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

游佳綺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廢墟是一連接著現代與古代的臍帶,它將古代的光華精粹遺留了下來,它將古人的智慧結晶保存了下來,然後再歷經了滄桑的淬鍊,將文明自信的光輝揭示予後人,讓古與今超越時間的恆遠而交流。

現在,我們可以說是古人的智慧成就了今日,如果廢墟能將古代的文明養分傳承給現代,孕育出現代的深厚文化,那廢墟就如同臍帶,如同母親對子女的付出與奉獻。

回溯歷史,在歷史的變遷中也有著許多不凡的廢墟,它們千古屹立著,有如一慈祥的長輩靜靜的站在一旁,觀望著古時、現在或是等著無盡的未來,萬物的變遷侵蝕出道道的刮痕,每一道增長了它的年歲,也象徵著時代的過去。

像是中國北方的長城,曾經輝煌過,如今已蒼老,卻也繼續延續著長遠的古老文化,上承秦時下承今時,綿延不斷;又如西方的義大利比薩斜塔,從中古世紀屹立至今,不曾放棄而倒塌地堅持著,這精神能撼動無數後人,影響深遠;柬埔寨的吳哥窟,它將神祕留於世人,讓世人慢慢欣賞這飽含典雅氣息的古老文化之美。它們皆將美留於世,使後人驚歎,也讓人從中體會更深一層的文化之旅。

另一方面,廢墟也不只表現於實體建築上,像是貝多芬的音樂思想,也是一廢墟,那一浪漫的音符種子,將音樂帶入另一時代田園風景,留下了更多的美麗;又如胡適的一本《嘗試集》,將中國的文學詩集帶入了現代詩領域,頓時文言成了廢墟,卻也是一文明智慧的累積,我們在使用白話之餘,也需觀覽文言文的美,精煉而小巧典雅,是古人的剔透文思及精神。

不論是怎樣的廢墟,都將被時間拋於腦後,但是他們所遺留的精神卻能源遠流長繼續追逐時光,余秋雨說廢墟是毀滅、是葬送、是訣別、是選擇,而我覺得廢墟是在奔逐、呵護、醞釀、保鮮──時代的每一動作都是思想,因為思想即是文化,不論時代如何變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湖南湘潭一間民居發生炸藥爆炸,初步調查,有3人被埋在廢墟下,生還希望渺茫。
  • (大紀元記者楊天儀編譯報導)美國地區法官海勒史登週四批准了,紐約市及數千名曾在世貿廢墟擔任清理工作的工人的7.125億美元的和解案。這些工人們在清理過程中接觸到有毒粉塵而生病,他們提出訴訟要求賠償。海勒史登在三月份拒絕了6.25億的和解金額,認為對生病最嚴重的工人們不公平。他稱週四的和解:「很好」。和解案將在獲得95%的生病工人們同意後正式生效。
  • (大紀元記者陳怡蓮採訪報導)在北京政府通過各種手段,在大興區舊宮鎮強制實施的拆遷中,有九個行政村、近萬名居民的住房約18,000餘間被拆除。一直堅持拒簽拆遷協議的白學鳳、王老五等三戶村民,在6月27日凌晨2點左右,住家遭到「偷拆」,全部傢俬被埋在了廢墟下。
  • (中央社紐約3日法新電)紐約一掃先前重大阻撓,將在紐約世貿中心廢墟(Ground Zero)附近興建一處伊斯蘭中心和一座清真寺。2001年,世貿中心(WorldTrade Center)的雙子星大樓(Twin Towers)在蓋達組織(Al-Qaeda)攻擊中崩塌。
  • (大紀元記者古清兒採訪報導)9月13日早上,浙江杭州當局出動上千人,強拆了江干區筧橋鎮弄口村梁麗婉和朱鳳英兩戶居民的民房。在大型機械的「暴力」下,五層樓房已變為一片廢墟。
  • 唐朝玄奘高僧1,300多年前歷經跋涉前往印度優美的那爛陀寺尋找「真經」時,當年萬人爭頌佛經的景象令人振奮。作為印度佛教的最高學府和學術中心,那爛陀寺卻因800年前一場戰火毀於一旦。今年8月,印度國會批准了重建那爛陀大學的計劃。
  • 早上去公園活動活動,走時房子還是好好的,還沒等回來就接到電話,房子被拆了。趕回來時房子不見了。這是上海長寧區千山路道下30號吳幕珍老人今天的遭遇,一氣之下老人上吊不想活了。和她同時遭強拆的還有兩戶,一戶是3號石玉清,一戶是17號。人都上班去了,還都不知自家的遭遇。
  • (大紀元記者唐明採訪報導)12月22日,無錫市南長區揚名街道發生一起暴力強拆事件,清一社西壩頭村7號的2位年餘70歲的老人邵毓芳和丈夫袁榮生,因拒絕搬遷,被城管人員強行帶走,房屋被夷為平地後才獲釋放。目前,無家可歸的老人暫住在一旅社。
  • (大紀元綜合報導)俄羅斯黑海海濱城市索契《人民報》報社2010年12月31日凌晨發生爆炸,未致人員傷亡。
  • 週六(22日)上午,昆省省長布萊到布里斯本內城區西端(West End)的一座公寓參與了災後清理工作。布萊是眾多利用週末時間幫助災後清理的義工中的一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