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正氣】至公至正,不以私害公(故事三則)

鄭念行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0日訊】宋代的李元綱,在他的《厚德錄》中,記述了不少美德史實,現選介三則如下:

一、 趙汴不敢以私害公

宋代至和年間,范景仁當諫官,趙抃為御史,他們兩人,在議論一件公事上,發生爭執,有了矛盾。此事,王安石看在眼裡。

到了熙寧年間,王安石執政。王安石內心怨恨范景仁,多次在皇上面前,說范景仁的壞話。有一天,他對皇上說:「只要一問趙抃,就知道范景仁的為人。」

過了一些時日,皇上便問趙抃:「你講講,范景仁的為人怎麼樣?」趙汴回答說:「范景仁是個忠臣,不是阿諛陰險之徒。」

皇上問他:「你怎麼知道范景仁是忠臣?」趙汴回答說:「嘉佑初年,仁宗身體不好。范景仁首先請求立皇嗣,以安社稷。難道這不是忠嗎?」

皇上覺得趙汴講的話,有理有據。

趙汴退朝出來以後,王安石問趙抃:「你不是和范景仁有矛盾嗎?…」

趙抃說:「講話得出以公心。我不敢以私害公!」

二、 楊偕公私不混

侍郎楊偕,主持審官院的工作時,西夏元昊請和,而不稱臣。楊偕對皇上說:「我朝連年出師,國家財力緊張。不如去封信表示同意,慢慢地想辦法消滅他。」

諫官歐陽修、蔡襄,分別上奏章彈劾他,說楊偕的職務是從官,不考慮為國家討賊,卻支持元昊 不稱臣的請求,他的罪該殺。楊偕深感不安,要求去做越州知州,中途改為杭州知州。當時,正好蔡襄來到杭州迎接雙親,卻隨便到街市上去遊玩。

有人對楊偕說:「蔡襄以前說你該殺。他現在欺騙皇上,不幹正事。為甚麼不把他的行為上告朝廷?」

楊偕說:「蔡襄當時是因公事攻擊我,他是正大光明的說事。我現在怎麼可以因為私事,而去報復他呢?」

三、 魏仁浦不報私怨

宰相魏仁浦,曾經受到賈延徽的讒言攻擊,幾乎丟掉性命。

後來,魏仁浦帶領軍隊出征,手握殺罰大權。有人把賈延徽捉來獻給他,說:「你現在有權把他殺掉。」

魏仁浦說:「因為戰爭而報私怨,我不忍這麼幹。」就好言好語的把賈延徽放了。

人們都很佩服他是一位忠厚長者。

當初,魏仁浦曾事奉過 後周 世宗,世宗性情急躁,經常草率地殺人。經過魏仁浦營救而免去一死的,十個人中,常常有七八個人之多。他多次跟隨 後周世宗出征,在他的刀劍之下,沒有冤死的。

正是:

辦事出於誠信,
執法秉持公允;
正大光明舉世欽,
無愧天地良心!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朝時代,有個人名叫張才,少年時和一位姓鄭的青年友好,一次夢見冥司派遣一名鬼卒拿著牌子,上寫張才以及鄭某的姓名,前來捉拿他們。張才和鄭某二人,到了冥府後,主管官員翻檢他們二人的生死簿說:「張才還有兩年陽壽;鄭某陽壽己盡,關押入獄。」
  • 明代人毛升,字伯時,是御史毛節的弟弟。毛升小時候極為聰穎,讀書過目不忘,但在七歲時,突然失明。
  • 有一個山西富商,住在京城信成客店裡,衣著、跟隨的僕人和馬匹,都很華麗,他這次進京的目的是:將要按照當局的有關規定,花錢買官當。
  • 江西信州玉山的陳生,準備到下巖寺去。當時,陳生才十三四歲,是去縣裡買東西回來,走到半路的小橋上休息,見到前面有一個道人,早就坐在橋上。道人雖然氣概不凡,身上卻長滿了瘡垢。陳生雖然是個小孩子,然而一見道人,心裡就認為他不同尋常,於是就加倍禮貌。
  • 李善長,字百里,是明朝的開國元勳,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幼時好讀書,長於計謀,平時謀劃、占卜、預測時事,大多應驗。朱元璋攻打滁陽(今安徽滁州)時,李善長曾到營中拜見他,朱元璋知道他是當地的俊傑,對他禮遇甚厚,留他在軍中掌管書記。
  • 冬天他到河裡洗澡,很久才從河裡出來,出來時全身熱氣騰騰,蒸氣好像雲霧一樣。當年我很小,曾經坐在他肩膀上,手摸著他的頭頂,頑皮地用小拳頭打他,他也不發怒。
  • 眾人又是一陣哄笑。慧能臉不紅,心不跳,從容自若地說:「三年後的今天,與眾位相會於此。」說完,拜別方丈和眾僧,收起三件隨身之物,出寺門下山去了。
  • 石勒(274—333年)是十六國時期後趙的建立者。紀元319一--333年在位。羯族人,幼年隨同鄉人作小販生意,耒到洛陽。又曾為人打短工耕田。二十多歲時,被官吏掠賣到山東為奴隸,與汲桑等聚眾起事。後投劉淵為大將,他能聽從諫言,重用漢族失意官僚張賓,並聯合漢族軍隊,發展壯大了實力。319年自稱趙王,建立了政權,史稱後趙。
  • 宋朝時,杭州城內有個扇子巷,很是有名。名從何來?原來,濟公一把破扇濟貧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 宋真宗時期,侍御史王平,還在擔任許州司理參軍的時候,有一個鄉村女子,騎著毛驢單身趕路,被盜賊殺害于田間,身上的衣裳也被剝去了。被害女子騎的那頭毛驢跑走,被田邊的一戶人家,捉住收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