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戰爭》戰地子民內心深處的溫情

font print 人氣: 38
【字號】    
   標籤: tags: ,

屢被新聞界譽為「這個世代最重要的戰地記者」的戴斯特.費爾金斯,根據他自1998年起在阿富汗及伊拉克的採訪觀察寫成《永遠的戰爭》,已譯為中文版發行。《永遠的戰爭》中,費爾金斯捨去政治局勢分析與褒貶功過,令筆下人物重新以「人」的真實血肉出現在讀者眼前。

於是我們跟隨他的文字在法魯賈的幽暗街道中行軍、看著阿富汗兒童在雷區中嬉戲、聽喀布爾飯店經理細數往日繁華,也旁觀各派人馬在敵我難辨中鬥狠耍詐、見識阿富汗軍官如何以「挖角」打贏不流血的戰役,甚至拜訪自殺炸彈客悲痛欲絕的家人。

我們也走進巴格達的小學,目擊伊拉克人民進行第一次全國大選,儘管叛亂分子的炸彈就在隔街引爆,儘管投票即意味著未來幾個月隨時會送命,伊拉克人仍不願意放棄任何使國家更美好的一線希望。

在阿富汗饑荒最嚴重的地區巴米揚,費爾金斯受到一戶人家熱情的款待,雖然下一餐還沒有著落,男主人仍殷切敦促費爾金斯吃下最後一塊麵餅。

「多次踏上阿富汗國土,讓我逐漸愛上這個地方。為了這個國家的美麗和錯亂,也為該地人民面對瘋狂行徑時的寬宏大度。在工作中往往能目睹令人震驚的殘酷,而這裡的人民面對殘酷之淡然則更令人訝異。殘酷滲入生活每個角落,到了怵目驚心的程度。但他們內心深處仍保有溫情。」

費爾金斯脫離戰地報導文學消費悲劇的倫理爭議與原罪,從全觀式的恢弘視野發掘戰火中的人性之光。那些與我們同樣渴求美好與良善生活的人們,儘管仍在家園的斷垣殘礫中舉步維艱,卻始終盼望國家民族有更美好的一日。

.橫掃《時代雜誌》《紐約時報》《衛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波士頓環球報》及Ama等媒體年度好書
.《紐約時報》年度暢銷書
.「美國國家書評獎」年度最佳非小說

──圖文 大家出版《永遠的戰爭》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過去40年中,由於伊拉克戰爭和來自國際社會的經濟制裁,伊拉克的石油產量一直向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自2003年美伊戰爭以來,伊拉克在薩達姆的統治下,石油產量也一直達不到高峰。今年4月伊拉克石油出口量首次獲得很大增長,專家預測,今後5到7年,伊拉克將滿足世界對石油近半需求。
  • 【大紀元5月21日報導】(中央社芝加哥20日綜合外電報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峰會登場,1名西方官員表示,駐軍阿富汗的國家承諾提供10億美元協助阿國部隊;與會領導人也達成共識於2013年中,將戰鬥角色移交阿富汗各地軍隊。
  • 阿富汗一名以乞討維生的男童,因被發現身上有類似阿富汗地圖的胎記而走好運,不但獲得善心人士捐助的善款和助學獎學金,還榮獲省長致電祝賀。
  • 阿富汗女校的學生在一週內,已發生了3起集體中毒意外。週二(29日)又有160名女學生因中毒嘔吐、頭疼和暈眩送醫,使中毒的學生人人數增加為200多人。阿富汗境內的塔利班組織,一向主張婦女不應外出工作、就學,經常威脅女校關閉和進行攻擊,警方相信最近的下毒攻擊和他們有關。
  • 【大紀元5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31日專電)南韓「韓華集團」今天宣布,已正式簽署在伊拉克承建總工程費達80億美元的新城市建設計畫合約,預定7年內興建一座擁有10萬戶住宅的新城市。
  • 五角大樓在8日週五說,美國現役軍人自殺人數今年飆升,超過阿富汗戰爭陣亡總人數,並且創下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以來十多年的歷史記錄。五角大樓為此還建立了一個國防自殺預防辦公室。據稱,多種原因困擾現役軍人使得自殺頻頻出現。
  • 北約表示,同意對在阿富汗居民區使用空襲進行限制。在此之前,阿富汗官方稱,上週的空襲導致18名平民死亡。 (1206140l)
  • 伊拉克的什葉派信徒13日在6個省遭到連環炸彈攻擊,至少造成83人死亡,近300人受傷,是美國撤出伊拉克以來死傷最慘重的一波攻擊事件。
  • 老話講「妖不勝德」,在《西遊記》中,作者對一些小妖出場的描述也很真實生動且耐人思量。
  • 不一時,將出酒肴,無非魚肉之類。二人對酌。朱恩問道:「大哥有幾位令郎?」施復答道:「只有一個,剛才二歲,不知賢弟有幾個?」朱恩道:「止有一個女兒,也才二歲。」便教渾家抱出來,與施復觀看。朱恩又道:「大哥,我與你兄弟之間,再結個兒女親家何如?」施復道:「如此最好,但恐家寒攀陪不起。」朱恩道:「大哥何出此言!」兩下聯了姻事,愈加親熱。杯來盞去,直飲至更餘方止。
評論