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瞬間】天人交戰─上海(8)

蔡大雅
font print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4日訊】一直懷抱的夢想就這麼破滅,一時間難以接受,當晚我輾轉反側,不知未來何去何從,面對有生以來首次的抉擇,陷入天人交戰之際。

第一次聽聞共產黨在中國發展之初的故事,鄭欣豎起耳朵傾聽老婆婆任善珍年輕時那一段熱血澎湃的親身經歷。

在奔赴延安途中,曾借住位於湖北和陜西交界地帶的一間民宅,雖與陳紅初次見面,但陳紅見任善珍姊妹倆和她當初一樣對延安懷抱「人間天堂」的夢想,決定將之前在延安的所見所聞,及中共日復一日的思想教育、自我批判與黨性檢討等控制人思想的恐怖惡行通盤說出,希望可以讓她們打消去延安的念頭。

「陳紅說,沒被視為問題分子的人,其實也不好過。所有的娛樂活動全部被禁,每個人都要寫『思想檢查』、做『小廣播』表,就是打小報告,將自己聽到的誰誰說過什麼、做過什麼,『寫出一切對不住黨的事』。這些材料必須不停地寫,若有抵制不從、甚至只是稍微表露質疑之意的人,立即被視為特務、推入監獄。」如此一來,不僅個人的隱私權完全被剝奪,也使人停止思考、全然接受黨所說的一切。更可怕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美好關係,例如信任與和諧等,漸漸地被猜疑、鬥爭等取代。任善珍的分析,鄭欣聽得如雷貫耳。

長久懷抱的夢想破滅

此外,還有日復一日的開著各種改造思想的會議,用洗腦的方式不斷地摧毀人的自由意志,使人思考僵化,從充滿熱情與理想、追求公平正義的人,變成唯黨是從的機器人。「陳紅說,這種極端恐怖的氣氛,可怕到即使明知逃亡失敗會被捉回處決,她也要選擇逃亡——因為她寧可逃亡失敗被砍頭,痛快地一死了之,也不願繼續生活在這種令人窒息的環境中。」

「想起那段往事,陳紅依然餘悸猶存。過了一會,她才接下去告訴我們,其實民宅與她同住的老太太不是她的親娘,老人全家都被中共殺死了,老人因為當時外出撿柴而逃過一劫。當她逃到這裡、因體力不支而倒在附近,被老太太發現帶回家,後來知道她的遭遇而收留了她。陳紅說,自己的親娘已經死了,老太太待她很好、視她如親生女兒,而她也感激老人的救命之恩,認老太太為娘,二人就如此相依為命的過活著。」

「陳紅說完了自己的經歷,嚴肅地勸告我們不要到延安去。她說本來一聽到我們要去延安後,就不敢與我們多接觸,是由於害怕洩漏自己是私逃者的身份。因為一旦我們到延安時,勢必也得交代來歷、從什麼地方來、為何而來、怎麼來、遇見什麼人等一切細節,不管願不願意,一五一十地都得交代清楚。到時候她的行蹤就會被中共發現,他們一定會派人前來捉捕,到時母女二人可能會一起被處死。

她說自己並不怕死,當她決定逃亡時,就已經置生死於度外了。但她不願意連累善良的老太太,所以她雖然很想告訴我們真相,後來還是選擇了沉默。倒是老太太不忍心見我們兩個年輕的生命遭受那種恐怖的摧殘,一直勸她要告訴我們真相。她掙扎了好久,才終於決定將自己的親身經歷說出來,希望藉此讓我們放棄尋找那個虛構的美好世界。

此時老太太也走過來,用充滿關心與擔憂的眼神看著我們。那眼神讓我的心感到一陣觸動,我想起我娘,她在送我們到城裡去的時候,也流露出同樣的眼神──那是真正關心對方才會有的神情。從她們的神情態度可以知道,她們沒有騙我。但一直懷抱的夢想就這麼破滅,也令我一時間難以接受。當晚我輾轉反側、徹夜難眠,不知未來何去何從,面對有生以來首次的抉擇,陷入天人交戰之際。」

不同的抉擇、不同的際遇


插畫 ◎ 蕭素惠

「我的堂妹似乎沒有被影響,她的個性比較強,認為眼見為憑,執意要去延安看個究竟。陳紅見苦勸無效,只好告訴她去延安的方向。堂妹知道我還在考慮當中,也不勉強我一起走。臨行時,她向陳紅母女保證,她不會洩漏任何有關陳紅的消息,便頭也不回地朝延安走去。我看著她的背影消失在灰濛濛的晨霧中,心裡有股不祥的感覺。那是我最後一次看到她。後來,我多方打聽她的下落,只知道有人的確在延安見過她,但後來的行蹤就是一片空白,彷彿消失在空氣中了。」任善珍心痛的說。

