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yǔn zhū dǒng zhuó,jiè shā wáng kuí。
允诛董卓,玠杀王夔。
ㄩㄣˇㄓㄨ ㄉㄨㄥˇㄓㄨㄛˊ,ㄐㄧㄝˋㄕㄚ ㄨㄤˊㄎㄨㄟˊ。
允诛董卓,玠杀王夔。
【注释】
(1)允:王允,字子师,东汉末年太原祁(今属山西)人。出身官宦世家,十九岁开始任公职,灵帝时曾任豫州刺史,献帝时担任司徒、尚书令。策划吕布刺杀董卓,后来被董卓余党李傕(jué,ㄐㄩㄝˊ)所杀。
(2)诛:杀。
(3)董卓:字仲颖,东汉末年陇西临洮(今属甘肃)人。个性粗猛有谋略,灵帝时曾任并州牧,后来领兵入宫,废掉少帝,改立献帝,又焚烧洛阳,挟持献帝迁都长安,自为太师,专横残暴,后来被大将吕布所杀。
(4)玠:余玠,字义夫,蕲州(今属湖北)人,南宋末年抗蒙名将。家境贫困,曾就读白鹿洞书院。起初投靠淮东制置使赵葵作幕僚,后来因战功升淮东提点刑狱。宋理宗又授命兵部侍郎、四川宣谕使、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率领军民修筑山城,击退蒙古军。后遭诬陷,被理宗召回,或说服毒而死。
(5)王夔:南宋末年任四川利州都统,绰号王夜叉,个性强悍,所到之处被摧残破坏,四川人民都畏惧王夔。后来被余玠用计斩杀。
【语译】
王允策划诛杀叛臣董卓,余玠设计杀掉悍将王夔。
【人物故事】
王允
东汉王允年少时就喜好高尚的节操,有立功的大志,常读诵圣贤经传,时刻练习骑马射箭的技能。汉灵帝时,王允曾讨伐黄巾贼,并揭发宦官张让勾结黄巾军,因而遭到张让陷害入狱,出狱后改名换姓,隐居往来于河内、陈留之间。
灵帝过世,大将军何进计划诛杀宦官,召见王允共同策划,并密召董卓带兵入朝。但董卓还没到,何进就被张让暗杀。张让劫持少帝,被尚书卢植追杀而死。董卓前往迎接少帝,后来胁迫太后废少帝,另立献帝(陈留王)。董卓入主洛阳后,盗取汉灵帝之墓,奸污公主,又滥用刑罚,稍有得罪必遭死罪,引起各地州郡的讨伐。为了避开关东盟军,董卓毒杀了弘农王(少帝),将献帝迁到西京长安,并迁移洛阳数百万人口到长安,沿途遭马匹践踏、盗匪抢劫、饿死的人不计其数,造成尸体堆满道路的惨状。董卓还烧尽洛阳的宫庙、官府、住家,二百里之内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到长安后,董卓又让朝廷封他为太师,位在诸侯王之上,车子、服饰近似天子。任职司徒、尚书令的王允见董卓为祸深重,篡位谋反已出现征兆,就和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等密谋共同诛杀他。当时董卓的义子吕布与董卓有嫌隙,且与董卓的侍婢往来,内心不安。于是王允串通吕布作为内应,刺杀董卓。董卓被杀后,士兵都高呼万岁,百姓在街道欢唱起舞。董卓被陈尸于市集,董卓向来肥胖,守尸的小兵在他肚脐上点火,光明照亮了多日。之后被袁氏门生焚尸,把骨灰洒于道路。董卓部下李傕把他的骨灰合敛而葬,殓葬之日,来了大风雨,雷霆击中墓地,水流入其中,棺木漂流。(据《后汉书》《三国志》)
余玠
南宋余玠曾担任四川宣谕使、四川安抚制置使,他到四川后,整肃纲纪,依山筑城,屯兵聚粮,招选贤能之士,诛杀贪污腐化的将领以肃军令,使得人心安定,四川因而富实起来。利州都统王夔素来残暴凶悍,号称“王夜叉”,仗恃着功劳骄傲放肆,所到之处被抢劫掠夺,四川百姓深以为苦。余玠到了嘉定,王夔率领部下士兵前往迎接拜见,二人相谈才一会儿,就见旗帜精明,器械森然,沙滩上士兵林立,无一人敢乱行。船上众人看了都大惊失色,而余玠依然神色自若,徐缓地命人奖赏。王夔退下后告诉人说:“读书人中竟有这样的人!”余玠早就想除掉王夔,只是王夔握有重兵,恐怕危及四川,和亲信将领杨成商量此事。杨成说:“王夔有叛逆之心,目无王法,放纵士兵残害人民,现在若不除去他,等他成了气候要发兵反叛,那时要除掉他就难了。”余玠于是心意已决,半夜召见王夔议事,暗中让杨成代替王夔,率领其部众。王夔才离开自己的军营,新将杨成已单骑入营,将士都惊慌地瞪大眼睛,众人互相对视,不知该怎么办。杨成告知真相,将为众人统帅,于是大家向杨成拜贺,王夔一回来,就被斩杀。杨成查出和王夔一起作恶者数人,也依法诛杀。(据《宋史》)
董卓死后,其部下围攻长安,吕布邀王允一起离开,王允说:“如果国家不能得到神灵护佑,我宁愿奉献生命,以死报效朝廷。皇帝年幼,只能靠我辅助,面临灾难却自己逃走,我于心不忍。请多勉励关东众人,要常以国家为念。”王允个性刚直,疾恶如仇,后来虽然被董卓部下所杀,却是为了忠义而死。王允去世,天子哀痛,百姓丧气。迁都许昌后,献帝思念王允忠贞而有节操,又改用隆重的葬礼安葬王允。并封他的孙子王黑为安乐亭侯,封地三百户。暴虐无道的董卓被杀时却是举国欢腾,甚至死后都不得安宁,打雷也要打进他的坟墓,真可谓人神共愤了。
余玠为了革除军中的陋习而被陷害,郁郁不乐,听闻皇上召命,更加不安,一夜之间突然去世,或说是吃了毒药而死。余玠斩杀贪婪残忍的王夔,大快人心,为四川百姓除去了一大祸患,又秉公革除四川弊政,为人民造福。当四川百姓听闻他的死讯,无不悲伤得有如失去父母,宋理宗也停止上朝听政,并特别赠与五官的官位给余玠。余玠的公正无私,天地同鉴。如果官员都能如此凡事为民着想,天下百姓就有福了。
──转自正见网
(点阅【龙文鞭影】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