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日記(86)

彼得.巴菲諾維奇.弗拉基米洛夫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1944年7月16日

蘇聯是反希特勒聯盟中最主要的力量,毛澤東僅僅在寫文章時和給莫斯科發賀電時才承認這一點。不管怎麼說,這種承認,也表現了他缺乏與蔣介石相抗衡的信心。萬一明天發生軍事衝突怎麼辦呢?過去是誰幫了他的忙?現在會幫他的,又是誰?所以,莫斯科不斷收到經過選擇的口號、保證和許多表示“良好願望”的聲明,其原因就在於此。

再也沒有人提王明了。對毛澤東來說,反對“莫斯科派”的鬥爭已是過去的事了—這個階段雖然不很順利,但總是過去了。

我現在已深知毛澤東的為人了,我認為,他與王明的衝突還有另一個原因(當然不像主要原因那麼重要和有影響)。王明在戰前被看作是中國共產黨的著名理論家之一。毛對這種情況是不能容忍的。當然,這不是主要的,但是這是毛的性格。

夜,萬籟俱寂。我瀏覽著文件,燭光閃爍不定。報導,報紙和譯不完的稿件。我剛譯完的這一篇的結束語是:“毛澤東是我黨和人民的最有戰鬥力的領袖。”工作情沿就是這樣,就是毫無辦法。

與毛有過一些接觸之後,我認為,只有符合他的利益時,他才說真話。對他來說,不存在什麼道德標準。如果有本事或者有機會撈點什麼(即使用最不體面的手段),就幹!理由嘛,過後總會找得著的!

列寧說過,制定政策不是為了去適應某個個人的心理和行為,而是為了千百萬人的利益。但是,毛對任何個人或千百萬人都不感興趣。重要的是抓權。至於說,抓權究竟要付出多大犧牲,這個或那個步驟是不是冒險主義的,是不是可以用較小的損失取得較大的勝利,他是很少關心的。確切地說,他對這一切根本就不關心。對他來說,人民只是完成他的計劃的工具而已。有時,我覺得他說起話來,儼然是個救世主。他凌駕於人類、法律、道德和苦難之上。有的時候,他就是用這種腔調說話,說得忘乎所以。他極端無情。對他來說,善惡隨一已之私利而定。他興奮起來,就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這時,他平常那種無生氣的樣子就無影無蹤了。

1944年7月19日

中共中央主席又讓我給莫斯科拍了一個電報。

電報詳細敘述了蔣介石軍隊失敗的原因,在湖南衡陽戰役中,中央政府的軍隊不是避而不戰,就是一觸即潰。軍官萎靡不振,人民不支持軍隊。雖然中共領導的方針是慎重的,國共談判仍然沒有取得任何結果。會談將繼續進行。

在敵後進行抗戰的中共部隊與前線打仗的國民黨部隊有很大差別,而且差別越來越來。中共部隊向前推進,實力不斷加強,而國民黨軍隊正越來越陷入危機。蔣介石部隊倉皇撤退,面臨崩潰。如果敵人繼續進攻,國共兩黨部隊之間的差別就會更加明顯。

特別是過去幾個月裡,共產黨在敵後一直打勝仗。一些大的根據地的人口增加了,已經不是以前報導的7,000萬人,而是將近8,600萬人了。在中國的一些戰場上,中共部隊消滅了大量的偽軍和敵官兵。在南線、中線和北線,收復了幾個地區,還收復了許多城鎮,其中包括24個地區的中心市鎮。

我在毛澤東的電報上加了下面兩段話:

—毛澤東對一些重大問題的看法不符合實際情況。中共中央主席對國共兩黨之間的關係,以及對他們參加抗戰的評價,是片面的、不夠客觀的。

—電報中列舉的數字,是毛澤東從專為一批外國記者來延安而準備的、帶傾向性的材料中取來的。(待續)(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