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王故事:宋神宗軫念流民

李劍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7日訊】宋代史書上記載:神宗時,實行王安石新法,擾害百姓,民不聊生。到熙寧七年(1074年),天又大旱,年歲饑荒,東北一帶的百姓都流移轉徙,死亡離散,其艱難困苦之狀,實在可憐。

那時有一個官是光州司法參軍,叫做鄭俠,因考滿赴京,在路上看見那流民的模樣,心甚不忍,說道:小民這等窮苦,朝廷如何知道?乃照那樣子畫一本圖形,叫做流民圖,其中有采樹葉、挖草根充飢的,有衣衫破碎、沿途討吃的,有餓死在溝渠的,有扶老攜幼流移趁食的等等都畫將出來。

至京之日,將這圖本進在御前,奏說:只因新法不善,致使百姓這等,傷了天地的和氣,所以久旱不雨。如今要天降雨,需是把新法革去不用才好。神宗將此圖反覆看了幾遍,才曉得新法之害與民間之苦如此,甚是感傷懊悔,長歎數回,袖了入宮,一夜不能入睡。到明日,傳旨在京開封府官,查那新法為民害者共有一十八件,都罷革不行。當時京城內外的百姓,聽說如此,以為從此得生。人人歡呼相慶。即日天果大雨,處處田苗俱各沾濡充足。

夫人君一去弊政,便能感動天地如此,可見為民祈禱者,在實政,不在虛文,而祖宗舊法慎不可輕變也。

(選自明代張居正編撰之《帝鑒圖說》)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蓋天下可以一人主之,不可以一人治之。雖以帝堯之聖,後世莫及,然亦必待賢臣而後能成功。
  • 溫莎堡(Windsor Castle)在英國倫敦西郊,於11世紀興建,最初是木造結構,當年威廉一世征服統治英國,為了控制泰晤士河水道而建立。然而,今非昔比,經過幾位君王的改建、擴建,溫莎堡成為花崗岩建築群,固若金湯,是目前英國規模最大的城堡,佔地超過5公頃。
  • 商高宗初即帝位,在諒暗之時,恭默不言,想那治理天下的道理。至誠感動了天地。一日夢見上天賜給他一個忠臣來輔佐,醒來就叫人把夢中所見之人畫下來,讓人到處去尋訪。
  • 殷商史書上記載:成湯為君寬厚仁慈。一次他外出到郊外的田野中,看見有人四面張著羅網捕鳥雀,嘴裏還祈禱說:“從天上墜下的,從東西南北飛來的,都要落在我的網裏。”成湯聽了心中不忍,嘆息著說:“這等,是那鳥雀一個也逃不出去了,何傷害物命不仁如此!”於是叫隨從過去將那網的三面都解去,只留一面,並為那捕鳥人從新祈禱說:“鳥之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任從你飛翔。只是捨命要死的,乃落吾網中。”
  • 不出三天,那顆桑谷合圍的大樹竟自然枯死。太戊仍然心存戒惕,繼續修德勤政,不敢懈怠。三年之後,太戊德政治國的聲名遠播,遠方各國之人仰慕其德義,通過相互介紹,輾轉來朝見和歸順他的國家多達七十六個。商朝此前已經衰落,至此國勢再次興盛強大起來。
  • 六朝宋史上記載:高祖劉裕沒有發達以前,家境十分貧困。為了養家餬口,常常親自到新洲河灘砍伐蘆葦賣錢。那時,他總穿著夫人臧氏親手縫製的棉衣,上面打了許多補丁。
  • 唐代史書上記載:一天,唐太宗看《明堂針灸書》。這本書記的是醫家針灸治病的方法,上面有圖形。太宗看到人的脊背上有許多穴位,而且與人的心、肝、腎等五臟息息相關。太宗不禁想到,打人脊背,則五臟震動,或致傷命。於是太宗下詔,命令問刑衙門,從今以後不許筈杖罪囚的脊背。
  • 夫太宗尊為天子,偶有臂鷂之失,見了正直的臣子,便慚愧掩藏,像害怕一樣。蓋太宗本是英明之主,自知所為的非禮,故深以為歉,寧壞了所愛之物而不恤也。臂鷂是他的差處,匿於懷中,是他的明處。
  • 大禹說:「我想堯舜為君之時,能以德化人,天下的人都依著堯舜的心為心,守體安分,自不犯刑法。今我為君,不能以德化人,百姓們各以其心為心,不順道理,所以犯罪。因此,犯罪的人雖是百姓,其實是由於我之不德所致,所以讓我感到痛心的,不是那犯罪之人,而是我的德行不如堯舜啊!」
  • 太后說:「我聽古人說『為君難』。蓋為天子者,置其身於億萬眾庶之上,若治之有道,則民皆愛戴,而尊位可以常保。倘或治失其道,以致民眾叛離,則雖求為匹夫,亦不可得矣!今我子雖為天子,吾方憂天位之難居,豈可以為樂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