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戲劇—北路梆子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2月22日訊】
北路梆子:北路梆子源于蒲州梆子,約形成了明末清初年間,興盛于清同治至抗戰以前,最早流行布于南起石嶺關,北至雁門關的代州一帶。後來遍及晉北各地及張家口、包頭、呼和浩特等地,它在發展過程中,對中路梆子、口梆子、京梆子、河北梆子的形成起了重大影響,它本身在發展過程中,也吸收借鑒了大量民間曲調而豐富自己,北路梆子的唱腔音樂屬於板腔體,主要板式有慢板(亦稱“四股眼”或“頭性”)、夾板(亦稱“慢二性”)、二性、垛板、三性、流水、箭板、滾白等。文場原以四大件為主:板胡(領頭)、二弦、三弦、四弦、經過發展又加上了二胡,琵琶、提琴等。武場有板鼓,手板、梆子、當鑼、水釵、小鑼、鉸子、碰盅、狗娃子(小方鑼)等組成,鼓板居指揮地位,北路梆子的唱腔高亢激越,頗能表現塞外人民的豪爽性格。

圖文轉載於世界藝術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二人臺:戲曲劇種,俗稱“雙玩意兒”。遊行於內蒙古自治區及山西、陝西、河北三省的北部地方。初名“打玩藝兒”後來統稱二人臺。
  • 上黨二黃:戲曲劇種,本地人也稱“土二黃”主要流行於晉城一帶。上黨二黃形成于清同治年間,一說是由漢劇衍化而成;一說是京劇受當地鄉昔土語陶冶而成,兩說均待考
  • 上黨梆子:戲曲劇種,山西省四大梆子劇種之一,流行於古屬上黨郡的山西省東南部,故名上黨梆子,也曾叫做上黨宮調,相傳明末清初起於澤州(今晉城)一帶
  • 山東梆子:戲曲劇種。也叫“高調梆子”、“高梆”。流行於山東菏澤、曲阜以及河南、河北的部分地區。約在清代初期,山陝梆子傳入山東,受當地方言影響,唱腔有所變化,逐漸形成為具有粗獷豪放風格的本地梆子
  • 三角戲:戲曲劇種。流行於福建邵武、光澤、建甯、泰寧等地。起源於江西,明清間形成。初僅小生、花臉、花旦三個腳色,故名“三角戲”。
  • 義烏腔:古代戲曲聲腔。明隆慶萬曆年間開始流行於浙江義烏,故名。義烏腔的文字記載,始見於明王驥德《曲律》:“數十年來又有弋陽、義烏、青陽、徽州、樂平諸腔之出。”
  • 弋陽腔:古代戲曲聲腔劇腫名。簡稱“弋腔”,是宋元南戲流傳至江西弋陽後,與當地方言、民間音樂結合,並吸收北曲演變而成。它至遲在元代後期已經出現,明初已流傳全國,屬明代南戲四大聲腔之一。
  • 廣東漢劇:戲曲劇種。原稱“外江戲”。1933年廣東大埔縣人錢熱儲著《漢劇提綱》,定名為漢劇,從此約定俗成,沿稱至今。
  • 雲南壯劇:戲曲劇種。流行於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原系壯族支系土族的民族戲曲,曾稱“土劇”。約在清嘉慶前後,少數民族歌舞受漢族地方戲曲影響發展而成。
  • 五音戲:戲曲劇種。又名“秧歌腔”、“五人戲”。流行於山東濟南、章丘、淄博一帶。在民間秧歌、花鼓及“肘鼓子調”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起初,演員在演唱時,手臂搖鼓邊舞邊唱,當地群眾觀為“肘鼓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