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秉公“忘恩”的韩思复

翔风
font print 人气: 31
【字号】    
   标签: tags:

韩思复,字绍出,唐代京兆长安人。祖父韩伦是长山县男爵。韩思复幼年丧父,十岁时母亲为他讲述父亲逝世情状,韩思复痛哭流涕、悲悼欲绝。韩伦因此非常宠爱他,曾说:“此儿一定大兴我家。”然而韩家富有,韩思复金玉、车马、玩好未尝缺少,并不见什么过人之处。

韩思复成年后考取秀才科进士,承袭长山县男爵。唐高宗永淳年中,韩家日益没落。某年饥荒,京兆人杜瑾接济给韩思复百匹绫罗,韩思复当时穷的两天一餐,却对绫罗原封不动。韩思复的品行这时才显露出来。

韩思复后来调任梁府仓曹参军。当时遇到大旱,韩思复总是开仓赈济百姓。州官批评责问他,他回答说:“人穷则无所不为,不如赈济让人活下去,不要逼人成为盗贼。”州官不能使他屈服。韩思复转任汴州司户,性情仁恕,不实行鞭罚,随即因母丧辞职,卖柴自给。

姚崇当时做夏官侍郎,认识韩思复,就提拔他为司礼博士,屡次升迁至礼部郎中。建昌王武攸宁母亲去世,大操大办,向朝廷请求鼓吹乐队。韩思复认为不合礼制,让武攸宁没要成。韩思复因此得罪权贵,因为他是“被王同皎推荐上来的”这个理由被贬为始州长史。韩思复后来升任滁州刺史,滁州设有铜官开采铜矿,百姓因此极为辛苦,韩思复为百姓从他乡买铜上缴,成本低收益多,方便了百姓。当时州署突然生出五朵黄芝,百姓为此刻碑颂扬这一祥瑞。韩思复转任襄州刺史,随即入朝担任给事中。唐中宗兴建景龙观,韩思复谏阻说:“祸难刚刚平定,大兴土木不是忧物恤人的当务之急。”唐中宗没有采纳。

唐中宗死后,郑愔密谋拥谯王李重福为帝,拟定让术士严善思当礼部尚书。谯王事败后严善思被牵连逮捕,办案官员指控严善思“任汝州刺史时,与谯王往来;到京师后,不揭发谯王阴谋,只奏报东都有兵气;隐匿谋反欺骗皇上,罪该处死”。韩思复说:“以前韦后擅权,阴谋危害社稷,严善思造访相府,预言陛下一定即位。如今严善思接到诏令立刻赶来,假如他有异志,他肯立即奔命吗?我请求召集百官陪审。”百官意见大多与韩思复相同,说:“严善思应该被宽恕。”办案官员仍然坚持要处以死刑,韩思复又上奏恳切反驳。唐睿宗采纳了他的意见,竟免除严善思死罪,流放静州,不久严善思遇赦回家。之前刘允济被酷吏构陷,严善思怜悯他年老,秘密奏请,使刘允济免死。严善思事后见到刘允济,竟不提此事。韩思复上奏使严善思免罪,也未曾要严善思表示感谢,当时人称赞善有善报,他们俩有长者之风。韩思复随即升任中书舍人,屡次进谏指出政事得失,颇被唐睿宗采纳。

唐玄宗开元初年,韩思复担任谏议大夫,当时姚崇已经成为宰相。山东爆发大规模蝗灾,姚崇采取掩盖措施,只派使者分道捕杀掩埋。面对昔日恩人执政,韩思复作为谏官该怎么办?韩思复还是披露了蝗灾实情,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上书说:“黄河两岸州县,飞蝗所过之处,庄稼苗都被食尽,现在蝗群已经游食到洛阳。驱蝗使者来来往往,却谁都不敢说真话。而且天灾流行,蝗虫岂可尽行掩埋?希望陛下罪己悔过,裁减不急的事务,任用秉公无私的人,用诚实来回应天谴。那些驱蝗使都应取消。”

唐玄宗认为他说的对,把他的奏疏拿给姚崇看,姚崇于是知道是韩思复披露的灾情。姚崇顺水推舟,建议派韩思复赴山东视察禾苗受损情况,暗中却设下圈套。韩思复回来后,如实禀报灾情,姚崇又派监察御史刘沼去复查。刘沼秉承宰相旨意,全部换成旧数据上报皇帝,评估结果自然是驱蝗取得重大胜利,守住了河南阵地云云。因此河南数州的赋税都得不到蠲免,百姓的惨景不问可知。姚崇从此对韩思复深恶痛绝,认为他忘恩负义,外放他为德州刺史。

