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二十皮鞭了宿緣

陸文
【字號】    
   標籤: tags:

姚廣孝(1334-1418年)是明朝的資善大夫,加封太子太師。他在擔任欽差大臣,抵達蘇州賑災時,蘇、松、嘉、湖、杭五府,剛剛遭受了一場大水災。據《吳江縣志》載:「永樂二年五月大雨、田禾盡沒……男婦壯者,相率以糠雜菱、莫、藻、荇食之。老幼入城行乞,不能得,多投於河。」

姚廣孝見此慘景,非常痛心。他不顧自己已是七十多歲的高齡,天天冒著炎炎夏日,不停地奔走於災區各地。他督促各地官府開倉發米,幫百姓度過難關;同時,還要同地方官員,核計減免賦稅。對那些清正廉明,如實報災並認真賑濟的地方官,他都給予大力表彰和堅決支持;而對一些貪官污吏,則給予嚴厲懲處。

此間,姚廣孝曾下令將數以萬計的糧食,分賑給了鄉民,而自己卻常常只吃隨身帶著的乾糧。

有一天,他微服私訪,獨自外出,路過寒山寺,實在太累了,就坐在寺外小亭子裡,吃起乾糧來。恰在這時,一位姓曹的縣丞,從此經過,見這個老和尚(他是和尚出身,當時穿的是僧衣。)看到自己的大轎,不但不回避,還若無其事地吃著玉米餅子,頓時大怒,即令左右衙役,將他拿下,打了二十皮鞭,投進縣獄。姚廣孝任其擺佈,並不分辯。

第二天,吏員們發現欽差大臣姚廣孝一夜未歸,急急忙忙,四處尋找,才在獄中找到了他。那曹縣丞得知後,嚇得屁滾尿流,其他地方官,也都渾身顫抖。他們紛紛前來請罪,等候發落。姚廣孝見此情勢,讓人拿來筆墨,在紙上寫了幾句話,交給了官員們。大家一看,原來是一首詩:

敕使南來坐畫船。
袈裟猶帶御爐煙。
無端撞上曹縣尹,
二十皮鞭了宿緣。

大家這才知道:姚廣孝大人大度,沒有計較這件事。姚廣孝對曹縣丞講:「野僧路邊吃飯,礙汝何事?為官之人,不可仗勢欺民,行惡多了,要遭報應的!」曹縣丞叩頭如搗蒜,一再表示痛改前非;其他人也都頻頻點頭,聲稱要牢記欽差大臣的教誨。

(事據《明史》等)
轉載 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山水畫
    江蘇嘉定有一位秦簪園先生,當他還是舉人的時候,妻子不幸去世了,經別人說媒,續娶某女為妻。
  • 文征明(1470-1559)是明代的著名書法家、文學家,長洲(今江蘇吳興)人,「吳中四才子」之一。名重當時,學生甚多。
  • 山水畫, 竹
    清代時的湖北人張大維善楷書,任工部主事。嘉慶元年,張大維參加殿試,當時權臣和珅兼管工部。和珅是個貪財妄為、利慾薰心的奸佞,他想拉攏張大維為己所用,便很有把握的張揚說:「工部今年要出狀元了!」
  • 父親馬上原封不動地寄還給他,並寫信來責備他說:「你還沒做出多少對百姓有益的事,卻要拿這個東西,來玷污我嗎?」
  • 蘇軾入宮任翰林學士時,一夜高后與哲宗同御便殿,宣蘇軾入見。高后追憶神宗知遇,蘇軾不覺悲泣,高后、哲宗與眾人亦皆感泣。圖為《帝鑑圖說》插圖。(公有領域)
    太皇太后這才說:「這是先帝(指宋英宗,此時已去世)的意思啊!先帝每次朗誦您的文章,都必然感歎:『奇才!奇才!』只是沒有來得及使用您罷了!」
  • 周敦頤,字茂叔,道州營道縣人。由於舅舅龍圖閣學士鄭向的保舉,做了分寧縣的主簿。該縣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決。周敦頤到任後,審訊一次,立即弄清了。縣裡的人吃驚地說:「老獄吏也比不上你啊!」
  • 明代的徐溥,在少年求學時期,就下決心以先賢為榜樣,要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他 的性格,相當沉靜質樸,一言一行,都不隨隨便便。
  • 李嗣源是五代時的後唐皇帝,被稱為後唐明宗。李嗣源出身很貧苦,他當兵的時候,自己的餉銀不足以養家,靠義子李從珂賣馬糞維持生計。早年的艱辛生活使李嗣源對老百姓生活的艱辛,有深刻的瞭解。當皇帝後,李嗣源並沒有忘本。他減輕賦稅,停止征戰,使在動亂年代顛沛流離的人民 ,稍稍得到了休息。
  • 鄭母性情賢惠開明,有節操,博覽文獻,知書達理。每次鄭善果對外處理公務,鄭母總是坐在屏風後邊的簡易床上,靜聽和觀察他。聽到兒子分析判斷合乎情理,鄭母就很高興,兒子回來後,就讓他坐下,相對有說有笑。
  • 隋朝時,趙軌擔任齊州別駕,剛正清廉,深受百姓擁戴。後來被召,進入朝廷任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