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谈敬老的教养

老者安之
杨纪代
font print 人气: 66
【字号】    
   标签: tags:

崇明老人记
清/ 陆陇其

崇明县(属江苏省,在长江出口处)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四子尽为富家奴(都当富户家的奴仆)。及四子长,咸(都)能自立,各自赎身(以金钱赎回自身的自由)娶妇,遂(于是)同居而共养父母焉。卜居(选择居所)于县治(一县行政首长所在地)之西,列肆(并排着的店铺)共五间:伯(长子)开花布店,仲(次子)开布庄,叔(三子)开腌腊(腌菜腊肉店),季(老四)开南北杂货,四铺并列。其中一间,为出入之所。

四子奉养父母,曲(细密周到)尽孝道。始拟(开始拟定)(伙食)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曰:“翁姑(即俗称公公及婆婆)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经过)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孝敬伺候于尊长的面前),太疏(不够亲近)。”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媳又曰:“翁姑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也)疏。”乃以一餐为率(准则),如早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早餐季;周而复始。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大厅),父母南向坐(即面向南方,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者之位),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分昭穆(尊卑长幼的次序)坐定,以次(按顺序)称觞(举起酒杯)献寿(敬酒祝福尊长健康长寿),率(依循)以为常(如此这般习以为常)

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铜钱一枚叫做一文)。老人每餐毕,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即往市中嬉(逛街溜哒),买果饼啖(吃)之。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偷偷补上),不令老人知也。老人间(偶尔)往知交游,或博弈(下棋),或摴蒲(古代一种赌博性的游戏)。四子知其所往(知道他上哪家去了),随遣人密持钱二三百文,安置所游家,并嘱其家佯输钱于老人(马上派人暗地里拿着二三百文钱,放到那一家,并且叮咛那家人,假装输钱给老人)。老人胜,辄踊跃持钱归(就欢蹦乱跳的拿着钱回来了),老人亦不知也。亦率以为常(也就习以为常)。盖(大约)数十年无异云(大概有数十年就这样式儿的了)

老人夫妇,至今犹无恙(没有病,仍然健在),其长子年七十七岁,余子皆颁白(其余三子也都头发斑白),孙与曾孙约共二十余人。崇明总兵刘兆,以联(门联)(张贴)其门曰:“百龄夫妇齐眉(夫妻相敬如宾,和谐到老,称为齐眉),五世儿孙绕膝(围绕在膝下)。”洵不诬也(果真不是骗人的)。因援笔(因此提笔)记之,以告世之为人子者(告诉世间那些做子女的)

读完此文,再对照现今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不良现象,相信您一定跟我一样,心中感慨万千:道德崩滑、世风日下已经到了无恶不作、无奇不有的状态,更达到了荒谬而不可思议的地步。电视、报纸、杂志成天报导的全都是些晚辈犯上、逆伦的行为,为了钱、为了享乐、为了一己之私,枉顾天伦。看看清朝时的人心、操守与言行,能不惭愧、汗颜吗?这事儿的记述也不过距今三、四百年而已!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这是孔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将老者安之列在首要。几千年来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向以“孝”“悌”为本,所以有二十四孝的流传,有孝经的定本。从帝王将相、公侯贵胄到贩夫走卒、市井小民,全都身体力行,蔚为风气。所以“崇明老人记”一文,带给我们的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切身的问题与严肃的思考。

现今社会型态丕变,导致养儿防老的观念式微,长辈颐养天年的场所,也逐渐被养老机构、养护中心所取代,但单是身体的照料并不够,亲情的抚慰才是老人家最大的安慰。大笔的养老金并不是铁的保障,大多数的老者心中的期盼是:儿孙们的承欢膝下。

在当前如此复杂的环境里,您可以依眼下的条件,力所能及的用心、关心您的长辈。真正发自内心的嘘寒问暖,尽量利用空档领着孩子和他们闲话家常、互通有无。这精神上的慰藉比丰厚的物质享有来的效用大。这一点您得谨记在心,并持之以恒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因为您的身教就是最佳示范,您的所作所为就是子女最好的蓝本。

宇宙万事万物都依循着周而复始、始卒若环的定律,所以您终有那么一天会成为“老者”,于是您的子女,肯定依照您当初照顾长辈的方式和所演示的行为,依样画葫芦的将您“安之”,因此您能不重视这个问题吗?能漠视与忽略这件事情吗?

谁都知道,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给自己做的,一切的后果全是回向给自身的,所以现在得好好考虑、得正确对待“老者安之”这个人生课题!@*

* * *
附注:陆陇其,字稼书,清浙江平湖人。(公元1630→1692年)清康熙九年进士,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平生孝友端方,不苟言笑,洁己奉公,以德化民。死后入祀“文庙”,乾隆元年特谥“清献”。著有《三鱼堂文集》等多种。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朝的李渔,他特别讲求艺术化、趣味化的生活,方方面面的安排,都能自出机抒,独具巧思,充满了别出心裁后的改变。下面看看节录自他《闲情偶寄》卷十一“器玩部”中“贵活变”的一段文字所表达的一些构思与看法:
  • 现在的孩子活在物欲横流的万花筒里,大手大脚,不知节俭为何物。不像我们老一辈的,小时穿补钉衣裤,生日有点预算才在饭里给加个红蛋,哪像现在,连蛋糕都吃腻了!如今开始品尝浪费过度的结果了,那就是全球能源短缺的危机了。自古以来,有德之士莫不推崇“俭以养德”。其实古人早早就以身作则,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典范——司马光敎子:
  • 当孩子常在您跟前抱怨老师偏心、不公、大小眼;甚至同学之间发生更大的纠纷而认为师长处置不当,造成自己的宝贝身心受创;或者您觉得某一项家庭作业家长无法配合而认为老师有意刁难……等等事件,您一定心血沸腾,立刻要找老师理论。贤明的家长,请稍安勿躁,想想这个故事的主旨何在。
  • 昨晚读的郑板桥全集中,<潍县(山东省潍县)署中与舍弟墨(作者的堂弟、郑墨)第二书>这封家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突然闪现: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用正确而适当的方法),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悱恻(一定要老实忠厚、心胸悲悯),勿为刻急也(不可心浮气躁、待人苛刻)。……
  • 郑板桥的家书虽然仅留下十六通﹝封﹞,可是十六通展现出来的却是真挚可感的情操,以天地万物为心,抱着“民胞物与”的胸怀,关心民间痛痒,表现的是一份坦荡无私的爱。传说板桥装糊涂,偏狂骂世;读了家书,才知道他真是内行醇谨,老成而忠厚。
  • 我们必须从“激发这类儿童的勇气,并让他们相信自己的长处与能力”来进行治疗。
  • 在成长到学龄的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培养和练习帮助新朋友、与他人相处和交友能力。还有自我调节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 学龄儿童往往喜欢独立,但他们仍然需要你的爱、关注和认可。在成长和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导。这些限制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并为开始上学后的新规则、惯例和责任做好准备。
  • 我们已经知道,儿童都会努力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将他们的努力追求导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须确保,孩子的努力可以获得心理健康与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调。
  • 我们知道,不劳而获的成功多么容易转瞬即逝,因此训练儿童满怀企图心没有什么好处;更重要的是训练他具备勇气、坚忍和自信,这样他才能体认到失败时永不气馁,而且应该视“失败为需要被解决的新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