戰中收服了名將尉遲敬德。
統一戰爭 第三役
出戰目標: 洛陽鄭帝王世充,及其軍事盟友夏王竇建德。
出師原因: 王世充日益坐大,威脅唐室安危。
出征年份: 公元620年7月
戰事經過: 今回,李世民因斷情況而決定主動進攻。大軍把洛陽外圍之鄭軍據點逐一擊破,馬上形成對洛陽合圍之勢。
但洛陽城又豈會那麼容昜被擊破?唐軍千方百計地猛攻,但卻未見功效。劉弘基見兵士有厭戰之緒,請求暫且退兵。李世民堅決地道:「大軍一鼓作氣,勝利在望。洛陽已是孤城,此戰可一勞永逸。」他又再一次拒絕劉弘基之見,而結果當然是李世民的判決更為準確。
洛陽縱然地富糧豐,亦終有竭盡之時。王世充日坐愁城,被李世民持久的圍城戰折磨得非常痛苦。正在這緊要關頭,河北竇建德突興十萬雄師,援救王世充孤軍,正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世民沉著應戰,立制新策略,以李元吉統兵照樣圍困洛陽,自己率三千精騎飛馳武牢,血戰竇建德軍團。
李世民和幾名大將首先衝入敵陣,騎兵隨後,竇建德軍見世民將寡兵少,遂團團圍住唐將死戰,一時喊殺震天,塵埃蔽日。唐將王道玄在敵陣中左衝右突,身上中箭多如刺蝟毛一般,但仍拔箭射人,敵軍莫不應弦而倒;李世民使弓,發大羽箭,百發百中,賊眾望之喪膽;尉遲敬德使長槊,憑萬夫不擋之勇,如入無人之境;而秦叔寶、程知節(咬金)、宇文歆、史大柰等大將則依世民之計繞到敵陣後方,猛地展開大唐旗幟,奔殺而來,敵眾驚見之下以為陣破,頓時潰不成軍;此時唐兵大軍掩至,兩下夾攻,諸軍混戰,直殺得竇軍屍賴遍野,血流成河。竇建德負傷被擒,全軍潰沒。
王世充聞竇建德敗,無心戀戰,身穿素服出城降唐,李世民取下了洛陽,精彩地打勝了著名的「武牢之戰」。
統一戰爭 尾聲
出戰目標: 竇建德部下劉黑闥。
出師原因: 舉兵大打反唐旗號,這是最後一支聲勢較為浩大的部隊。
出征年份: 公元621年12月。
戰事經過: 劉黑闥舉兵反唐,在半年內恢復了竇建德故地。唐室只有派李世民出戰,他再次巧妙地切斷敵方糧草。劉黑闥一急便亂了方寸,他帶兵南渡洺水趕著與唐軍交戰。不料,李世民兵將勇猛,劉軍只戰了半天便無法支持。正想逃奔之際,李世民忽命士兵決洺水堤壩,洪水驟至,淹殺劉軍無數。
結果,劉黑闥逃往突厥,一場叛變迅速地被平息下來。
天策上將
李世民武功蓋世,唐朝江山其實盡皆得自於他。由太原起兵直到統一戰爭結束,李世民均扮演著重要角色,缺他不成。李淵更進一步封他為「天策上將」,代表皇帝已不敢擅專,唯有由天來策封,以示尊榮。
「桃李滿天下」,一切順應著天意而行。後來,李世民登基成為唐太宗,過著他更為精彩,更為輝煌的下半生。論膽色,論才智,論武略,概括而言,李世民可謂「天下無敵」,自古以來,誰與爭峰?
李世民帳前猛將如云﹐最能格殺者如程咬金﹐秦瓊(叔寶)﹐尉遲敬德﹐皆有萬夫不擋之勇﹐甚為秦王喜愛。
風雲人物 <四>
唐太宗身邊紅人
「房杜」大唐左右二仕
功勞第一 房左仕
房玄齡乃進士出生,早在李世民起兵討隋時便投入軍中作參軍。每戰勝一役,眾人皆忙著掠奪財物,他卻忙著找人才致之幕府,如有勇略將佐必深相結,使為世民盡其忠,其眼界心志實乃高超卓越。
武德九年,當太子李建成與其弟齊王李元吉密謀殺害親兄弟秦王李世民時,房玄齡與杜如晦在千鈞一髮間被李世民召入府中商議對策。結果,李建成殺弟不成,反遭天譴,中箭而死。
李世民稱帝後,論功行賞,確認房玄齡功勞名列第一,讚揚他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才,封為宰相。房玄齡自此處理朝政事務夙夜勞碌,在他的秉衡決斷之下無一事不妥當。他能隨才任用,更無貴賤之分,世稱良相。
貞觀二十二年,房玄齡病重,但仍牽掛國事,直至氣絕一刻。太宗與他握手而訣,悲痛莫名。
十八學士之首 杜右仕
在平定薛仁皋、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等戰役中,杜如晦一直在李世民身邊作軍情分析。他見解超凡,能洞悉先機,成功輔助李世民平定全國割據之亂。
公元621年10月, 秦王李世民開設文學館, 邀杜如晦坐上文學館十八學士首座。在李世民登基後,他亦被譽為功勞第一,與房玄齡齊名,合稱「房杜」。
貞觀三年,杜如晦陞遷為尚書右僕射,與房玄齡一起支撐大局。其辦事能力絕不亞於房玄齡,他能斷大事,盡心竭力,同被稱良相。可惜,杜如晦於貞觀四年就與世長辭,難再效命朝廷,而太宗因此罷朝三日以示紀念,君臣義重,催人淚下。
(香港大紀元專稿)(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