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陸光祖伸張正義

良言
font print 人氣: 55
【字號】    
   標籤: tags:

陸光祖(1521年─1597年),明朝浙江平湖人,字與繩,官至吏部尚書,謚莊簡。

明朝庚戌年賀蘭人入侵。大司馬趙錦(字元樸)建議徵調三輔百姓修築城牆禦敵,縣令陸光祖當時剛上任,認為太過擾民,極力阻止。趙錦大為不滿,以違抗軍令的罪名彈劾陸光祖。陸光祖仍堅持本意,對直指使(官名,管大獄)說:「如果一定要徵調三輔百姓,不如行雇役法出錢召募邊境的人,既不擾民,又能築城禦敵。」直指使將光祖的建議呈奏皇帝,皇帝同意,三輔居民才得以免除勞役。

陸光祖最先任浚令時,當地一位百姓含冤入獄長達數十年。由於他非常有錢,獄官為了避嫌,反而不敢為他洗刷罪名。

陸光祖到任後訪得實情,當日就放他出獄,然後再呈報御史。御史說:「這人出名的有錢。」陸光祖答道:「但只問這人是否真的有罪,不問他是否有錢。如果他確實有罪,即使生活如伯夷、叔齊般貧困也無法讓他苟活;如果他確實冤枉,縱使如陶朱公般富甲一方,也沒有理由判他死罪。」御使聽了非常賞識,從此更器重他。

後來,陸光祖升為吏部官,問案判決全憑自己見解,完全不須經御史台批閱。當時孫太宰丕揚(富平人,字叔孝)以獨斷專權的罪名彈劾他。

陸光祖被免官後,一天巧遇孫丕揚,對他行禮長拜後說:「承蒙厚愛受教匪淺,實在感激不盡。但現今吏部人情關說不斷,如果不獨斷專權,只怕正義公道無法伸張。孫公上疏彈劾在下,實在是誤解在下了。」孫丕揚沉思許久,才說:「你說的有理,我錯了。」立即起草上奏,自陳失言的過失,而極力保薦陸光祖,於是陸光祖又得以官復原職。與孫丕揚共稱當代二賢人。

參考資料:(明史)《 新增智囊補》

轉載 正見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7/10/19/48929.html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越國公楊素恰好路過,問:「書生讀什麼書啊?」李密客氣的跳下牛背,說:「《項羽傳》。」楊素和他說話,很是驚異,回家對他兒子楊玄感說:「李密不是你能比的,以後有什麼事你可以去找他。」
  • 戰國時魏國人范睢足智多謀,但因為家境貧寒,一直無法施展本領,投身在魏國大夫須賈門下當差。
  • 晉朝人魏舒從小因為遲鈍質樸,鄉親認為他不會有什麼大出息,叔父讓他去守水磨,常常歎氣說:「這孩子要能當個百戶長,我就心滿意足了。」
  • 當酒喝得有點醉意時,劉章進獻歌舞,然後說:「請求為太后唱支耕田歌。」呂后把他當作小孩看待,笑道:「應該說是你的父親知道耕田吧。你生下來就是王子,哪知道什麼耕田事呢?」
  • 明朝興化人韓樂吾是一個陶工,一生貧困卻樂於助人,被人們稱為「東海賢人」,他的故事至今廣為流傳。
  • 家裡的人想試試王文正的度量到底有多大,就和他開起了玩笑。一次,家人將少量的灰塵和墨水灑在他的湯中,王文正就只吃飯吃菜不喝湯。家人問他為什麼,他說:「我有時候不喜歡喝肉湯。」
  • 有一員外姓楊,一生樂善好施,方圓幾十里都很有名氣,人稱楊好善;年紀快六十歲了,但精神矍鑠,滿面紅光,見人總是喜喜哈哈的,幾乎和誰都說得來。
  • 清朝蘇州人王永康的父親和吳三桂同是將校,那時永康還小,吳三桂曾經答應將女兒許配給永康。
  • 隋朝人裴寂父親早亡,幾個兄長將他養大。後來入宮當了一名衛士,每次回鄉探親都是徒步而去,徒步而回,路過華岳廟,都要進去祭奠上香,祈禱說:「我貧窮如此,不知道這一輩子是否有什麼富貴?」行禮後離去,有一天,夢見一老人對他說:「你四十歲以後當貴。」
  • 晉朝初年巴郡和吳國交界,因為長年戰爭不斷,巴郡人生下男孩多不養。王濬出任巴郡太守後,嚴肅法令,放寬當地人的徭役,給有生養的人休假,結果有幾千男孩子因此得以存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