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小販行善建石橋

秦自省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清代, 青浦縣城東門外二十四里處,有個湖塘,水上從來沒有橋。來往行人,十分不便。

為了幫助人們過河,有個姓張的賣豆腐的人,別人稱他張小販,他每天賣完一擔豆腐後,便用自己積錢買的一隻渡船,駕船擺渡。每過兩三年,船就用壞了。就這樣,他又積錢另買新船。他賣豆腐積下來的錢,實在有限,所以每次買新船時,還要到富人家去募捐,請求資助。

有個姓方的富翁,因為張小販來募捐的次數多了,很是厭煩。這一次,正值酷暑,姓方的對張小販說:「你如果確實誠意為民,能在烈日下跪三天,我就一人出資,建座石橋。」這時,旁邊還有一個人站出來說道:「如果你能跪,我就用傘給你遮太陽。”

張小販一聽,大喜過望,立刻就答應了。他按日子跪了三天。旁邊那個人,果然就站在張小販的旁邊,給他張傘遮蔭三天。

姓方的富翁,被張小販的精神感動了,他也沒有食言。於是就捐錢建成了一座石橋。

正是:

華夏酷暑有春蔭,
小販跪求建橋成。
前人栽樹後人涼,
前人建橋後人行。

古道熱腸是先民,
貧富皆有善良心。
鄙視今日邪黨徒,
貪婪凶殘賽狼群!

(事據清代諸聯《明齋小識》)

--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北宋元佑年間,曾魯公(曾鞏)到京城遊歷,住在市場的旁邊。
  • 劉晏擔任理財官長達20多年。其間,一向「以愛民為先」,勤慎廉政,除弊興利,政績卓著,被公認為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理財家。
  • 李膺素以清正廉潔、疾惡如仇而名揚四方。在漢桓帝劉志延熹二年(公元159年),當他即將擔任河南尹的消息傳出後,當地正直之士和百姓,無不歡欣鼓舞,而一些不法官吏,自感不妙,戰戰兢兢,紛紛自動解職而去。
  • 陸摯(756-805年),字敬輿,唐代蘇州嘉興(今屬浙江)人,18歲進士及第,登博學宏詞科,歷任縣尉、八御史、翰林學士、諫議大夫、兵部侍郎、宰相和忠州別駕等職。
  • 清代的湯斌,字孔伯,河南睢陽人,是著名的廉吏,死後謚號文正。湯斌擔任江蘇巡撫時,每天只吃蔬菜。
  • 清代,有一個人名叫朱高安,小時候讀書非常刻苦用功。有一次,老師召集全體學生會餐,朱高安也不去參加,自己坐在屋子裡安心讀書。
  • 清代南豐人劉衡,任四川巡撫時,在大堂之側,懸掛大鑼一面,號為「達情鑼」。百姓有冤情,不管什麼時候都可擊鑼鳴冤。
  • 《明史稿》實際上出自清代人萬斯同之手,這件事一般的讀書人都知道。萬斯同是黃宗羲的弟子,他以布衣參加到史館修《明史稿》,「主編纂事」,整天與朝貴打交道,但從不自卑。
  • 姚崇(650-721年),字元之,陝州硤石(今河南孟津)人。他曾在武則天聖歷元年(698年)、唐睿宗景雲元年(710 年)和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元年(713年)三次擔任宰相,對挽救危局,整頓吏治,振興經濟,開創開元之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清代,左宗棠率領大軍,到新疆作戰時,把軍用後勤運輸,當作頭等大事。稱腳伕為老大,是大哥;稱老百姓為老二,是二哥;自稱老三,把軍隊擺在第三位。依這種順序和原制,來處理和解決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