「送走堂妹以後,老太太也開始收拾行李。陳紅告訴我,她們母女倆決定逃到四川的國民政府轄區去。她向我解釋,她們之所以決定離開,不是因為不信任堂妹,而是她深知在中共的手段下,沒有人能夠保住任何祕密,她的行蹤遲早會被發現。而中共對於不受控制的人也不會善罷甘休的。

她只有繼續逃亡這條路可走。她不能回東北,因為日本人會將她視為特務追捕;她雖然有個哥哥在上海,但她也不能去投靠哥哥,因為在上海活動的中共地下黨員很多,她如果在上海露面會被認出來。更何況,她不能忘恩負義,丟下老人不管而自己逃跑,因為中共會以老人藏匿逃犯為由『處理』掉她。她想來想去,只有逃往國民政府統治的區域,才能避開中共的追殺。」

任善珍長吁一口氣,「接著陳紅問我有何打算、要不要跟她們一起走。這次我倒是沒有猶豫,我告訴她,雖然我對延安的幻想破滅了,但為國效忠的心始終沒變。既然中共不是真正抗日,那麼我就到抗戰前方去,見機行事,看看可以做什麼事來貢獻國家!」(待續)◇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週刊》第166期【城市的瞬間】欄目 (2010/04/01刊)

本文連結: http://mag.epochtimes.com/b5/168/7751.htm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鄭欣的宿命通功能,常常讓他在無意中回到「過去」的上海,有時是一陣槍林彈雨、有時是一段靡靡之音。「過去」說來即來、說走就走,彷彿像看電視一樣,他有時都會忘記自己是什麼時代的人
  • 康熙對外開放的政策,到了乾隆時期逐漸改變,清朝重複著前朝的步伐,走上了閉關自守的道路。乾隆二十二年(西元一七五七年),清朝開始執行「一口通商」的政策,下令沿海各省除廣州一地外,其他所有港口一律停止對外貿易。後來更規定外國人來華貿易的門檻,對進口貨品課收高額稅金,並限制中國產品出口的種類。神州雖然在形式上還留下一道對外窗口,但實質上已經徹底與外界斷絕往來了。
  • 當時上海的租界,基本上分為兩大區塊,在今日的黃浦、靜安以及虹口、楊浦四個區,主要是以英美為主的公共租界,盧灣、徐匯兩區主要是法國租界,而閘北區和原南市區則屬於中國管理的華界。租界的存在,一方面是中國喪失主權的象徵;但另一方面,上海卻因為有了租界的存在,而未被清末以來的動盪與戰亂所波及,並享有實際獨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國際聯繫,使上海在百年內迅速發展,成為亞洲數一數二的國際性大都市,「十里洋場」的稱號,從此而來。
  • 透過老婆婆的講古,鄭欣對從前的上海有更深的瞭解,以前通過功能看到的片段過去、想不通的物事因果,原來是如此一回事,歷史的來龍去脈在他心中逐漸清晰……
  • 「時光回到打著『扶清滅洋』口號的義和團四處燒教會、殺基督徒的年代,你為了保護我因而負傷而死……」老婆婆娓娓道來過去和鄭欣的緣分,過去和現在的上海在鄭欣的腦中交織穿梭。
  • 昨天聽了老婆婆講述久遠前他倆因緣後,鄭欣逐漸拼湊起之前天目看到的景象,失去已久的記憶似乎漸漸恢復。為了聽老婆婆揭開前世他倆的因緣,天一亮,鄭欣就匆匆前往公園
  • 在鄭欣的期待下,老婆婆娓娓道來年輕時也曾被共軍那一套「人間天堂」的美好描繪所吸引,在前往延安途中借住鄉下民宅時遇見一位年輕姑娘,她用顫抖的聲音告訴我們:「不要去那裡!延安不是天堂,是地獄!」
  • 中國山水畫
    山東寧陽縣有兩個古老的地名:「東疏」「西疏」(現西疏併入了東疏鎮)。這兩個地名是怎麼來的?是為了紀念西漢名臣疏廣、疏受叔侄而設的,其背後有一段真實感人的歷史故事。
  • 廷尉翟公被罷官後,賓客稀少,門可羅雀;學士張褒被彈劾後,焚燒魚符,棄官而去。
  • 張鎮周先贈親友金帛,繼而上任舒州都督,從此與親友以禮相隔、依法辦事;宓子賤看到前來迎接他的達官貴人擠滿道路,趕緊驅車前進,不理會權貴的奉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