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中華文化】

端午節俗蘊藏哪些陰陽五行的道理?

作者:允嘉徽
在繽紛的端午節俗、美食中蘊藏著哪些傳統陰陽、五行的道理呢?(陳仲明/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6388
【字號】    
   標籤: tags: , , ,

每逢端午佳節倍思「親」──那些親近我心的歷史先賢,那些親切的美俗和親愛的美食,……不思量自難忘。可知道在這些繽紛的端午節俗、美食中蘊藏著陰陽、五行的道理?它們代代流傳,行之有年,我中華一族許多人可說是「不知道已在道中」。

「端午」名稱內涵陰陽之意

「端午」是黃曆五月五日,又稱午月午日,也稱「重午」、「端陽」。這些名稱就蘊藏著天地陰陽五行之道,怎麼說呢?

「端午」、「端陽」具有「陽端」、「陽極」的義涵,因為午月午日兩把陽火形成「重午」,這一天是天地陰陽循環中的至陽之日,這一天的午時是至陽之時。然而,物極必反,重午的午時之後就是陰氣開始冒出之時。《說文》說:「(黃曆)五月,陰氣午逆陽,冒地而出」。

我們的先人很早就觀察到了午月陰生的現象,也有很好的對應之道,《禮記.月令》說:「是(五)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齋戒,處必掩身。」 《禮記》教導人持著戒慎的態度齋戒身心度過五月。端午節的種種別稱,對應著天地陰陽變化的現象,提醒著人們修心養性、順應變化之道。

粽子.陰陽未分之象

「綠菖青艾絳紗囊,菰葉堆盤解粽香」(清‧雍正帝《午日 》)。粽子是端午節的代表食物,除了紀念屈原的文化意涵之外,看官可知它還包含著陰陽之理喔。

晉朝平西將軍周處的《風土記》記載,五月五日到夏至之間吃粽子的民俗:「俗以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包裹未分散之時象也」。當時人吃粽子是反映陰陽循環的節氣民俗。然而,從當時的粽子裏怎樣看出「陰陽相包裹未分散之象」呢?

古早時人們用菰葉包粽子(菰葉是筊白筍的外衣)[1] ,將粽子放到又淳又濃的草木灰鹼汁中煮到爛熟,菰葉裏黍米粒就融黏在一塊,顏色呈現金黃,即古詩詞中的「角黍包金」是也。那菰葉裡粒粒米粒兒「相包裹未分散」,對應了端午、夏至時節天地陽氣至極,陰陽未分之象。古人把對天地陰陽循環的觀察包裹在粽子裏,反映了中華先人對節氣的敏銳觀察,和天人合一的生活態度。

「角黍包金」的黃金色鹼粽,表現端午時節「陰陽尚相包裹未分散之時象」。(shutterstock)

端午節食俗 五行養生

「五紅」、「五黃」是端午節的食俗代表。端午節處於仲夏的開端,民間流傳端午吃「五紅菜」,常指莧菜、茄子、紅蘿蔔、西紅柿(蕃茄)和蝦等五種。而在傳統江蘇端午節午宴則有「十三紅」的習俗,就是「十二紅」加上一道雄黃酒。《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夏,病在心」,「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所以紅色成了夏天養心的選擇。

在江南,尤其是江浙杭州一帶,傳統民俗中過端午吃「五黃餐」很普遍。「五黃」指端午節的時鮮中的五種黃色食物,一般首推黃鱔、黃魚、鹹蛋黃,其它還有黃瓜、黃豆、黃梅和雄黃酒等。為什麼在端午節吃「五黃」?黃色食物在五行中屬土,多具有養護脾胃、強壯身體的功效。端午節正是炎炎夏日,容易讓人口渴、食慾不振,元氣衰弱。此時利用黃色食物來開胃,促進新陳代謝機能,提振元氣正是時候,符合傳統中醫學的五行養生觀。《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說:「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從《本草綱目》看「五黃」的特性,多具有排毒或解毒的食療功能。

「五黃餐」或「五紅菜」的端午食俗,都實踐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五行養生之道。

艾草菖蒲 至陽防疫

「年年重五近佳辰,蒲艾一番新」(元‧金好問《朝中措》),宛然是一幅年年常新的端午節景詩畫。南北朝的風土誌《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這天,人們趕早在雞鳴前出門去採艾草,「懸於門戶上以辟邪氣」或是「以五綵絲繫於臂上,辟兵厭鬼,且能令人不染瘟疫。」

小小艾草性質純陽至剛,辟邪驅病恩物。(shutterstock)

為何選擇艾草、菖蒲這兩種植物懸掛門戶上或配戴身上過端午呢?有科學性嗎?《本草綱目》說艾草是「純陽」植物,性極熱,升陽氣和殺菌功效很強;說「菖者百草之先生者」,「感百陰之氣為菖蒲」。可見艾草和菖蒲看似柔弱,其實根性強壯,至陽之性,百陰不侵、百寒不侵,所以成了端午節驅毒、殺菌、辟陰邪的「先驅」。

艾葉切碎納香囊,隨身攜帶可以驅蟲保健;中國史上四大女醫的鮑仙姑曾以艾草療病,救人無數。菖蒲也是制伏夏天「五毒」的五瑞之一,菖蒲根屑入雄黃和酒做成雄黃酒,抹在手足、額上可驅毒蟲。菖蒲泡入水中可做「浴蘭湯」,有沐浴淨身的效果,從先秦以來就受到重視。《大戴禮‧夏小正》就說:「五月……蓄蘭為沐浴也」,就是後世傳的「浴蘭湯」。艾草和菖蒲這兩種端午節代表植物,都表現了純陽制陰邪之道。

