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悠悠:刘统勋除恶荐贤

秦如初
font print 人气: 94
【字号】    
   标签: tags: ,

刘统勋(1699—1773年),清代山东诸城人,字延清,号尔钝。雍正进士。乾隆时累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曾多次察看黄河、运河工程,均能革除积弊。又四任会试正考官。有《刘文正公集》传世。

一、惩恶

刘统勋监督河南黄河工程期间,一天晚上他走出驻地,微服私访,步行河岸,看见几十个用大车送秫杆的老百姓,都露宿在河旁,人和牲畜都疲惫不堪,有的大人和孩子相对而泣。

刘统勋询问是怎么回事,那些人回答:“我们是某县的老百姓,离这里有三天的路程,奉县官的命令,运送秫杆到这里。可是负责收料的某官员,每车索钱数贯。拿不出钱,便拒绝收料。我们都是穷人,哪里来的钱?在这里滞留已近十天,所带的盘缠已经花完,打算逃跑又走不了,所以在这里哭泣。”

刘统勋听后半信半疑,后来灵机一动,告诉他们:“我也是来送料的,与某官手下人是老相识,一会儿便能将料缴完,现在我替你们去缴。”说完便赶起一辆车前去。到了收料场,拜见了某官员。某官员见刘统勋面色细润、衣着整洁,便断定他是乡间富绅,于是加倍索取,共计索要十余贯钱。刘统勋略与之争辩,某官员便大发雷霆,命令随从挥动皮鞭将其驱走,并将其牛车扣留。

刘统勋一见该官员的所作所为,比老百姓反映的有过之而无不及,便急急赶回驻地,一面命随从官员,手持令箭,绑某官员前来,一面召集管理治河工程的官员们,前来开会。

不一会儿,某官员被押到驻地,刘统勋略加审问,即令推出候斩。管理治河工程的官员,纷纷长跪,为其请罪求恕。

坚持了好久,刘统勋才命令将某官员押回,罚以大杖数十板,再戴上重刑具,沿河示众。革去官职。

各料场官员,惊恐万状,从此对来料随到随收,再也不敢欺压百姓了。

二、荐贤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皇帝为了宣扬他的文治武功,决心要编纂一部囊括中国古今图书典籍的大丛书。在规模上,不但要超过康熙、雍正时编辑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而且要超过明代的《永乐大典》(两万两千八百七十七卷),他要创中国亘古未有之伟业。

可是,中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代书籍浩如瀚海,若想成此大业,非有学识渊广、博闻强记而且年富力强的奇才,不足以担此重任。

乾隆思来想去,将朝野的文人学士一个个地排队,确信东阁大学士刘统勋,能够担总裁之任,并由其他大学士以及各部尚书协理,总裁、副总裁一班人马,均已落实,只是总纂一职,却无人能够胜任。

这天,乾隆皇帝又把刘统勋召进宫来,商议由谁来担任总纂一职。乾隆皇帝叹道:“自来兵家常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编纂《四库全书》一事,乃千秋伟业,比疆场征战更难啊!朕沉思已久,难道以中国之大,竟无一人堪当此任吗?”

刘统勋早就有心想在皇帝面前举荐自己的门生纪晓岚,但不敢冒然从事。纪晓岚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因“漏言”案,被充军发配新疆,正是乾隆帝亲处此事。于是,刘统勋慢吞吞地说道:“圣上乃真龙天子,当朝以后,天下太平,四夷咸服,可谓国泰民安,万民乐业,为旷古未有之盛世,文治武功皆胜于往昔,今圣上创千秋之伟业,成万世之宏章,地辅天助,定早已降下堪当此任的辅臣。只是老臣愚钝不慧,不敢贸然荐举。”

乾隆从刘统勋的话中,听出他已物色好了人选,便催促说道:“看来你心中已有人选,何不快快奏来?”

刘统勋见乾隆催促如此急切,欲擒故纵,更不肯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笑道:“哪个朝代都有杰出的人才,但往昔各代皆不可与国朝相比。依老臣看来,堪当此任者已侍奉圣上多年,也深得圣上垂爱,只是这位才子远离圣上几年,圣上一时想不起来罢了……”说到这里,刘统勋又故意十分惋惜地叹了一口气。

乾隆看刘统勋胸有成竹而又有意绕弯子,便又催促道:“老爱卿,此人是谁?请快快讲来!”

刘统勋这个时候才说:“圣上操劳国事,日理万机,此人又久居边塞,所以圣上一时想不起来啊!这人就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当过侍读学士的纪晓岚啊!”

乾隆听刘统勋这么一说,若有所思地沉默片刻,然后问:“老爱卿,难道你是有意为他说情来啦?”

刘统勋连忙下跪,说:“圣上明鉴,臣蒙圣上恩宠,处以高位,自当鞠躬尽瘁,报效万岁隆恩。几十年来,臣以国事为重,忠心耿耿,今圣上求贤若渴,臣若知而不言,埋没了人才,岂非罪在不赦?臣尝思古人尚能‘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今吾皇万岁,乃贤明圣主,广开言路,故而老臣敢直言以陈。纪昀虽是臣的门生,但他更是圣上的宠臣。中进士之后。他恭敬侍上,深得圣上嘉许。此后坐‘漏言’案发戍乌鲁木齐,乃圣上英明,爱惜英才,免其死罪,宽大至极。他在西域军中也勤奋不已,并深为往事愧悔,一旦赦免回京,定能不负圣上隆恩!”刘统勋谨慎奏来,入情入理,乾隆听着不由得频频点头。

这三年的时间,内廷中没有纪晓岚往来走动,乾隆总感觉缺点什么,遇有许多事情,时常在想:要是纪晓岚在朝中就好了,尤其在诗、联、属和之时,更感到如此。但乾隆也有他难言的苦衷,不好将纪晓岚马上召回京城。自从动了纂修《四库全书》的想法之后,乾隆也在想,由纪晓岚主持总纂,恐怕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了。现在刘统勋奏请,正中下怀。乾隆于是顺水推舟,说道:

“看在老爱卿的面上,朕赦纪昀回京。”

于是,乾隆颁下诏书,要纪晓岚火速回京。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六月,纪晓岚回到了北京,成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

《四库全书》的编校,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乾隆年间的一桩盛举。对刘统勋来说,他于《四库全书》最大的贡献,倒不在于他担任正总裁,而在于他推荐了一个很好的总纂官。因为,刘统勋此后不久,就去世了。若不是刘统勋推荐、起用纪晓岚,那部《四库全书》的前景究竟如何,便在未知之数。

所以,古人叹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也!”

(事据《清史》等)

转载 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