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序

听听波兹曼的意见

文/冯建三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电视新闻、反交流、精神分裂、歌舞杂耍……民众对漫无条理已经见怪不怪、娱乐得麻木不仁……”。这是在说二十一世纪的台湾电视吗?不,是二十多年前的美国。

读及这段文字,国人可能有两种反应。一是倍觉诧异:不是说美国电视新闻很专业吗?怎么会在三大电视网寡占的年代,美国电视就已经是这副德性?二是了然于胸。原因也许又有两种。

责怪科技的人说,“天下乌鸦一般黑,电视这种形式本质就只能这样”,往昔的美国、今日的台湾,无足为奇。责怪商业的人说,利润归私的竞争动能,早晚逼使业界走向恶质,也就有此表现。二○○七年七月二十七日,美国凤凰城两地方电台因抢拍警察追捕逃车的新闻,直升机对撞,四人死亡,只不过是电视的荒谬面向,是新闻界的悲哀也是卑微的注脚。

本书是历史之作,约有十种语文译本,脱胎于一九八四年书展讲演,经扩充与提炼而成。作者藉由对比印刷阅读与电视影像,推演主要观点:“审查令人反感,也必须反抗,但审查的影响却微不足道;查禁不会严重妨害自由;电视显然笑里藏刀,它不妨害且还扩大自由;电视经济制造耸动话题,我们不断收视,然而却没有人禁止我们自娱”。

虽然同属“媒介环境学”(林文刚教授认为,这个译词比媒介生态学,更能传达media ecology的含意)的重要启发与援引来源,波兹曼在很多地方与麦克鲁汉不相同。假使只是说他“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电视时代蒸蒸日上”,恐怕是错失了作者的真正意图。

在本书最后三章,波兹曼所展现的人文与民主启蒙认知,格外明显。第一,作者破除了媒介环境学是科技决定论的印象。波兹曼说:“电视节目可以刺激学习兴趣”,这就是说,影音图文各有适宜的寄托形式,人们所要传达的内容不同,便应当各自寻觅相应的媒介,借此才能达到最佳表达效果。

然而,如果没有注意这个最佳结合得有制度配套,那么情况将要走样,变成“依循媒体商人指定的方式”,致使生活其间的人走入“娱乐致死”的胡同,无法自拔。个人的遁逃空间将极其有限,群体的开创余地也见困难。第二,既然要求有制度的配套,那么,厌恶科技的人,不时作势或愤怒发言,表示要将电视逐出生活之外(“消灭电视的四大论据”、“关电视机运动”等等),波兹曼也就歉难同意了。“邮差”(作者姓氏的意译)带来的是希望、是媒体素养教育努力迈进的方向。

媒体素养与媒体环境学所要导引的媒体批评,大概很难回避这类问题的探讨,乃至于知识澄清与扩散的行动规划。美国“媒介环境学会”创设第四年、也是波兹曼谢世的二○○三当年,睽违美国七、八十载,有关(特别是电子)传媒的结构改造运动再告“风起云涌”。它的动能与成绩,尚难高估,可以确知的是,这样的运动需要波兹曼这样的书与识见、需要媒介环境学的投入与支援。◇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第一次遇见马修,是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市雪谦寺后方的小房间里,他正躬着背挤在电脑前。当时马修正指导着ㄧ群僧侣,努力的把经文打入电脑,这些传统的经文都是用手刻在长方形的木块上,然后再用刻好的木块印在纸页上;而现在这群僧侣正运用一种特殊设计的藏文字体,把经文一字一字的打入电脑中。
  • 自由的定义是做自己的主人。对许多人来说,这代表行动的自由、行为的自由、意见的自由,让他们有机会完成自己订定的人生目标。这种信念主要是从外在来定义自由,完全没有顾到内心中念头的独裁性。这种对自由的定义在西方世界很寻常,认为自由就是为所欲为,根据冲动而行。这其实是蛮奇怪的想法,因为如此一来,我们反而成为念头的玩物,任由干扰心的念头来支配自己,我们像山头上的草,风怎么吹,草怎么倒。
  • 我一直是喜欢阅读和写作的,从其中也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乐趣,它让我拥有一个更为丰美的心灵和相当精彩的人生。而教书多年,我心中确实有很多的想法,尤其,在国文的教学上,如何提升他们的程度?
  • 一直是个好奇的人。

    有一个假日,和朋友一起逛街。看到有人在排队,队伍很长,直排到马路上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啊?原来是个餐厅。客人太多了,等待的客人更多,不得不如此。

  • 台风,对台湾人是耳熟能详而且能切身感受的。

    1955年我上小学一年级,平生第一次写作文,而第一个作文题目就是“台风”,因为前几日正好有台风侵台。虽然那时字也认得不多,年纪小却也就不知害怕,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而且记得没有用注音符号)。

  • 美洲早期的移民十分善于描述飓风的影响,不过对飓风的结构却一点概念也没有。一直到了十九世纪初,自然科学界才开始把飓风当成一个庞大的涡流系统或旋风。

  • 阅读《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会产生很愉悦的经验,有一种有人正在为你加持气场的感受,内在的能量会变得很高昂,脑子会变得很清明,尤其当书中的加油站工人苏格拉底提出独特的反问时,读者会跟随着叙述走,一起思考,也一起展开心智与心灵的神秘探索。
  • 1980年代,还在读大学时,校园流传着一本《新世界之旅》影印本,却像是秘笈般在同学间传阅,喔,对不起,那时候我们也没有什么智慧财产权的观念。
  • 未来——“我希望透过这门课,能让你开始看见自己与维系你生命的土地之间的关系,并且找到自己,找到你的根。这里没有任何神秘学、魔术或宗教存在。只有对单纯真相的理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