姚崇驱蝗这件事,在姚崇传中又是另一种描绘,姚崇被描绘为反对愚昧迷信、拯救百姓的先进人物。但当时驱蝗的成效是否果真有姚崇声称的那么显着?为什么当时那么多人主张修德而反对驱蝗,是因为他们真不关心百姓死活,还是因为他们看到了驱蝗政绩中的水分?或者说,一个坚持道德的执政者对百姓更实在,还是一个坚持“先进”的执政者对百姓更有利?我想一位坚持道德的官员是不会排斥对百姓有真正实利的措施的;而一个坚持“先进”的官员,却往往把自己的过失完全推到“保守落后”、“愚不可及”的批评者身上,他当脸,别人当屁股。中共邪党热衷树什么“先进典型”、搞什么“先进性教育”,假大空轰轰烈烈,却可曾有几个真君子,对百姓有多少实际贡献。

韩思复后来担任黄门侍郎、唐玄宗北巡时行在巡问赈给大使。后来升迁为御史大夫,但他性情恬淡,不喜欢纠察官员,随即转任太子宾客,进封伯爵。韩思复屡次升迁至吏部侍郎,之后又出任襄州刺史,政绩名满天下。他回京后仍担任太子宾客,于七十四岁逝世。朝廷谥号“文”,天子亲自在墓碑上题词“有唐忠孝韩长山之墓”,旧属下卢僎、襄州人孟浩然在岘山立石纪念他。

之前,郑仁杰、李无为两位高人隐居于太白山,韩思复少年时曾跟随二人学习。他俩曾说:“你识清貌古,只恨你做官做不到宰相(救济天下)啊!”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皇帝身边的侍从官,负责奏报、批复公文,他们对皇帝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有些犯了大罪的大人物,便会去贿赂他们,请他们从旁为自己说情,以便减刑免死。
  • 汤斌曾担任岭北道,赴任时,雇一头骡子载衣被出潼关。后来称病解任,衣物一点也没增加。汤斌后来担任江苏巡抚,每天只吃蔬菜。汤斌一天查阅账簿,发现某天买了只鸡,惊愕问道:“谁买的鸡?”仆人磕头说:“公子。”
  • 新媳妇上门那天,夫妻交拜后傧相才揭开新媳妇的红盖头。富家女婿一看见夫人满脸麻子,浑身赘肉,大惊失色,觉得自己终身幸福被毁,竟然逃走。
  • 清代高官汤金钊在北京的时候,乘车经过北京宣武门大街,不小心碰了一个卖菜翁的担子,蔬菜掉了。卖菜翁大怒,将车伕揪下来又骂又打,要汤金钊赔钱。
  • 唐次为人正直,他无辜不幸的被贬到偏远的蛮夷所在之地,内心孤苦抑郁。于是收集自古以来忠臣贤士遭到流放,有的甚至招致杀身,而君王并没有醒悟的事例,写成了三篇文章.叫做《辨谤略》。
  • 唐次为人正直,他无辜不幸的被贬到偏远的蛮夷所在之地,内心孤苦抑郁。于是收集自古以来忠臣贤士遭到流放,有的甚至招致杀身,而君王并没有醒悟的事例,写成了三篇文章.叫做《辨谤略》。
  • 乾隆庚戌年,邓石如客居曹文埴幕府时,曹文埴因祈福一事进京,强拉邓石如一起去。邓石如独自戴着草帽、穿着草鞋、骑着毛驴,后曹文埴三天出发。
  • 武则天主朝政后,排除异己,严刑峻法。唐献可希望自己被武则天认为是她的忠臣,就诬告自己的舅父裴行本,请求杀死裴行本。
  • 明朝人王士嘉生性敏锐,他出任山阴县令时,有一个瞎子喝醉酒躺在山阴城南大荆树下睡觉,酒醒发现自己怀里的一百吊钱不见了。告到官府,王士嘉说:“这一定是荆树做怪。”于是带领衙役出城来审问。百姓很好奇,都出城来围观。王士嘉命人排查,谁没有前来观看,发现了一个人,神情仓皇,在他家找到了瞎子的一百吊钱。代王府银库丢失钱钞,但是银库门窗封存依旧,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王士嘉来了观察现场,发现气楼(排气孔)好像有物进出的痕迹。于是在院子里摆上钱钞,将城里的猴子都带来,让它们从旁边经过,有一只猴子伸手抓钱,于是审问那只猴子的主人,找到了失窃的钱钞。
  • 汉代的留侯张良,后来从游赤松子;唐代的邺侯李泌,后来进入衡山学道。有人说:“桥上仙风,锁子道骨,各有所得,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像尉迟恭,他本是一介精猛武夫,曾经拳打过李道宗,几乎死于唐太宗的刀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