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最新文章
內臟脂肪是最惱人的脂肪,它不僅讓你小腹變胖,而且還增加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一些食物可以幫助減少內臟脂肪。日本媒體「8760」採訪了醫師、營養師等27位專家,選出消除內臟脂肪食物前十名。 消除內臟脂肪食物TOP10
增肌、減肥一直是人們的關注話題、努力進行的方向,但有時效果不好,可能與脾虛有關。馥芊中醫診所院長李嘉菱指出,「任何一處的肌肉鬆弛就是脾虛,例如蝴蝶袖、雙下巴、腹部下垂等」,肌少症就是脾虛的一種。外表肥胖也可能跟水腫有關,調脾有助瘦身。但是造成水腫的因素不只脾虛,還有其他原因,建議由醫師判斷,依體質去調理。
咖啡、茶葉、能量飲料只能暫時緩和疲勞感,要想真正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必須充分休息,再者是找出疲勞背後的真正原因,例如慢性發炎及相關的病症。喝咖啡或能量飲料的作用是「預支」人體備用能量來應急,而且,原本五臟六腑細胞要關門執行修護工作,你卻不讓它們休息,長此以往,一旦某天備用能源消耗殆盡,就是猝死的時侯。
一日三餐如果能吃對時間、吃對食物,不僅能夠達到減肥的效果,還可控血糖,原有的疾病也會得到緩解。同一個人,同樣的食物,同樣的食量,如果在錯誤的時間進餐,就可能會導致疾病。那麼,三餐究竟應該怎麼吃?早餐:最佳時間是7點~9點,吃飽。晚餐:最佳時間是5~7點,儘量少吃。午餐:
莫德納疫苗(Moderna Vaccine、mRNA-1273)是由位於美國麻州的製藥公司莫德納研發的新冠疫苗,已獲得美國、歐盟、日本、台灣等全球多地的緊急授權使用。莫德納疫苗的保護力如何?副作用有哪些?有何接種禁忌?本文帶你一次了解。莫德納疫苗屬於mRNA疫苗。以下兩類人不能施打莫德納疫苗:對疫苗成分有過敏
每年,美國環境工作組都會根據美國農業部 (USDA) 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 蒐集的樣本,發布一份農藥殘留量最高的水果和蔬菜清單——「髒蔬果排行榜」(Dirty Dozen)。從2016年到2021年連續六年,草莓在該榜單中都排名首位。怎樣才能讓草莓變「乾淨」?如果按照正確步驟清洗,草莓可以放心食用。
英國因為Delta變種病毒(俗稱印度變種,B1.617.2)入侵,已造成42人死亡,其中12人都是接種兩劑疫苗超過兩週的。這一情況引發擔憂。比英國變種病毒相比,印度變種病毒傳染力強約60%。另據《柳葉刀》的初步研究結果顯示,印度變種病毒患者的住院風險是英國變種的2倍,疫苗的保護力也下降。印度變種病毒還具免疫逃逸
台灣日前一名電視台攝影記者在公司廁所倒下猝死,死後送驗確診為新冠肺炎。依美國心臟學會統計,很多是缺氧加劇,引發心肌梗塞、心肌炎、致命性心律不整,造成確診者在院內、院外死亡。心因性猝死主要原因有:隱形缺氧、肺栓塞、細胞因子風暴、電解質異常、藥物影響。生活中做到3點,可提早發現隱形缺氧、預防電解質異常。
你一定也有類似的經歷:面對家中邊邊角角的灰塵,想好好清理卻又不知從何下手。尤其是最容易積灰塵的電扇、紗窗或天花板,清潔起來耗時、費力,又效果不彰。其實,只要用對方式,這些汙垢都能輕鬆一掃而光。1. 去除電風扇灰塵。電扇是夏天使用頻繁的家電,也很容易在運轉過程中累積灰塵。只需幾個工具,不用拆卸風扇罩,就能把風扇清
燒心、反酸是胃食道逆流的兩個典型症狀。七類人易患胃食道逆流:1 精神壓力大者。2 肥胖者。3 愛吃宵夜者。4 嗜烟酗酒者。5 長期服用西藥者。6 老年人。7 食道裂孔疝患者。五個療癒方法:1 調暢情志。2 改變生活習慣。3 改變飲食習慣。4 食療:扁豆山藥蓮子粥。5 按摩耳穴(賁門點)。
市售鮮奶種類多,以乳脂含量來區分,主要可分為全脂、低脂和脫脂的品項,究竟喝哪一種才好?營養師陳怡婷指出,這3種鮮奶只有乳脂肪、膽固醇、維生素A和熱量的含量不同,其它營養含量並沒有太大差異。因熱量、膽固醇,差異並不大。比起擔心熱量、乳脂肪的多寡,反而要留意鈣質攝取不足的問題,台灣有八、九成的人乳品喝不夠。
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到中國大陸,不需要漫長的排隊等待過程,只要一兩週的時間,就能夠得到和自己配型正合適的器官:肝臟(肝移植)、腎臟甚至是心臟。目前有許多調查報告與證據顯示,在中國發生著活摘器官的情況。活摘器官究竟是怎麼回事?器官移植的正常來源為何?為什麼中國被懷疑存在活摘器官的情況、有何證據?本文帶你一次看懂
現在的人類正處在醫學研究的重要轉折點上。最新的科學資料顯示,世界上所有千萬種不同的疾病,最終都是同一種,只不過是以無數不同的病徵在人體上表現出來而已。從一般性頭痛到自閉症,從各式各樣的過敏症狀到癌症,從消化道系統問題到關節病症,以上皆是。 而這些所有的慢性病痛,追根究底都源於發炎反應!
