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艺术教本介绍

中国相声史《相声创作的回顾》

1976年至今
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相声创作变革︰
相声创作的过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是在1949年以后,往昔代代授徒的口传心受,逐渐被“生活—曲本—舞台”这样的过程所取代。曲本确立成为整个相声创作过程的中心,而编写出文字曲本,即被称为“相声创作”。这样的变革有着主客观的原因,整个发展态势无可避免的往前走去︰

一、主观原因—演员成分︰
在1949年以后,演员要能识字、学习思想,并参与官方培训,加上许多新一代演员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具备了从事曲本创作的条件。同时相声演员的生活环境开始统一,不再四处撂地赶场,为挣钱糊口而疲于奔命,相对较有时间跟心思集中于艺术。许多热爱相声的知识份子,甚至卓有成就的文学界作家,此时都积极的参与相声的创作,实现了文人和演员的结合。

二、客观原因—艺术变迁︰
1.品味提高︰相声不再是坊间聊供消遣的玩意儿,而是台上雅俗共赏的艺术,因此必须减少演员随意、随机的抓哏取笑,并提高表演内容稳定性的要求。
2普及的需要︰1949年以后,有些相声带有宣传性的目的,因此必须足够普及,除广播、电视外,主要传播工具就是见诸文字的曲本。
.3.功能的变化︰传统相声并不排斥寓教于乐,但是与此相关联的互相观摩及艺术审查,都要求有立以为据的曲本。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相声不再是单纯的表演活动,背后的曲本创作逐渐独立,占居最重要的创作地位。

*关键相声人物︰
就相声创作而言,从1949年近来半世纪间,相声艺术界有着四位推手,代表着四座里程碑。

一、以侯宝林为代表的传统相声推陈出新︰
侯宝林早年演出的表演风格清新雅致,被誉为“文明相声”,他能将原来庸俗的段子整理成雅俗共赏的词藻,创作新相声也能另辟局面,与知识性、趣味性作结合。

此外,侯宝林在《我和相声—答读者问》中说︰“相声有自己的个性,它是一种民间的喜剧形式,它用笑作为艺术手段,用幽默、诙谐、风趣、滑稽种种手法来表现。不管你说什么样子的段子,都得要让人笑,还要做到雅俗共赏。就是说,用艺术手法让人发笑。如果演员在台上胡来,不择手段,以为反正人家乐了就行,成了‘包袱’主义,这样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

侯宝林的相声净化、美化了传统相声,更提高了其中语言的艺术性。他讲求相声语言要精炼、含蓄、干净、优美,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大师。

二、以马季为代表的承先启后︰
马季本身具有许多优越条件,他曾师法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长期与艺术精湛的艺术家同台,受到宝贵的艺术熏陶。难得的是他在多方吸收、博采众长之余能够扬长避短、自成风格。就“说”、“学”、“逗”、“唱”而言,马季的技艺较为全面,其中“说”、“逗”尤为突出,中年后“唱”则稍显逊色,因此马季有所调整,自成风格。

在马季身上,有着传统相声的深厚功力,又有着强烈的创新趋势;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将传统与创新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这在他创作的歌诵型相声中表现的尤其明显;例如著名的《海燕》运用手法丰富,马季将“三翻四抖”、“贯口”、自嘲等多种传统技巧表现其中,不落俗套,因此在中国社会上得到很高的评价。

三、以姜昆为代表的新相声创作︰
姜昆的相声创作以“新”为生命线,在《相声艺术论》里具体概括为题材新、格调新、形式新、手法新、语言新,所有这些“新”都源于生活,如《姜昆、李文华相声选》中<后记>里说的︰“中国照相馆的姚经才经理,给我们讲了那么多在‘文革’时期干他们这行的难处,引起了我们辛酸的回忆,才写出了《如此照相》。”

其他姜昆所创作的段子,如《诗歌与爱情》、《爱的挫折》、《迎春花开》、《喜事》、《青春颂》、《一买一卖》,莫不是根源于现实生活上的经验启发。对姜昆来说,生活是创作的泉源,努力的生活保持了他旺盛的创新态势。

四、以梁左为代表的把文学性引入相声创作︰
在梁左前,有一些著名的文学家写作相声,早期如老舍、何迟…等,到六十年代中期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吴捷加入,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曾与侯宝林、刘宝瑞合作,本身也兼通相声表演与创作,…这些文笔傲人的作家都先后为相声留下众多闪亮的篇章。