陽剛氣利於鑄器

一年中的每一天都有午時,只有端午這天午時的水特稱「午時水」,自古享有盛名,浴蘭湯用的也是這午時水。「午時水」真不尋常嗎? 晉代楊泉《物理論》說:「所以立天地者,水也」 ,所以「午時水」最能反應端午日天地陰陽消長之機。這種天人合一觀以及衍生的創用發明,在傳統中華文化中俯拾皆是。

「午時水」在許多方面受重視,先說在醫學上的作用。李時珍說古代《金門記》有記載,五月五日午時若下雨,實是「神水」,也就是上天所賜的寶物,得趁午時趕快把竹竿砍下來,瀝取竹節中的水,飲之可以「清熱化痰,定驚安神」;用來作藥,主治「心腹積聚及蟲病,和獺肝為丸服」。李時珍說(黃曆)五月五日重午日(即端午節)的水也是一種「節氣水」,具有防疫、驅毒的療效,特別適合用來製作制毒的藥丸,例如「瘧痢、瘡瘍金瘡、百蟲蠱毒諸丹丸」。因為端午節氣正行到純陽至剛之際,漢方藥學、中醫大師都肯定了午時水在醫療效用上的效用。從陰陽相生相剋的特性來看,端午的午時水是「極陽水」,最適用於制伏陰毒。

在鑄造上,「午時水」也有不凡的表現。利用「午時水」來鑄造刀劍特別鋒利耐用。「午時水」是「極陽水」,經過天地陽氣殺菌,像是得到加持一般,耐久不敗壞。台灣鹽水鎮上的橋南老街區的傳統打鐵舖都從古井取用「午時水」來鑄造刀劍具。傳統老打鐵舖的磨刀用的水槽和用來淬火降溫的水槽,都堅持在每年端午節更換「午時水」,一用一整年,結果鍛鍊出來的刀比一般的更鋒利耐用。

古代取火的「陽燧」銅鏡。(小溫繪製/沁德居創作組提供)

端午又逢丙午日,這一天午時之氣更加陽剛氣盛,光輝萬丈。丙火是最猛烈的太陽,霜雪不能侵,能鍛庚金,所以此時是鍛鑄金屬器具的最好時機,鑄造出來的鏡子,光明映天地。《論衡》說在五月丙午日午時鑄造的銅鏡「陽燧」可以取得真火:「陽燧取火於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時,消鍊五石,鑄以為器,磨礪生光,仰以嚮日,則火來至,此真取火之道也。」「陽燧」是周代用來取火的凹面銅鏡。

另外像是漢武帝的「元光鏡」、東漢和帝的「元興鏡」也都是著名的五月丙午鏡,金水之精,古傳的辟邪之寶。顯然在古久以前,中華民族的先人已經會利用端午與物質的陰陽特性以增益生活。

小結
宋代詩人李綱說「重午」:「誰將佳節號天中,陽極陰生五自重。」宋人柳德驥說「端午泉」:「盈虛嘿(同默)順陰陽氣,消長先知天地機」。中國古人的生活與天地相融相通,將端午時節天地的陰陽變化特質融入節慶民俗和利用厚生之中,展現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天人合一文化的重彩。現代人,如果能夠洗淨被「無神論」誤導的錯誤觀念,重新體現人與天地、人與神的關係,這些自然之道的美好效應當會再度回歸。

註釋
[1]  菰葉就是菰蘆葉、茭白筍葉,有詩文一證:「茭粽葉包蒸米飯」(宋‧釋紹曇)。@*

─點閱【璀璨中華文化】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紅樓夢這本書成書的緣起,是聖主康熙皇上賜的這一場富貴。紅樓夢這本未能完成結局的書,這本自傳性質的小說,對應的康熙雍正年間江寧織造府的興衰景況,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榮國府,寧國府最早的主人,榮國公和寧國公,從小說內容「焦大跟著太爺出兵」這一細節,結合歷史背景來看,應該是清兵入關時,隨著滿洲人一起入關的那批漢人,類似於大清的開國元勛范文程(范仲淹後人)這樣的漢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在無神論者看來,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實在傳統文化裡,披露了很多人死後的去向,有的人甚至還去了天堂擔任神職。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新城(現杭州市富陽區一帶)秀才姚中。
  • 明朝時期,浙江嘉興府李定在人們眼中是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卻不順利,十幾年屢考不中,就在他已經慢慢放下了對功名的執著時,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轉!他是怎麼積的陰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導子貢向前走——「貧而樂,富而好禮」。「貧而樂」,樂什麼?樂道。孔門弟子中有個典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既然顏回做到了,說明「貧而樂」的目標不是高不可攀、虛無縹緲的,這是勉勵子貢。
  • 震區有個小山村,愛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窯內排戲,場面分外熱鬧,有個三四歲的小男孩,非纏著爺爺領他去看戲,爺爺背著孫子剛擠入窯內,還沒看清演的是啥戲,孫子卻又說害怕,鬧著要回家。爺爺拗不過孫子,帶著孫子轉身剛出了窯洞,地面就突然抖動,崖窯瞬間垮塌,演戲看戲的幾十人無一生還。
  • 怎麼才叫做「好學」呢?本章講了三條。 首先,「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食求飽、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況下,食不飽、居不安,你將如何?對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來說,因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顧不得吃飽、顧不得安居了。如果一個人將吃飽、安居當作頭等大事,還能有鴻鵠之志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