「芝麻」,就是在眾多高健康功效的食材中,最受矚目的超級食材。芝麻的抗氧化物質並非只有芝麻素。尤其從預防身體老化、防止生病的角度來看,更是具有優異效果。我們的身體之所以會老化或產生疾病最大的原因,就是體內的「氧化」或「糖化」作用。攝取芝麻的時候,最能完全發揮抗氧化力、抗糖化力,且方便使用的方式就是
AZ疫苗和強生疫苗等腺病毒載體疫苗,有極少數人會在接種後,出現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的罕見副作用。血栓在身體的不同部位形成,就會有不同的症狀,例如,頭痛、視力模糊、胸痛、呼吸困難、腹痛、下肢腫脹或疼痛。其它還有意識不清或癲癇,注射部位以外的皮膚出現出血點、瘀青、紫斑等症狀。針對這種罕見副作用,有中藥可預防。
頭髮與人體五臟六腑及經絡有非常密切的關聯,這就是頭髮的「健康密碼」,了解這些密碼就能解決頭髮問題的根源,同時解決身體其它的健康問題,一舉數得。密碼一:腎肝脾主宰頭髮健康。密碼二:頭皮不同部位對應不同經絡。五個中醫處方:1.健脾養胃粥。2.舒肝解鬱茶。3.醋泡黑豆。4.梳頭養髮操。5.拍打頭皮養髮操。
據美國CDC資料,肥胖者若被感染,會有更高的風險變成重症,甚至死亡。體重過重者可能增加2倍住院的風險、死亡風險也會增加2倍,體重越重,風險越高。肥胖的不良影響,連年輕人與兒童都無法例外。如果結合其他疾病,會進一步增加死亡及其他重症風險。研究指出,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這一數字就要小心。
新冠病毒自去年在全球爆發以來,已至少造成3百多萬人死亡。其中,年長者若一旦被診斷為COVID-19,需要住院治療或死亡的風險都很大。因為60歲以上、合併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一旦感染新冠肺炎,就會面臨死亡威脅。而年紀越大,越容易有慢性病,兩者是危險因子。在這波疫情中,老年人平安渡過呢?
為何有人容易掉髮、長白髮,或髮質乾燥枯黃、分岔?中醫認為,頭髮跟腎息息相關,腎藏精,其華在髮。精指精氣,男女皆有。飲食營養乃後天之精,充足了頭髮自然茂盛亮麗;反之則髮白、掉髮、髮質差。頭髮不健康五大因素:1.防腐劑、生長激素。2.營養失衡導致貧血。3.常熬夜。4.用腦過多、壓力大。5.化療、服用大量化學藥物。
據臨床統計,有四成的癌症患者死於營養不良。許多接受西醫治療的患者出現脾胃虛弱、胃口不佳、疲倦乏力的狀態。中醫云,「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脾胃功能強壯,一切所食之物才能消化、吸收與利用。故癌症治療一個重要基礎是不能傷到脾胃,否則疾病非常容易惡化。在接受西醫治療的前與後,都應該顧好脾胃,才有辦法克服癌症。
幼兒急疹,又稱玫瑰疹,是2歲以下幼兒裡常見的一種急性發熱、發疹的疾病。它可以由不同的病毒引起,最普遍的是人類皰疹病毒6及7型(即其中可以感染人類的病毒種類)。它的發病症狀是讓患者發高燒。然後,孩子從頸部開始出現紅疹。玫瑰疹的潛伏期為大約9~10天,玫瑰疹如何處理與治療?家長該如何預防寶寶感染玫瑰疹呢?
