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青少年?教會他們做8件事

font print 人氣: 26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肖甜編譯報導)家中有十幾歲的孩子,對父母而言,如何教育好孩子決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如何做對孩子將來的成功有幫助?這可能是每一位家長都希望知道的。教會孩子們做這8件事會對他們的成長有很大幫助:
  
1. 自己洗衣服
  
家中小孩長到13-14歲了,沒有理由不讓他們自己洗衣服。孩子們很容易就學會如何用電腦上網,如何打遊戲,那麼不妨也教會他們如何使用洗衣機和烘乾機。
  
另外,在孩子學前年齡,就教會他們如何疊曬乾的衣服,如何將淺色和深色的衣服分類等。
  
此外,可以經常「製造」一些自然的意外:如孩子心愛的牛仔褲在髒衣服堆裡「躺」了兩週了,那麼他/她可能會更心甘情願的將髒衣服放入洗衣機。
  
2. 做飯
  
還記得你第一次自己準備整桌的晚餐嗎?是在嚐試過之後才知道準備飯菜的辛苦吧?對大部份小孩而言,在他們親自動手嚐試做飯之前,他們是不會知道父母做飯所付出的時間和心血的。
  
不妨讓家中的孩子每週做一次飯。他們不需要去超市買菜,不過他們需要在做飯前就考慮好下一頓吃甚麼,然後列出要買的菜單。
  
等孩子有一天離家獨立的時候,他們就會有「廚房」經驗,這樣的孩子買快餐填飽肚子的可能性會小些。
  
3. 自己賺零花錢
 
給孩子們養成習慣:他們的零花錢來自勞動所得。通過這種方式,孩子才能更好地領會金錢的意義,並學會如何花錢。
  
要求孩子必須用勞動去換取適量的零花錢,如收拾房間、修剪草坪、洗車和洗衣服等,他們要小心地計算如何使用自己的珍貴所得,從而學會控制自己的消費行為,學會在付出與得到之間取得平衡。
  
4. 交友 保持健康關係
  
青少年第一次約會的經歷會對他們以後的人生產生影響,或是正面的,或是負面的。父母無法控制孩子交友中的細節,不過他們至少可以樹立一個榜樣:先看看自己做的如何,如果自己本身做的不好,那麼就失去了榜樣的「權威」。
  
在孩子交友或約會不成功時,要記得給予鼓勵和諒解,因為孩子通常會從這些人生經歷中獲得經驗,有事這並不是壞事。
  
5. 告訴孩子他們並不是宇宙的中心
  
週末,孩子要去打冰球,需要你駕車送他,那麼本來打算洗衣服的你不得不浪費半個小時的時間。不妨跟小孩講清楚,讓他幫忙洗衣服,以彌補你的時間「損失」,同時讓他知道,作為家中的一員,他也有應盡的責任。
  
6. 懂禮貌和基本禮節
  
最基本的禮貌和禮節一定要交給孩子,這永遠都不會過時。告訴孩子在餐館裡,要摘掉他的棒球帽;祖父母送了生日禮物,記得讓小孩打電話給祖父母說聲謝謝;帶孩子到親戚或朋友家做客時,父母一定要事先告訴孩子必須遵守的禮節,比如,去親友家做客要儀表整潔,穿著大方端莊;為主人帶一些小禮品,以示對主人的尊重;在親友家不能大喊大叫,要談吐文明、語調平和。
  
