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的育儿手记〈七〉

痴心妈妈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19日讯】
三岁三个月
会单脚立,会自己刷牙,但要督促才肯刷;会自己走路去幼稚园。认为“四”是可数的数中最多的:“我要四粒糖”,“我再玩四次”,在数珠子的算数器上可完成十以内的加减,如不让数珠子则二加一也算不出。

吃饭可以不用喂,在家吃每顿饭都要花半小时以上,有多种吃饭姿势:坐不久就要走动,或爬上椅子倒竖起双脚,边吃边玩。大人喂他则可吃得快点。喜欢幻想,以假当真。曾煞有其事地向我报告,“我刚才一脚踩死了一只小小的老鼠。”“蚂蚁吃我们桌子上的包子了,吃了一只又一只。”当时我信以为真,事后教育他不要说谎,他却不以为然。

这个年龄的孩子总会把想象与现实混淆在一起,他自己也真假不辨。爱创根问底。我问一句:“你觉得冷不冷?”他就反问我:““觉得”是什么意思?”我一时讲不清,他又问:“是不是牛角的’角’?“是不是小刀割的“割”?在粤语的发音里,“觉”与“角”、“割”是相似的。“觉得”是抽象的,“牛角”和“刀割”是具体的,儿子想用自己熟悉的词去理解新词。看来他是在动脑子。为了让他明白“觉得”和“感觉”,我举了大量实例,但他最终还是不清楚。孩子最讲实际,只接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想给他来点“抽象”,只是徒劳。

三岁半
会自己拿碗下楼去买他最爱吃的豆腐花;会去商店买盐,买了一包盐回家,路上看到停在路边的汽车就爬上去玩,玩够了还记得把盐拿回家。遇到不顺心的事会睹气、闹情绪,但很快又忘记了。

有“好”和“坏”的概念,对各种生物除了要知道“它能不能吃?”“咬不咬人?”现在还要求知道“它是好的还是坏的?”看电视时,儿子坐在我旁边,电视上每出现一个角色都要回答他的提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有时我无法用好或坏来截然划分电视上的角色,只好告诉他:“这人不是坏人,但他做了坏事,正如你,有时也会做坏事”。儿子不领会,只是以后再提问时,除了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又增加一句,“还是象我这样不好也不坏?”我真不知世上除了“好”、“坏”、“不好也不坏”,还有多少种划分标准?“江郎才尽”之感顿生。

儿子生病,带他去医院看病。一回到家就问我:“医生是好人还是坏人?”“好人为什么要拿针水往人家屁股上打呢?” 在他看来,大概衡量医生是好人还是坏人的标准,就是有没有造成他的屁股痛。

我从市场上买回田鶏,儿子发现了,追问:“青蛙吃害虫,它是好的。为什么要捉它?捉青蛙的人是不是坏人?”他边跺脚边鼓起腮帮子,大声声明不吃田鶏,也不许我杀,爱憎分明地要我立即把它们都放走。我明明知道青蛙可以帮助农田除害虫,但又因为其丰富的动物蛋白要买来吃,儿子的态度让我惭愧。人们为了自身利益而放弃“原则”的事幷不足为奇,但是面对儿子的这份真诚和执著,我无法向他解释。

儿子三岁多了,才知道自己当母亲很难及格。@、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家里添了个婴儿,每日工作量大增,据说养一个孩子要用十万个工:不停地喂奶、喂水、换尿布、还要给他洗澡。一遇阴雨,房间里里外外全挂满尿布。我也无暇顾及什么仪态:衣服上总不时被沾上点黄的、白的。哭闹声一起,全家人就紧张地轮流把孩子抱在怀里又拍又摇。据报上介绍,婴儿脑子嫩,用劲摇动会损坏大脑影响智力。我专门训练了丈夫的姿势,怕男人力气大,把孩子拍伤摇散了。
  • 从这时开始,当母亲的麻烦事剧增了,每看到一样东西都要回答儿子的提问:“这是什么?”“做什么用的?”“还有呢?”一直穷追不舍。所有那些问题汇集起来,足够编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儿子爱看《看图识字》、《小朋友》等读物,老是缠着大人给他讲解,真后悔生孩子前没有念一段幼师课程,以应付眼前的每日必考。
  • 弗罗伊德讲的恋母情结也许是存在的,儿子对父亲有点排斥心理,不愿他与自己一道分享母亲的感情。吃饭时我提醒儿子别光顾吃菜不吃饭,等下一次吃饭时他就会告状,“妈妈你看看,爸爸光吃菜不吃饭,他不听话以后会长大孖疮的”。真是个莫须有的罪名。
    丈夫自从有了儿子时常叹惜,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已降为二等公民,我又要当妻子又要当妈,只能当妈为主,为妻作次。
  • 遇上有趣的电视节目可安定下来坐着看几分钟。对大人们谈话开始有兴趣,一见大家笑也及时跟着笑,而且声音特别大,笑完才想起问:“妈妈,你们刚才笑什么?”在场的人都忍俊不禁。
  • 我平时一看到他的手脏,随口就讲:“快去洗洗你的猫爪子!”这天来了客人,我端出一盆水给他们洗手。儿子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大声问道:“妈妈,你打水给谁洗猫爪子呀?”当场让我好尴尬!从此再也不敢随便对他使用不规范用语了。

  • 美国佛州一位母亲说,作为家长,她的职责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长”,并拒绝成为他们的朋友或“直升机父母”,否则你将培养不出有韧性的孩子。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 绒毛玩具
    六岁之前还是处于自我为中心的时期,没有所谓的“他我概念”,如果这时强迫孩子分享,其实是抢劫的行为,要让孩子懂得“分享”,应该先满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后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渐成形。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当孩子表现得不如我们所预期,我们感到生气,而对着孩子指责、批评、责骂或威胁……但我们如此反应,除了宣泄自己的情绪外,对孩子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