5月26日,國藥疫苗的三期臨床報告終於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上,而科興疫苗的三期報告此時還未正式通過同行評審發表。中國這兩款疫苗是全世界最早完成三期臨床試驗、並獲中國緊急授權的疫苗之一,但其三期試驗具體結果,卻幾乎是最晚在期刊發布,引起普遍質疑。而從國藥疫苗、科興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報告上看,還存在明顯問題
每年的6月5日左右,就迎來了芒種節氣。此時梅雨季到來,養生應注意養陰清熱、去濕氣。芒種時節天氣炎熱,容易出汗,衣服要勤洗勤換。另外,要經常洗澡,使毛孔張開,體內因陽氣升發而產生的熱氣容易得以宣洩。如果使用藥浴,效果會更好。芒種飲食重在清淡。養生飲食方,芒種養生飲品:西瓜番茄汁;芒種養生料理;芒種養生按摩三穴位
注射新冠疫苗後,除了注射部位疼痛、紅腫,常見副作用還有發燒、頭痛、怕冷、噁心、嘔吐、腹瀉、肌肉疼痛、疲勞等。該如何緩解不適呢?建議準備一般的普拿疼或依普芬等退燒藥。要避免吃阿斯匹靈,因為AZ疫苗有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的罕見副作用。如果普拿疼服用後效果不佳,可用吹風機幫助退燒。關節痛、肌肉痛也可用吹風機緩解。
發燒、咳嗽、疲勞、肌肉酸痛、嗅覺味覺喪失、心悸、呼吸困難,是新冠肺炎的7大症狀。在家中隔離,自我照護的確診者如果出現這些症狀,中醫有些方法可幫助緩解。例如,發燒在一定程度可殺滅病毒、抑制病毒複制、清理病毒分泌的一些毒性物質。除非燒得很高,否則不太主張用退燒藥。發燒時,有3個方法可緩解:按穴道、泡澡、喝薑湯。
吃下過量的糖,特別是燒焦的糖,會讓你變老、生病。改變烹調方式,可以讓糖化減少12倍。糖化,就是蛋白質和糖一起加熱一段時間後,產生稱為「AGEs(糖化終產物)」的褐色物質。磅蛋糕也是相同的反應,將蛋、牛奶(蛋白質)與麵粉(糖質)混合,烘烤數分鐘後,表面就會呈現深深的褐色(產生了AGEs)。這個AGEs物質,
馬來西亞緊急封城兩週,恐因印度變種病毒? 台灣解除三級無望,這波疫情何時能會落? 家人確診COVID-19怎麼辦?照顧守則你必須知道! 30多歲男子打AZ出現血栓症狀!打疫苗要注意哪些事?
台灣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疫苗需求變得更加緊迫,連帶國產疫苗也受到關注。台灣國產疫苗的類型有別於AZ疫苗、莫德納疫苗,使其研發進度較緩慢。因台灣是使用基因重組蛋白質次單元疫苗,是比較傳統的疫苗形態,在使用上比較有經驗。跟腺病毒載體疫苗,以及mRNA疫苗等現代疫苗相比,產生抗體、副作用、保存等都略有不同。
菇類吃起來口感滑順、味道鮮美。美國研究指出,將各種菇類加進日常飲食的民眾,患癌症的風險比較低。與不吃的人相比,每天吃18公克菇類的人可降低45%的罹癌風險。其中,又與乳癌有顯著相關。菇類還含有ß–葡聚糖、三萜類合物、水溶性膳食纖維等營養素,有助提升身體免疫力、促進肝功能、調整腸道菌相、控血糖。
想要防病抗老,養好肌力很重要。如何吃對蛋白質以獲取肌肉合成的最大效益,不少人有錯誤認知。針對6個常見的飲食誤區,專家提出相應建議,助你養肌強身。誤區一:若要減肥、降三高,必須少吃肉。誤區二:素食者多吃豆類,就不會缺乏蛋白質。誤區四:若要增肌,蛋白質吃越多越好。有些人認為,為了延緩肌肉退化速度,蛋白質吃得越多越好
共有約 620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2024年6月5日,吉林省舒蘭市公安局政保(國保)大隊及北城、吉舒、法特、鐵東等派出所出動大批警察,闖民宅,綁架了三十多位法輪功學員。 美國國會議員朴銀珠(Michelle Steel),就此案接受大紀元採訪,譴責中共,呼籲中共停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