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改朝換代關帝君顯靈 天命不可違人算不如天算

作者:懷忍忍
關羽,關羽擒將圖,商喜
義薄雲天的關公。明代 商喜《關羽擒將圖》。(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8047
【字號】    
   標籤: tags: , ,

三國時代的關羽,一生義薄雲天,忠義著世,從東漢以降,受到歷朝歷代的封號,人間處處關帝廟,香火鼎盛。自古也有許多關公顯靈的神跡流傳下來。

關公顯靈示天命

崇禎年間,有個姓邢的卜算人,在一關帝廟前邊開店,持續十多年。明末亂世,內奸外患加上遍地飢民流竄成盜匪,社會劇變。甲申年三月初旬,卜人在廟門上寫了一聯:

漢封侯,晉封王,有明封帝,聖天子可謂厚矣;
內有奸,外有敵,中原有賊,大將軍何以待之?

此話原來是左光斗(忠毅公)上奏皇上彈劾魏忠賢的話。上聯講的是關羽在歷代受到皇帝多次加封,由「侯」加封至「聖」的封號。明朝崇祀關羽,明太祖朱元璋明令拜關公;明神宗萬曆十年封關公為「協天護國忠義帝」,萬曆四十二年加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楹聯中稱關公為「聖天子」就是由此而來。

下聯反映當時的時局,絲絲入扣,並請問護國忠義帝關公大明朝的未來。那天晚上,卜人在夢中到了關帝廟前殿,看見關帝君坐在帳中,告訴他:明朝國運已盡,天命另有所歸,不多久大聖人就會到來。

卜人醒來後,告訴他人說:「我在這關帝廟邊開店十餘年,轉眼滄海將變桑田,我不忍看見大明朝遭逢這樣的劇變啊!」次日,卜人自縊於庭樹上。

到了清朝時,關帝廟旁有土地公祠,人們說祭祀的白鬚神就是那位卜人。

敬仰關帝君  治河得神力之助

《辛廬隨筆》記載:

明朝的湖州官員潘季馴(1521─1595年,字時良)是浙江烏程槐溪(今湖州吳興)人,一生最是敬仰關帝君。潘季馴是位著名的水利專家,從嘉靖四十四年到萬曆二十年,四次主持治理黃河,有出色的成績。紀昀說:「季馴在嘉靖、萬曆間,凡四奉治河之命,在事二十七年,著有成績。」

潘公督導南河(古代稱黃河自今潼關以下由西向東流的一段為南河)時,有二蛟為患。潘公夢見關帝君,助他神力,把二隻蛟龍給斬了。二蛟的頭被斬下,一個放在高家堰關帝廟中,一個藏在公家,每年在湖州毗山麓祭祀關帝君時,定會陳列出來祭祀。

當年毗山關帝廟落成之日,當地人想要撰寫楹聯但是作不成。忽然,一個素不識字的農夫入了座提起筆來大書「漢壽亭侯廟」五字匾,接著又寫成一道楹聯,云:「悠悠乾坤共老;昭昭日月爭光」。農夫寫成後,沒有署款,就離座而去。有人追上去問他怎麼得到的靈感,怎麼寫出來的。農夫卻答說自己「不知所為」也。

據說農夫留下的書跡絕似唐朝楷書大家虞世南的書體。清朝時,那五字匾和楹聯猶存廟中。當是往昔哪位敬仰關帝君忠義的書法大家藉著農夫的身手,留下了衷心的讚頌!衷心敬仰神靈的人,也會得到神靈的關照!

人算不如天算

相傳天啟年間塑造關帝像二尊,一大、一小。當時有個卜算人很神驗。熹宗心想試驗他,就指著二尊關帝像,讓他卜算。

卜人回答說,小尊關帝像福壽綿遠,香火百倍於大者。熹宗於是將小尊關帝像棄置於正陽門左側的一個小廟中,而把大關帝像供在宮中,要讓卜人算不準。

誰知道不多久,闖王軍隊入宮,大關帝像毀於亂中,小關帝像真的香火日益鼎盛。

人算不如天算,人能見的時空極為有限,人為的蓄意安排扭不過天,反倒是啟動了命運的按鈕呢。而人世中精準的卜算者是能看到一些天命的安排結果,但不知道真正的原因為何。在高層次的高級生命看到凡界看不到的真相,層次越高知道得越周全、越全面。真正的天命、命運掌握在高層生命之手,在這個故事中的展現也很明白了。

資料來源:《楹聯叢話全編》@*#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隋朝完成統一大業的大功臣,生前功業彪炳,死前留下一個傳奇,鬼使來迎接他去當閻羅王。佛教僧人說,韓擒虎不知道閻羅王雖享有王之樂,但是旦與夕還是受苦;閻羅王是罪福相兼的人擔當的。
  • 古代有一些被權貴家庭看不起的窮女婿,終有一天得以發跡。因為生命截然不同的蛻變,來自於本質,具有慧眼的人能預見。
  • 謝尚(308年—357年)出身於晉朝高門望族的陳郡謝氏,正確地說,謝氏的望族地位是因為謝尚的成就而奠定穩固的根基。謝尚一生穎悟俊逸出眾,留下許多美談,且護國有功,但是卻沒有兒子能夠繼承;謝尚無子的因由也是一則警世傳奇。
  • 元末明初有個官家女柳氏,生來異稟,功夫比女俠了得。在明朝攻伐麻陽一役,她一人勝千軍萬馬,為明朝立了功。武磯山上有紀念她的柳母娘娘廟。
  • 清聖祖康熙皇帝的聖德神功、千秋盛業給人類留下典範。同時,康熙皇帝是一個孝思、孝行逾恆的聖君。康熙皇帝怎樣重視孝道?又是怎樣實踐孝道的呢?
  • 兄弟又稱「手足」,形容兄弟關係真是貼切。《讀書錄》曰,法昭禪師有偈:「同氣連枝各自榮,些須言語莫傷情。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有人對待兄弟好像陌生人,見難不救,結果如何呢?也有兄友愛弟弟,情過手足,福報不求自來。
  • 曾被稱為植物口香糖,為何最後變成惡魔之果?小小的檳榔有何魔力,讓人想戒戒不掉?看完這個視頻,還敢繼續吃嗎?
  • 唐詩耐人尋味處意在言外。哪位唐朝詩人最能表達意在言外的詩歌藝境呢?宋代司馬光 《溫公續詩話》說: 「近世詩人唯子美(杜甫)最得詩人之體。」杜甫一首感慨「國破山河在」的《春望》,把意在言外的境界,做了多層次的展現。
  • 誰都知道,張三丰真人是中國古代有名的隱世高人、修真道者、太極修法創立者。據《三丰先生本傳》說,張三丰有一次遇見一位邱道人,「劇談玄理,滿座風清」,於是乎張三丰有了「方外之想」,就出遊尋仙訪道。這一出遊,遊遍燕趙齊魯、韓魏秦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