7. 懂得與人相處
  
一個不能與人相處的人,無法適應集體生活,不能被同齡群體接納,常常被忽視,他自已必陷孤獨,從而不可能與別人溝通,以至於甚麼事情都很難做成。
  
教給孩子,要誠實待人,做事情時要多考慮別人,學會諒解他人,還要有團隊精神。
  
8. 抱著「感恩」的心看世界
  
對十幾歲的孩子來說,沒有被朋友邀請去參加party可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個「大災難」。這是你幫助孩子的方法之一,是告訴孩子他/她擁有的已經比別人多,如他/她有很多表兄弟姐妹,鄰居家也有年齡相彷的朋友,即使他們不被一些朋友邀請,他們還有其他很多別的朋友。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與十多歲的孩子的交流始終是一件讓為人父母者頭疼的事情,而這個現象在身為第一代的華裔移民家庭中尤為明顯。3月27日,在金寶市家庭教堂裏舉辦的研討會,以「父母們來傾聽青少年的心聲吧」為主題,對家長如何與青少年子女進行溝通進行了探討。
  • (中央社記者王曼娜香港25日電)香港大學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今天表示,香港青少年自殺及父母帶子女自殺個案有上升趨勢,過去5年平均每年有5至6宗父母帶子女自殺個案。
  • 丹麥《日德蘭郵報》日前報導,在丹麥的一些青少年足球賽中,當球賽未達到父母們的預期結果時,有些父母會口出狂言,並以毆打、破壞、甚至以死亡來威脅裁判。家長的這些不理智舉動,讓青少年足球愛好者感到羞恥,足球裁判和體育專家對這些家長發出警告。
  • 父母太忙碌,小孩多半只能宅在家。根據一項調查發現,8 成以上的青少年假日「宅在家」,阻礙青少年從事生態休閒關鍵因素是父母太忙。
  • (大紀元記者周月諦多倫多報導)7月5日(週一)下午,英國女王夫婿愛丁堡公爵為120名加拿大青年頒發愛丁堡公爵(Duke of Edinburgh) 金獎,其中15位是華裔青年,6人曾接受多倫多展望青年領袖培訓。

    安省省督安利 (David Onley)、加拿大愛丁堡公爵獎主席(Peter Melanson)和安省主席(Jennifer Reynolds)和公爵一起出席頒獎儀式。一共120人獲獎,約600位獲獎者和家長出席了頒獎禮。

    安省省督安利 (David Onley)在演講時說:「我感謝愛丁堡公爵創立了這個獎,使青少年發揮他們的潛能,減少青少年綴學情況的發生。」

    來自展望培訓的6名華裔獲獎者是吳偉賢、陳冠峰、陳嘉浩、陳穎賢、黃潔蓮和李志偉。展望青年領袖培訓主席李樹德也來到會場。

    獲獎者吳偉賢(Kalvin Ng)現在是多倫多大學3年級電腦系學生,住在北約克 。6年前,他積極參加課外活動,例如:划獨木舟、到溫哥華野營、在學校當助教、為多倫多頤康中心當義工等。

    吳偉賢的夢想是成為加拿大軍人。他告訴大紀元:「我現在學電腦,以後參軍了,也可以把這技能運用到軍隊裡。要想成為一名軍官,必須有大學學歷。」

    吳偉賢也感謝他父母的養育之恩。他說「我的家人也給予我很多鼓勵,曾多次接送我參加展望培訓。沒有他們的支持,就沒有我的今天。」

    吳偉賢的父母、姥姥也一同來到頒獎禮,他們為吳感到很驕傲。他的母親坐著輪椅,來觀看兒子得獎的場面。

    吳偉賢認為,青少年應該多參加課外活動、全方面發展。之前,吳偉賢曾獲得銀獎和銅獎。

  • 具有美感教育的玩具去哪兒了?如今,走進百貨商店的玩具通道會讓你嚇一跳。炫目的色彩和燈光向你閃爍著,預先錄製的聲效在空氣中噼啪作響。一切都過於張揚和誇張,到處都是醒目的商標。真正有教育性、想像力和美感的玩具去哪兒了?孩子們對世界最初體驗的那些健康又美麗的玩具在哪裡?好在它們仍然存在,只不過比以往更少見到。這裡列出一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玩具清單,這些玩具可以培養孩子的運動技能、想像力、樂趣、創造力以及與美好現實聯繫的體驗。
  • 「為什麼要生孩子?」,讓我們來看看孩子給我們的人生與家庭帶來哪些快樂與好處,這些也許更真實一些。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