新时期出现的梁左,本身是北大中文系的讲师,由他与姜昆珠联璧合,共同创作,更自觉性的把文学引入相声创作,让相声多了些生活气息;多了些心态的概括;多了些笑料的立体;也多了些耐人寻味的余韵;这使相声的内涵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艺术上也多所创新,他的作品为相声的曲本创作带来更深刻的东西。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相对于1963年当时还有人尊重相声演员保留长衫文化的做法,1966年,在“文化革命”的紧锣密鼓声中,林彪和江青泡制了所谓《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抛出了《文艺黑线专政》论,全盘否定共党执政以来的文艺表现,打着“破除迷信”、“彻底革命”的幌子,排斥一切中外文学艺术的遗产,鼓吹民众批判“文艺黒线”以及“黑线人物”,《解放军报》更提出要“彻底清洗”文艺界。

    从此,文艺界与相声界便陷入了灾难性的浩劫之中了。

  • 文革时期,一些曲艺团体和相声组织被强行解散,一些相声演员被打成“牛鬼蛇神”,受到程度不同的冲击...
  • 相声电视化之后,最大的功绩是挖掘新人,特别是从业余演员中选拔和培养人才。尤其是八十年代电视台举办的“相声邀请赛”,涌现了大批的相声新秀,这些从业余相声队伍中脱颖而出的人才,后来都分别得到相关的良好出路。
  • 由于中国社会此时开始“改革开放”,难免泥沙俱下,社会风气受到侵袭,尤以凡事向钱看的思想为害最烈,引起了相声艺术的关注。原建邦此时创作的《管子斗富》就属于立意新颖、针贬时弊的力作。采取说唱并举的“柳活”方式,把诙谐幽默的唱哏和抑扬顿挫的绕口令结合在一起,演出颇受欢迎。
  • 过去的娱乐性相声大致可以分为“技巧类”和“笑话类”两种;技巧类的相声主要集中于“学”和“唱”,以超凡的技巧来娱人,这其中也有“说”的,如“绕口令”、“贯口”,都是一种超凡的语言技巧。笑话类的相声则常常涉及歌诵与讽刺,也不排斥单纯以滑稽诙谐取胜;例如高英培、范振钰表演的《钓鱼》,虽含讽刺因素,但真正扣人心弦的还是高度夸张的语言和赏心悦目的幽默。
  • 1949年以来,相声艺术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不但全面戒除了任何具有“荤口”意涵的段子,走“净化相声”路线,连表演时间也有缩短的趋势;过去的相声段子通常要说个二、三十分钟,甚至有长达四、五十分钟的,上得台来,往往艺人演出至少得三刻钟。但在1949年而后,相声段子明显缩短,长的不过十多分钟,短的则只有几分钟。
  • 虽然,女子说相声早在民国初期就有了,当时在江湖上卖艺的曲艺艺人,一般都是全家上阵,艺人家的女孩子都会说几段相声帮衬、铺场,但这都是临时性的。

    正规的女相声艺人直到三十年代后期开始才出现。早期的有来小如、于小福、耿四福、张玉凤、吉文贞﹙艺名︰荷花女﹚等。到了四十年代更趋向于专业,有于佑福、刘玉凤、回婉华、张松青﹙艺名︰小明星﹚等。再晚一点有吴蘋﹙艺名︰小苹果﹚、魏文华等,其中不乏艺业精湛的艺人。

  • 作为一个专门名词,“儿童相声”出现较晚,而作为一种艺术现象,却早已存在。最早相声艺人“撂地”作艺,常常是一家大小齐上阵;年纪幼小的儿童站在椅子上和父、兄一起表演,俗称“娃娃腿儿”。由于形象活拨可爱,形式又很新奇,因此,“娃娃腿儿”在观众中特别有人缘。
  • 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期,除1938年张杰尧曾经赴日本演出之外,作为北京土产的相声艺术,可以说是从来没有出国交流的体验,连中国引以自豪的相声作品,也只有《买猴儿》、《连升三级》等被翻译为英、法文在国外发表过。

    八十年代初开始,随着社会“改革、开放”,一些曲艺表演团体和相声名家多次出国访问讲学,透过这些文化交流,扩大了相声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最早在1980年侯宝林等人应邀赴日,与日本学者进行交流,开此风气之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